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生人性照护理论在儿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15-08-15 00:43丁兰华
生物技术世界 2015年6期
关键词:儿科人性护士

丁兰华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 江苏南京 21000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1-6月入住我院儿科病区1076例患儿及家长为对象

1.2 方法

按照华生人性照护理论对家长制定相应的宣教内容:环境、病区设施介绍,相关疾病用药知识知晓、饮食忌宜等有效率,静脉输液有效维持率,对护士综合满意率进行有关数据统计,并于2013年同期对比。

1.3 结果

家长接受宣教内容的有效率为93%,比2013年同期相比上升8%,静脉输液有效维持率为99%,与2013年同期相比上升5%,患儿家长对护士综合满意率为95%,与2013年同期相比上升9%。如果是同期比较,最好有去年的数据,做成表格比较。

2 健康护理相关因素分析

2.1 儿科护理工作自身存在因素的影响

儿科病人的年龄特点及缺乏对疾病的体验经历,决定了护理评估难度大,任务重,工作较繁杂,且要求高,儿科护理服务的对象不仅局限于行为、语言和心理发育不完善的儿童,还包括不同年龄、文化层次、心理状态的陪护家长,护士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致使健康教育的时间增多。

2.1.1 静脉治疗对患儿的影响

静脉治疗耗时多,小儿静脉穿刺难度大,患儿好动,致针头脱出需要重新穿刺,用药复杂,药物剂量计算精密,输液速度要求严格。在目前中国,患儿家属对儿童穿刺成功率要求期望甚高,“一针见血”几乎是每个家长的要求,因为穿刺失败导致健康教育受到阻碍时有发生,甚至导致恶劣的医护患关系,“失控”的家长对患儿造成的心理创伤不亚于疾病本身。因此在行儿童静脉穿刺操作前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和家长沟通解释,同时儿科护理人员需要加倍的训练,尽量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3]。

2.1.2 治疗护理时间护患不易同步

在常规治疗时间内,患儿可能在进食、排泄、睡眠、游戏等行为打乱正常护理工作程序。

2.1.3 医疗环境对患儿的影响

孩子住院来到陌生的环境,易产生恐惧、失控感等心理问题,难以配合各种护理技术操作,行为可能出现退化,比如尿床,导致基础护理工作量加大,需占用大量的时间。

2.2 患儿自身因素影响

婴幼儿尚无语言交流能力,对普通教育宣教无法理解,学龄前儿童对健康知识的理解力有限,注意力易转移,学龄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能很好地配合护士要求,自制力差,使健康教育难以收到预测效果,如肠镜检查和肠道准备时患儿饥饿难忍,偷食食物等。

2.3 陪护人员多、不固定

小儿自理能力差,生活需要成人帮助完成,有需要也要成人代为表达,陪护对患儿照顾能力的不同,孩子家长对孩子生活照护理念的不同,直接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陪护相对固定,便于对小儿习惯、心理、需求有较多的了解,及时为医护人员提供患儿准确信息,利于在短时间内学会必要的护理技能,陪护多不仅患儿交叉感染的机率增加,而且家长之间的摩擦也可能增多,引发家长的负性情绪,难以接受健康教育。

2.4 急、危、重症患儿多,难以把握教育时机

患儿病情危急,家长常感焦虑、恐惧,迫切希望挽救孩子生命,如若介绍管床医生护士、诊治常规等,家长无心听取,且会有反感情绪。

2.5 住院时间短,周转快

护士在短时间内需要对多个患儿进行健康教育,没有足够的时间及机会与患儿及家长沟通,如高热惊厥的患儿,体温正常,精神好转,家长很快要求出院,护士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常识性的教育:如惊厥发生时的急救处置、发热性疾病的预防、发热时的护理等。

3 讨论

知识是行为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知识就没有健康的行为,只强调知识,忽视行为依从性,会导致“知而不行”,对治疗护理产生不利影响,儿科开展健康教育应重视行为依从的重要性。华生的人生照护理论必须是护理人员结合科学与人文知识点在与病人的互动关系中按照人性照护的10个要素来完成,每个要素都具有互动性护患关系相关的动态现象成分。

