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的政策建议

2015-08-15 00:45:43孟晓琦
陕西水利 2015年6期
关键词:水平衡节水型节水

孟晓琦

(榆林市节约用水办公室 陕西 榆林 719000)

水量平衡测试是节约用水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水平衡测试确定的合理用水水平是编制用水定额标准的基础;也是确定用水单位合理用水量和制定用水计划的依据;水量平衡测试还是提高用水管理水平,促进节约用水的有效途径。

1 我国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的历史回顾

1.1 水平衡测试标准制定与发布

早在1987年4月,为了在城市节水管理工作中,推广应用这一科学管理方法,建设部发布了部颁标准《工业企业水量平衡测试方法》(CJ20-87)和《工业用水考核指标及计算方法》(CJ21-87)。

1990年,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委员会发布国家标准《企业水量平衡测试通则》(GB/T12452-1990)。

1993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实施《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通则》(GB/T7119-1993)。

1996年,原国家电力工业部发布了《火力发电厂水平衡导则》(DL/T 606.5-1996),2005年予以修订;2001年发布了《火力发电厂节水导则》(DL/T783-2001)。

1999年,原国家城乡建设部以建标〔1999〕154号文《关于公布建设部产品标准清理整顿结果的通知》,对《工业企业水量平衡测试方法》、《工业用水考核指标及计算方法》标准予以确认,新编号分别为CJ41-1999、CJ42-1999。

2006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通则》(GB/T7119-1993)进行了修订,重新发布了《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通则》(GB/T7119-2006)。

2008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GB/T12452-1990)的基础上,修改制定了《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GB/T12452-2008)。

可以看出虽然出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但是国家有关部门都历来十分重视水平衡测试工作。从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发布上具有明显的“多龙治水”的特征。

1.2 水行政主管部门关于水平衡测试开展的工作

1999年,水利部《关于全面加强节约用水工作的通知》指出,水资源紧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国策。组织、指导、监督全社会的节约用水工作是国家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工业节水的重点是结合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节水水平。各级水利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耗水大的行业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拟定行业用水定额、节水标准,对企业节水实行目标管理。要依靠科技进步对现有企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对新工业项目要求采用节水技术,逐步淘汰耗水大、技术落后的工艺、设备。促进废、污水的处理、回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2002年12 月,水利部水资源〔2002〕558号文《关于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印发,文件提出了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起我国节水型社会的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经济技术政策和宣传教育体系的目标。在原则中明确要求完善包括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水平衡测试管理、节水产品认证等节水管理制度。

2007年1月25 日,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建设部联合印发《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也是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规划》重申了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制度,也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途径和手段。定额管理是总量控制的基础,水平衡测试是定额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

1.3 各地水行政部门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的成效

1987年山西省水资源管理委员会与省经济委员会联合下文,对日取水量在100m3以上的企业进行水平衡测试。在省、地市、县相关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山西省太原、临汾、大同、榆次、太谷等市县就全面开展了水平衡测试工作。在两年时间内,基本摸清了全省工业用水现状,找到了浪费水的原因;促使企业建立健全了用水管理规章制度,强化了节水意识,锻炼了一大批管水人材,提高了企业用水的管理水平。同时,由于采取了大量节水措施节约了水量,降低了能耗,收到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保效益。仅在测试期间就采用管理技术措施1000余项,年节水量约3000万m3经济效益约6000万元,而投资仅450万元。

1999年9 月,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局经省编委批准成立了“河北省水平衡测试中心”。2001年初,该省经贸委和省水利厅联合行文严格规定了水平衡测试工作的组织、实施机构的职责及测试、验收程序、测试周期等,使全省的水平衡测试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到2008年底,据统计,测试中心已为170多家企业开展了水平衡测试工作。通过开展企业水平衡测试,为企业节水降耗和制定企业用水定额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工作。河北省水平衡测试中心和所属10个分中心,通过开展对用水单位的测试工作,在合理制定行业用水定额,指导用水单位节水降耗,建设节水型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3年~2004年,在水利部支持下,国家水利科学研究院组织了水平衡测试小组,对蒙西集团工业园区内的13家中小型企业进行了水平衡测试工作,完成了最初确定的10家试点企业的基础测试工作,取得了较完整的测试数据。通过水平衡测试,企业对节水工作的认识得到加强,并在下一步企业发展计划中,完善和加强了节水技改工作。如蒙西电厂原废污水采用直排方式,后对园区废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后作为电厂的循环冷却用水重复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园区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率。通过技改将工业园区内水资源利用率提高了15%~20%,废污水的再利用率提高50%左右。在减少废污水排放量、保护区域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同时,该集团的经济效益亦得以提高。

