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卓君
[摘 要]传统篇目《渔父》看似简单,实则作为原典型文章,其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同是渔夫,但中方的“渔父”形象蕴含了丰富的传统道家思维,而《老人与海》中的形象圣地亚哥却可以用儒家思维来理解,通过对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儒道之别,分别汲取精神的养分。
[关键词]渔父 圣地亚哥 道家 儒家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90009
名著《老人与海》是高考名著必读书目之一,其中“圣地亚哥”的形象是西方文学的经典。他与《楚辞·渔父》中的“渔父”,都是捕鱼为生的“渔夫”,身份相同,但文化含义迥异,将其进行对比,对深化渔父形象的理解有很好的帮助。且对文科班的学生来讲,可以有效地复习名著;通过对比,更能拓展视野,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真是一箭三雕。
通过前一节课的讲解,学生应该已能初步把握“渔父”和“屈原”的形象,这里笔者不做详讲。本文试图引导学生对比阅读,来深化对“渔父”的形象的理解。
一
首先梳理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这个环节是必要的,虽说学生们已经读过《老人与海》,但是多数学生只有一个抽象的印象,而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在细节之中逐渐清晰的。
通过细节交流,我们能看到老人是一个“硬汉”的形象,他:
1.坚毅勇敢:
①圣地亚哥年轻时就很有毅力,曾和一个黑人大力士扳过手腕子,开始时,两人势均力敌,不分胜负。但最后,圣地亚哥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那黑人。
②“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
③“拽吧,手啊,……站稳,腿,替我撑下去。头啊,替我撑下去。决不要昏过去。这一次我会把它拽过来的。”
这些都表现出一种不妥协、不服输的抗争精神,这是一种尊贵的品格,讴歌了面对强大不屈不挠的所谓“重压下的优雅风度”。
表面上老人是败给了鲨鱼,但是老人的失败并不是缺乏坚韧不拔的精神,而是年老体弱,再加制服大马林鱼消耗了大半精力。鲨鱼可以打败老人的肉体,但那硬汉精神却是永存的、打不败的。正如书中所说的那句话:“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可以被消灭,可不会被打败。”因此,《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的生存斗争的描写中无处不弥漫着一种庄严感和崇高感。
2.乐观自信:
①当圣地亚哥连续出海84天,一条鱼也没有捕到时,作者着力描写那双眼睛:“那双眼睛啊,像海水一样蓝,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就让读者体会到老人那昂扬、达观的精神世界。
②“每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能幸运就更好了。”这是圣地亚哥对马若琳说的话,体现出他的乐观是绝对的,不受环境的影响,正是这份乐观帮助他度过了那一无所获的84天,永远怀抱希望,坚持到最后。
③“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来没有消失过,现在又像微风初起的时候那样清新了。”
④尽管老人已年迈力衰、饱经沧桑,岁月和命运几乎夺去了他的一切,但老人仍有对胜利的冲动和渴望,依旧梦见那金黄色的狮子。老人为什么会多次梦见狮子?因为他小时候在非洲的海滩上见过狮子。狮子是动物之王,是力量的象征,是生活中强者的象征,可见,老人一生中一直强烈地追求力量,想成为一名强者,特别是精神上的强者。“梦见狮子”是梦想人类未来的胜利,而这种精神正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这体现了小说乐观主义的一面。
二
比较“老人”和“渔父”,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比:
(一)大海对湖泊
《老人与海》中的自然是大海,至今人类对于大海的无知远远超过了天空,因此,大海给人的感受是神秘而伟大。它时而平静慷慨,时而波涛汹涌吞卷一切。这种变幻莫测给人一种不安定的感受,大海充满了不确定性,非常危险。海边的人们纵横驰骋、扬帆异域体现出一种海洋文明。故事中的老人与大海、老人与鲨鱼的较量,都表现出人对生命力量的崇拜,对自我意志力的肯定,使他“在同不可思议的大自然的搏斗中,……成为永远打不败的精神力量的象征。”海明威是美国人,美国也是海洋文明的代表,这是一个强调个体意识、张扬个性、崇拜自我的民族。美国文化自工业革命以来就是挑战自然、征服自然,因此在海明威笔下的人物多表现出“抗争”的生命状态。开拓、进取、抗争、冒险这些关键词能概括美国人的民族精神,而《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无疑是一代美国精神的代表人物。
而相对于海洋文明,《楚辞·渔父》中的自然是“泽畔”,“沧浪水”是江河湖泊,代表的是大河文明。大河文明产生于大江大河流域,这些区域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合人们耕作,不需要向外拓展。因此,大河文明的基本特点即稳定持重。这跟湖泊给人的直观感受是一致的:清澈、平静、波澜不惊。《渔父》中的自然是平静的,渔父可以架一叶之扁舟,随波而逐流。
大海对湖泊,一个激荡一个平静;一个神秘一个清晰;一个冒险一个持重。
(二)人类与自然
《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圣地亚哥与自然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他与大海的抗争上。故事中的大海是充满危险的世界,神秘而伟大。它可以很平静,慷慨地提供食物给你,但又顷刻间让一切化为乌有,一个巨浪或是鲨鱼、暴风都能将人吞没,人在大海上显得孤立无援。这里的大海代表的大自然是以一种凌驾于人类的姿态出现的,而圣地亚哥在故事中始终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不屈服、不低头的抗争姿态。人与自然是割裂的、斗争的。