应用华生人性照护理论“形成人文利他主义的价值系统”,“建立帮助—信任的关系”“提供支持性、保护性、矫正行的生理、心里、社会文化和精神环境”这3个要求,患儿住院,护士应热情主动,询问孩子的乳名,非治疗护理操作时称谓,入院宣教时,应在患儿安静、陪护者注意力较集中时进行宣教,护士应充分考虑患儿喜爱动画人物的心理,每个病房病区护士团队介绍的管床护士的圆盘,富有童趣。每位护士的姓名与孩子热爱的动画人物图等相对应,孩子与家长不一定记住护士的姓名,但能记住管床护士是美羊羊还是喜羊羊。患儿入院时出现寒颤,四肢冰凉表现时,急需护士应用专业知识帮助患儿解决体温过高这一护理问题,降温贴敷额,协助家长给患儿喂下退烧药,准备一盆42-45℃温水给孩子足浴,改善微循环。护士这几分钟的忙碌,陪伴,会缓解家长焦虑、恐惧、孩子哭闹不安的负性情绪,为患儿及家长提供保护性的支持环境,护理人员通过给予他人和扩展自己足浴有舒经活血的中医理论,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加散热量,减少产热量,适时讲解发热的分期、各期的表现,帮助家长掌握高热护理的技能,使家长的人性照护得以扩展,从而拉近与家长间的距离,利于建立帮助—信任的关系。

应用华胜人性照护理论“培养对自我和他人的敏感性”“促进并接受正性和负性感受”这2个要素。孩子出现高热、甚至惊厥,家长紧张、焦虑,要求静脉穿刺一针见血,也是人之常情,但在体温上升期时,四肢微循环差,血管显露不清,护士应向家长说明,取得家长的理解与认同,暂时给予对症处理,等孩子到高热期时,再行静脉穿刺,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孩子及家长的负性情绪,同时应用儿童心理学知识,及时疏导患儿的恐惧及失控感,操作完成后,及时给孩子鼓励,或以物质奖励,在治疗护理时间出现护患不同步时,可向家长说明,患儿不易配合的治疗与雾化吸入、肺部微波理疗等可就孩子睡觉时做,但难度大的静脉穿刺,应在白天护理人员多的情况下进行,以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应用华胜人性照护理论“在决策中系统应用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人际间的教与学”这2个要素,护士不应把健康教育当成卫生宣教,在疾病知识的传授上,常规性的知识宣传居多,在实际宣传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患儿及家长的知识水平、行为态度等,无法从根源上协助患儿及家长培养健康行为。让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的方法,比如对惊厥发作的孩子及家长宣教时要让家长掌握人中穴的部位,不是鼻根部,而是鼻唇沟上1/3及下2/3的交界点,合谷穴的按压,要让家长掌握力度,示范给孩子家长,让家长体验发酸发麻强刺激的效果,发生惊厥时,急救措施不仅是抱着孩子呼叫120、往医院赶,还要注意孩子口腔内是否存在分泌物或呕吐物,不及时清除,会致孩子发生肺部吸入甚至引起窒息[4-5]。对肺炎咳痰不利的患儿,护士在讲解叩背重要性的同时,向家长示范叩背的方法,呈空心掌状,由外向内,从下向上叩背,指导家长给患儿取合适的体位,使病侧肺叶的支气管开口向下,并在患儿进食前半小时进行,在叩背的同时鼓励患儿有效咳嗽,随着震动,痰液由细支气管进入气管,对于1-2岁的孩子,利用其在游戏中学习的这一特性,指导家长在手机或ipad中下载汤姆猫跟人学话的这一功能,让孩子在与汤姆猫互动的游戏中学会有效咳嗽[6]。

[1] 徐敏,李秀云.华生人性照护理论在深化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11,25(6):1473-1474.

[2]曹志芳.人性照护理论在儿童福利院的应用.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90-92.

[3] 邱燕萍.减轻患儿静脉穿刺时负性情绪的心理干预.中国保健营养,2014,24(3):1372-1373.

[4]赵文静.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医学信息,2014,27(11):197.

[5] 张学军.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的探讨及门诊护理干预.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2):3454-3456.

[6]许仙英,邵阿末,张敏艳,周宣英.不同拍背吸痰方法在婴幼儿重症肺炎中的疗效观察.2009,28(34):45-47.

猜你喜欢
儿科人性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功能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