2007年,宁波市节水管理机构对吉利汽车公司、麦芽公司、金光粮油有限公司、盖尔太平洋特种纺织品有限公司、利华羊毛有限公司5家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经过不断的努力,这5家企业水平衡测试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如:吉利汽车公司通过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水重复利用率达98.6%;公司对锅炉产生的蒸汽冷却后形成的冷凝水几乎全部回收,回收率达90.5%。麦芽公司、金光粮油有限公司等企业成立了水平衡测试工作领导小组,公司用水工艺设计科学,用水管理制度到位,计量基础工作扎实,水重复利用率较高,测试期间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8.5%左右。这几个企业在进行水平衡测试之后,水的重复利用率都得到提高,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改善。

2 存在问题

2.1 从标准的制定和发布来看,水平衡测试管理长期处于分散管理的状态,由多部门共同管理;由于部门之间职责不清,不能形成合力,节水措施难以落实。

榆林市作为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之一,2010年曾进行了两个大型典型企业的水平衡测试,其中一个煤电企业水平衡测试委托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该公司严格按照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水平衡导则》(DL/T 606.5-2005)进行测试工作,在验收时就有水利部门河北籍专家提出意见,认为不是严格按照《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GB/T12452-2008)进行的测试,报告格式也有差异。

2.2 现有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主要是针对工业企业制定的,没有覆盖非工业企业。而居民区、高等院校也常常是具有节水潜力的用水大户,因此,开展水量平衡测试的用户范围应包括工业企业和非工业企业等。

2.3 国家标准没有配套制定水量平衡测试工作的验收办法,缺少对测试工作的政府把关环节。

2.4 针对单位用户的合理用水水平,国家标准只能定性评价,没有提出量化指标。应当对合理用水水平进行量化评分,并将合理用水评分指标作为确定单位用户年度用水计划的依据之一。

2.5 上述标准多是推荐性标准,不具有法定强制性。

针对上述问题,2006年以来,分别有河北省、天津市、昆明市、苏州市、无锡市等城市节水管理部门出台了关于水平衡测试管理的政策规定,规范水平衡测试的组织、实施机构、测试方法、验收程序、测试周期等内容,使水平衡测试工作在本地区走向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的道路。

3 政策建议

3.1 加强水平衡测试的管理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13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有关工作”。国办发〔1988〕72号《水利部“三定”方案》中规定,“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新组建的水利部是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利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国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保护,负责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归口管理全国节约用水工作……”。因此包括水平衡测试工作在内的用水管理工作应当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水利部应当统一水平衡测试方法、实施机构、验收规程、评价标准、奖惩办法等,制定出台涵盖此项工作的技术、管理、取费等全面内容的统一标准和规范,改变水平衡测试工作中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地方割裂的局面,进一步理顺管理职责关系,为地方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做好顶层设计。

3.2 抓紧制定配套规章制度

我市在水平衡测试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诸如测试机构的资格认定,测试服务收费标准,计量器具的标定等均无所依从,政府应立足现有上位法依据,扎实组织调查研究,结合我市工业企业实际情况,由市水务主管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尽快制定完善我市开展水平衡测试的地方性政策法规,重点解决上述制约因素,规范测试行为,引导水平衡测试工作进入规范、科学、有序的轨道。

3.3 完善加强水平衡测试管理协调联动机制

水平衡测试工作涉及到各类企业生产生活的用水环节,工作内容虽然单一,但企业的类型性质千差万别,归口管理的部门也不尽相同。我市应在已有的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完善加强与能源、工信等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建设,通过制度保障使水平衡测试有效地嵌入到对企业的常规管理当中,切实发挥测试工作对企业效益的促进作用,使各职能部门形成的推动水平衡测试工作开展的合力真正转变为企业自身节能增效的动力。

3.4 全面推进水平衡测试工作

全国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已近十年,在包括水平衡测试的诸多领域内都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应当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学术交流和典型案例分析,整理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研究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办法,根据不同企业类型批次下达国家级、省级的水平衡测试示范试点项目,引导推动各地市此项工作的开展,以点带面促进水平衡测试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以期取得更大的成效。

3.5 及时调整水平衡测试工作的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但同时更应该注意的是政策法规要能切实指导实际工作的有效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会不断的出现,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和完善,所以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一定要能指导实践工作的开展,不能和工作实际脱节,丧失管理的意义。这就要求相关的政策法规应随着此项工作的不断推进而适时调整。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水平衡节水型节水
坚持节水
品牌研究(2023年3期)2023-02-09 11:34:24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型抽水马桶
改进的可变模糊集模型在区域水平衡测试计算中的应用研究
超声波流量计在水平衡测试中的误差分析
节水妙想
读写算(上)(2016年9期)2016-02-27 08:44:59
太湖流域:统筹兼顾 多管齐下 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中国水利(2015年7期)2015-02-28 15:12:54
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与展望
离子膜烧碱水平衡系统简化计算方法研究
中国氯碱(2014年8期)2014-02-28 01: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