杨照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0122-01
我看过一则特别感人的公益广告,一个山村的孩子,用手中的石子在地面上画了一幅画,画中有爸爸,妈妈,孩子在爸妈中间,拉着父母的手,快乐得像一个天使。看到这感人的一幕,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绘画能让孩子美好的愿望得以表达,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我有责任和义务,引领他们学好技能,让孩子心中的美好能在一幅幅美术作品中得以彰显。下面我谈几点自己在工作总结的小小经验。
一、顺其自然,保护天性
顺其自然是顺应世界万物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儿童美术教育也不例外。儿童自身潜意识的童趣、稚拙的造型特点与其审美情趣、绘画表现技法达到某种契合时,学生往往会把果子画成人面,并赋予表情,把画一个人侧面的眼睛可以画成正面人的眼睛,人物手脚可以随意安排,全身比例也没有一定的规律。在他们眼中,观察到的不只是自然形态的模拟,也不受固定程式的束缚,随意性的人物夸张变形,表现童趣稚拙,其中造型艺术三种基本元素中的线又被儿童更为熟悉运用,用线条去绘画自己的生活,作为老师,不应该去抹杀儿童这种自然古朴、单纯的审美意蕴和思维现象,应顺其自然。
其次,我们应保持儿童画的稚嫩却也独特的技法技巧。传统的中国美术教育,特别是绘画教育,往往给儿童吲定的模式,导以固定的方法步骤。还是拿画苹果来说吧,虽然美国孩子画出来的效果没有中国孩子的工整和像,却表现出他们对苹果的最早的独特感知和最原始的表现手段。这种创造性和独特性是获得美术启蒙教育的核心,也是儿童将来发展的基石。因此儿童美术不应该要求其“形准”,而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儿童情趣的抒发表现上,画出自己的想象,自己的世界。
再者,我们应不限制儿童的绘画色彩。儿童喜欢色彩鲜艳亮丽。由于他们在知觉上是主观的,因此色彩的运用上多以个人感情处理色彩。如喜欢用自己偏爱的颜色,喜欢用强烈的对比色,认为这样表现才漂亮,而根本不考虑物体的固有色彩。我们应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不限制其涂什么颜色,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出自己认为最美丽的色彩。
二、自由想象,充分发挥
想像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在感知客观事物和已有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和创造形象的心理过程。美术活动始终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无法进行创作。凡高曾说:“想象确实是我们必须发展的才能,只有它能够使我们得以创造一种升华了的自然。”法国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洛瓦也有精辟的描述:“当我们观察自然时,画面通过我们个人的想象力创造出来。”所以,在美术教育中,教师要通过挖掘、诱导、启发,使学生想象的翅膀能在广阔的艺术天空中翱翔。所以,在美术教学中,老师要放手让学生想象,放飞想象的翅膀,让孩子们的美术作品各有特色,让孩子的个性得以发扬。在美术教学中,我通常会这样做:
1.让孩子闭上眼睛阐述各种种样的气味,边闻边想象,刺激孩子嗅觉系统,然后通过交流,用各种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
2.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放上不同质地的、不同规则的物体,让孩子摸一摸,刺激他们的触觉系统,再通过教师引导进行大胆的描绘。
3.放一段音乐,让孩子们仔细倾听,刺激他们的听觉系统,让孩子们用手上的绘画工具表示听到音乐后的感受。这些尝试将取得很好的效果,会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积极性、探索欲望,培养了他们的想象。
三、体验成功,激发动力
儿童天生具有表现才能,因此在美术学习上非常自信,同时儿童喜欢被表扬,被别人欣赏,可以说成功的体验是他们学习的动力。
如何使儿童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美术学习的动力,我认为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举办个人或集体画展,使特长生更优越,更自信,从而到达潜能的充分挖掘;2.参加社会上各种有益的,具有良性循环的美术兴趣活动,使儿童的美术能力得以尽情地发挥,知识面更开阔,视野更宽广;3.参加各种有创意,有新意的美术比赛,使他们的美术天赋得到社会的承认,积累更好的经验,从而促进美术创作的兴趣,使其美术能力得到更大的发挥。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美术教育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主阵地,已经越来越重要了。总之,要信任儿童,相信他们的能力,善于发现并赏识他们的优点,努力挖掘他们的潜力。给他们一片天空,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别在乎他们的苹果画的像不像!
(责任编辑 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