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 超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 天津市 300387)
“教学是在教师、学生与教材三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中展开的统一过程。”[1](P51)在此过程中教师以教材为依据与载体向学生提供信息与方法指导,学生则以教材为主要的知识来源与学习工具,发现与提出问题,并认识与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教材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中心环节,是教学顺利完成的根本保证。
在中国俄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中,专家学者们对教材的编写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改革。其中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与普希金俄语学院于20世纪90年代合编的《大学俄语(东方)》(1-8)成为中国高校俄语专业使用范围最广的教材,对中国俄语教学具有重大意义。然而,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俄罗斯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变,这也就影响着俄语语言发生变化。因此,90年代版《大学俄语(东方)》教材逐渐显现出越来越多的不足。为顺应时代发展对教学的新要求,全新的《大学俄语(东方)》(1-8)自2009年8月至2014年2月陆续与读者见面了,其中新版《大学俄语(东方)》(5)于2011年8月问世,该教材以指导与启示学生外语学习方法,培养其用外语进行联想、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编写理念,充分体现了《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对提高阶段俄语教学的要求。
新版《大学俄语(东方)》(5)沿用专题教学的方式,突出“问题教学”。全书共分为八课,均以专题的形式呈现。每一课以特定题材为主线编排了导语、课文,以及构词、词汇、成语、语法、修辞、言语训练方面的内容,每一项内容又设计了多种练习。笔者将对教材中的题材与体裁,课文以及练习三大方面的特点进行逐项分析。
新版《大学俄语(东方)》(5)在题材的选取上不仅贴近日常生活与年轻人兴趣,同时也反映了对当下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体现了趣味性、时代性与思想性的特点:如第1课中的职业选择( Выборпрофессии),第 3 课中的爱情与婚姻( Любовьивозраст вбраке),第 4 课中的交通问题( Транспортнаяпроблемаипутьеёр ешения),第 6 课中的社会经济发展( Экономикаиобщество),第7 课中的高校教育( Высшееобразование)。 这些题材涵盖了理想与人生、婚恋关系、社会、经济、交通、教育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各领域发展现状的可能性,使学生能够将所学语言知识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巩固语言基础与锻炼思辨能力的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第 2 课( Спасибо,профессор)、第 5 课( Выигрышныйбилет)与第 8 课( Гнездо)的小说分别涉及师生情谊、夫妻关系以及家庭与亲情等题材,对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树立,道德品质的塑造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在注重题材选取的同时,编者也十分重视体裁的选取。本册教材呈现出了杂文、小说、采访、日常讨论、报刊社论、书信等丰富的体裁形式,这使教材内容更加新颖生动,同时各功能语体与言语成品的巧妙结合也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掌握基本的俄语修辞学知识。
题材与体裁对课文信息内容的择取有着较大的影响。课文是新版《大学俄语(东方)》(5)各专题的主体部分,除文学作品专题之外,其它每专题均提供两篇课文。这些课文不仅语言地道精练,同时又能够发散思维,通常包含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认识,供学生分析、加工与讨论。除了言语知识的扩充,学生的阅读、思辨与分析能力也能够得到培养与锻炼,这正是提高阶段俄语教学的目的。因此,本册教材的课文首先体现出了合理性、科学性的特点。
就课文提供的具体信息内容而言,大部分课文都具有教育性与思想性的特点,除了培养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之外,它们还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引导其对现实进行分析与思考。一些课文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具有重要的影响。 如课文《 Каквыбратьпрофессию?》、《 Длятогочто быправильновыбратьпрофессию,сначалаопределитьсвойтип》教导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要正确认识自我,明确自我价值,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物质利益;《 Спасибо,профессор》 则告诫学生要认真踏实地对待自己的学业与前途,尊重并感恩自己的老师,而不应该弄虚作假,搞歪门邪道;契诃夫的短篇小说《 Выигрышныйбилет》不仅揭示了想不劳而获的懒惰之人终究不能如愿以偿,同时也讽刺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在金钱面前的不堪一击;小说《Гнездо》同样也反映了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对亲情的冷漠、对维护家庭关系的忽视。与此同时,一些课文反映了当下社会迫切的现实问题,能够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如课文《 ВМоскве,какивЛондоне?》、《 Проблемапробокнадорогах》 就困扰世界许多大城市的交通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使得学生能够联系当下国内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同样存在的交通问题,对及其成因与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课文《 Детейнужнозараз итьправильнымотношениемкучёбеитруду》、《 Девальвациядипло ма》揭示了当下高校中存在的诸如教育商业化、文凭贬值、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种种问题,这也是值得高校教师与学生深思的话题。此外,课文内容还反映了俄罗斯历史与现状,俄罗斯人的思维观与价值观,体现了俄语教学中的语言国情学与一定的跨文化交际原则,具有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与现实性的特点。 如课文《 Борьбазалюбовь:стоитли?》、《 Большаяразницаввоз расте-плюсиминус?》就“ 为爱情而战是否值得? 婚姻中大年龄差利还是弊?”这两大问题对俄罗斯普通男性、女性以及明星进行访谈,不同群体对该问题的不同看法折射出了当下俄罗斯人多元化的婚恋观与婚姻状况;课文《 Каквыбратьпрофессию?》中介绍了俄罗斯近几年最受欢迎的职业以及当下年轻人的就业倾向;《 Историямира-историякризисов》、《 Новыегоризонтыкитайск ойэкономикив21веке》不仅指出了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历史,还对中国经济的现状与前景进行了介绍;一些课文注释中还介绍了如“阿拉·普加乔娃”、“梅契尼科夫”等俄罗斯名人,以及俄罗斯著名历史事件——“铜币暴动”与“盐商暴动”等。