而中国渔父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地体现在人与江河湖泊的和谐共处上。渔父一出现,必然是在广阔的自然背景中,在湖畔的绿荫下,在一叶扁舟的轻摇中,悠闲自在地垂钓、捕鱼。人与自然相融相协,人是山水中一景,放歌鼓枻。俗世动乱也好,兴平也罢,中国渔父都能超然于世事之外,尽享自然之乐。“中国哲人对自然山水有种挚爱之情及深刻认识。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论语·雍也》)老子以水喻柔弱中之至强。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山水自然的欣赏、感悟;另一方面又体现了中国人如水般地与自然相和相谐。中国渔父也将自己交付与自然,不过他更强调与江湖相处的和谐、悠闲自在。”
也许是体裁的限制,小说中圣地亚哥虽一人一船,但令人看到一张清晰的脸庞:皱纹深刻、眼睛明亮;而诗歌中渔父虽也一人一船,但我们看见的是或鼓枻舟上、或垂钓江边,能看到的永远只是其模糊的背影。可以说《老人与海》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而《楚辞·渔父》是一幅水墨丹青的中国画;《老人与海》演奏出的是一首慷慨激昂的命运交响曲,而《楚辞·渔父》则是唱出了一曲高山流水遇知音。
(三)儒家对道家
海明威笔下的圣地亚哥是地地道道的“美国硬汉”,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那“不自由,毋宁死”的“美国精神”。而这种态度与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儒家精神不谋而合。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列国纷争,他仍然秉持信念,游说列国,力图凭一己学说拯救那混乱的时代,最后虽也失败告终,却也是这“失败”成就了孔子的伟大。而圣地亚哥孤身一人在海上同风浪搏斗、与鲨鱼搏斗、与自我搏斗正也是体现了不放弃、有坚持的人生选择。最后虽是以失败告终,败得只剩下马林鱼的骨架,但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将鲨鱼赶走,虽败犹荣。大海能征服的只能是人的身体,永远征服不了人的意志。“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是人类之所以伟大的原因。
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生选择相对,屈原笔下的渔父则呈现出“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家精神。这里的渔父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顺时利导,无为无争,独立物外的人生态度。他的形象一出现便是模糊的,模糊在山水之中的。这种模糊可以理解为是种“融合”,他不像圣地亚哥那么棱角分明。文中屈原对他没有过多的交代,以致后人一直怀疑这位渔父的真实性。这里笔者赞同“分身立言”说,他是屈原的另一个自我,是他内心痛苦、困惑到坚定的心路历程。渔父形象之所以模糊,或许也正是因为他是屈原虚构的,他不需要面目清晰,只需站在屈原的另一面替他说话。
三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看到的是中西方不同文化关照下的两个迥异的“渔父”形象:一个清晰一个模糊;一个与自然抗争,一个与自然融合;一个是“自我奋斗者”,一个是“自在归隐者”;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个“无为而无不为”。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本课的亮点:回忆总结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并积累提炼巩固。
学生对“渔父”的印象可能来源于曾经学过的两篇文章: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和苏轼《赤壁赋》:“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其中描绘的渔翁投身于大自然,与自然相融合,能自适于江河湖海间,与鱼虾麋鹿为伴,同清风明月为友,表现出来的无不是恬淡洒脱、放浪形骸、避尘远世的形象。
教师可以适时补充一些句子,例如:在“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中我们能读出李白的豪放;在“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中读出李商隐的无奈;大文豪苏轼也感叹“长恨此身非吾有,何时忘却营营”,不如“小舟从此去,江海寄余生”,并咏出了“渔父醉,蓑衣舞,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千古”的旷达等。
笔者认为清代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写尽了每个人心中的“渔父”,最后设计了一个填词环节:
一 一 一 ,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 ,一人独钓一 。
让学生讨论揣摩来填词,巩固渔父的形象,答案不必一致,只求神韵。实践中学生们非常踊跃,一黑板填得满满的,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解读,我们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渔父”这个形象的丰富性及本土性。《楚辞·渔父》中的“渔父”作为文学原型,实际上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一个意象。学好这种原典式的文章,对学生来讲有重大的意义,尤其是文科班学生更加需要融会贯通地学习,这次课便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