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连喜 ■山西西山煤电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53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各领域与环节都有所涉及,应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科学性、有效性予以充分重视,由此才能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实现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分析现阶段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问题,重点提出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相关措施及及策略,以期能够进一步提升建筑施工管理水平,促进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
很多建筑企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通常以怎样提升经济效益为管理工作重点,在设备与技术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却在管理环节存在疏忽。基于这种情况,就算是建筑施工设备与技术不断进步、更新,由于有效管理的缺乏,依旧不能达到预期效益目标。很多企业管理者觉得工程施工管理不会严重影响企业发展效益,所以不愿在管理体制方面投入太多财力与人力,造成以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健全管理体制的缺乏,进而导致企业施工管理效率的下降。
施工管理中,安全管理是其重要内容,安全管理一方面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另一方面也影响着现场施工人员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因为施工人员缺乏安全管理意识,所以在安全生产领域也很少投资,极易造成施工安全隐患的发生,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具有较大工作量,且很多特殊部位都具有较大施工难度,这就提升了对工程施工工艺的要求。因为具体施工时缺乏健全的管理模式,所以在施工时,一些技术人员极易出现操作错误的情况,如果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就必须大面积返工,既会对工期产生影响,而且还会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培养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管理意识是施工管理优化的关键与基础,同时也是提升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理论指导。所以,在开展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时,首先管理者要足够重视,对施工管理重要性予以深刻认识,客观认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本身所具有的长期性与艰巨性,由此才能确保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稳步进行。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大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经费投入,特别是更新工程技术与培养人才方面,要培养施工人员创新理念,对现代管理理念予以充分运用,以此实施工程施工管理,全面落实工程管理体制,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建筑企业社会与经济效益[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内容包括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及进度管理等,应该根据管理内容的不同,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1)施工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安全管理最终目标,为实现安全管理目标,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所有员工都必须牢记安全管理体制,注重安全生产,以此为安全施工提供安全保障。(2)施工质量管理,应该不断优化施工质量管理,加强施工管理者的建筑工程质量意识,对相关质量管理机制予以健全与完善,制定相关质量管理体制,根据企业与国家施工标准,严格监控施工过程,注重技术交底工作,保证工程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交底的严格性,不断提升工程施工质量。(3)施工成本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度安排监管施工,并随时检查施工的材料供应情况、材料购置情况、施工装备等,根据实际施工开展情况调整施工装备、材料供应,人员调配,确保材料、人员安排的合理性,避免闲置人员及材料浪费,全面控制施工成本,从而将施工资金用在购置高质量材料、设备方面,提高工程质量。同时,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管理人员应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认真测定整分项工程、已竣工工程、整个项目工程特性及质量,判断建筑工程是否合格。例如,管理人员运用计算手段测量、测试工程质量,并将其结果与规定的质量标准相比较,判断工程质量,及时发现工程不足,采取补救措施,指导施工单位提高施工技术,确保下一阶段工程的高质量开展。(4)施工人员素质管理。定期的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管理中加大管理人员培训的力度,定期的更新管理知识,并将个人的素质能力全面提升,进而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始终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对自己吃苦耐劳的性格进行培养,始终保持廉洁奉公的态度,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并对施工人员的工作进行合理的计划,保证施工人员有着准确性的工作,将施工队伍的思想道德教育全面加强,对事故的发生加以避免,并全面的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
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技术可以为顺利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其技术包括应用新设备与新技术,不断改进以往施工技术,提升施工质量,以此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此外,应用信息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管理的关键载体。除了不断提升工程施工水平,还应该对现代优秀管理技术予以充分利用,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现代管理技术,实现规范化、自动化施工管理,对提升建筑企业施工管理效率极为有利。
不断创新与优化企业管理机制,可以将更多新生命力注入建筑企业中,以此不断增强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优化企业管理机制,应该不断创新和引入现代管理机制,基于建筑企业现实发展状况,构建现代化内部管理体系[3]。(1)施工监督制度。做好事前质量监督、事中质量监督、事后质量监督。事前质量监督的重点是做好正式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准备、物质准备、施工现场准备。事中质量监督的重点是保证工序的质量,包括:工序交接有检查;质量预控有对策;工项目有方案、技术措施有交底、纸会审有记录;制材料有试验;隐蔽工程有验收;计量器具校正有复核;设计变更有手续;钢筋代换有制度;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行使质控有否决;质量文件有档案。此外,对工程总体的质量目标进行分解,把质量监督目标落实到班组和个人,出现质量问题找到相应的责任人,责令其整改,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4]。(2)采用激励机制。一方面要求企业施工人员做到自我约束,另一方面企业要适时激励员工,以此激发施工人员创造力与工作热情。(3)就企业管理视角而言,应该构建有效的决策机制与风险机制,预测和分析企业经营与管理风险,以此为企业管理者制定有效、科学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与依据,进而不断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本身是一项细致、全面且深入的综合性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不仅需要建筑施工企业领导层的支持与重视,而且还需要全体施工人员的主动、积极配合,不断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确保各项施工工作都能够全面落实,由此才能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做好,才能使工程整体施工管理水平得以不断提升,实现建筑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1]傅立君.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4,(7):271 -273.
[2]王磊.建设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风,2014,(7):158.
[3]毛晨炜.建设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0,(23):264.
[4]石羽.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问题探讨[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23):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