在俄语精读教学中,除了课文的讲解,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新版《大学俄语(东方)》(5)设计了大量练习,其中针对导语与课文所安排的辅助性练习与构词、词汇、成语、语法、修辞、言语训练等方面的综合性练习相结合,并且综合性练习的设置也依托课文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寓学于用,学用结合”,体现了一定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从形式来看,本册教材练习涉及词、词组与句子的含义理解,回答问题,翻译,课文转述,作文,话题讨论,拓展阅读等等,从最小的语言单位——单词到语篇交际都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并且在编排上遵循循序渐进、由简入繁的原则,具有多样性与层次性的特点。此外,本册教材的练习除了能够促进学生进行常规的言语练习之外,还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潜能,体现了创造性的特点。部分专题在练习中提供了一些新颖有趣的补充信息,如第一课的言语训练中根据性格气质对人进行了分类,并配以形象的插图,学生可以根据图片来理解生单词与段落含义;第三课的课文练习中讲述了使爱情保鲜的小秘密,以此为话题学生可以展开讨论,在轻松的氛围中打开思路,培养俄语思维与表达的习惯;第四课的言语训练中介绍了噪音污染对身体的危害,既能增长知识又可以扩充词汇;第七课的言语训练中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产生压力的原因以及不学习的现状,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与思考。部分专题的话题讨论练习还安排了辩论赛的形式,并精心设计了命题,有益于锻炼学生口语表达与思维能力,培养合作学习习惯。
教学实践表明,“练习的质量与学习质量成正比,与学业负担成反比。练习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本册教材的练习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多样性、层次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学习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新版《大学俄语(东方)》(5)无论是在题材与体裁方面,还是在课文内容与练习设置上都体现出了较多的优点特色,其所提供的教学内容无疑令人耳目一新。如何依托全新的教材改革俄语精读课教学,从而完成教学大纲所提出的培养目标是每一位精读课教师所面临的任务。在教学中我们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其掌握俄语学习方法,做到课堂学习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在扩充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全面强化语言交际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独立学院俄语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性普遍不高,缺乏课前预习、课堂消化、课后巩固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得教学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运用有效的激励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一,创设问题语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学生的言语训练主要通过一定的教学语境来实现。对于提高阶段的“问题教学”,可以营造一种贴近现实的问题语境:在专题学习之前教师围绕课文信息以及现实生活设计出学生可能感兴趣、难度适中的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教师可提供关键词供学生参考;在学习新课文时,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将初步形成的答案与正在接受的新知识融合在一起,从而对预设问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就逐步形成了用俄语进行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在每专题接近尾声时,教师为学生设置难度稍大、涉及范围更广,使学生能从不同方面来阐释自己观点的问题,进一步启发与激活学生思维能力。
第二,组织多种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广泛参与言语训练、展现语言能力的机会。新版《大学俄语(东方)》(5)教材题材丰富,体裁多样,据此教师可安排提问、角色扮演、转述课文、口头作文、小组讨论、辩论等言语训练活动。教师还可借助现代化的媒体设备,增强课堂视听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学习游戏等。丰富的课堂活动能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更加集中学习注意力,更高效率地实现学习目标,还可以适当地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
混合教学模式的中心部分为混合学习。“所谓混合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与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笔者认为,对于高校俄语教学而言,这种“混合”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两种方式的结合。
在新教材背景下的俄语精读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并指导多种教学活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并从中获取新知识。而在课外教学过程中,借助教师的引导与监督,学生可以利用丰富多样的电子学习资源以及网络交流平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拓展新知识。笔者认为,利用时下比较流行的微信就能够很好地营造网上交互的教学环境,既可以有效促进课堂教学,又可以拓展学生课外知识:对于课堂上的疑难问题在微信平台中提出来,大家可以相互讨论,最终得到解答;对于课堂所学内容组织主题性讨论,在微信平台中既可以实现笔头讨论,又可以完成语音讨论,实用便捷;设立微信公众账号,师生随时分享俄语新闻、歌曲、电影、文学、国情、语言等多方面的知识,这些学习资源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的同时,可以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锻炼其实践能力。
“大学俄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和译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他们能以俄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大学俄语应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交流信息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由此可见,高校俄语教学,尤其提高阶段的俄语教学重点在于俄语的应用,在于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在俄语教学中导入文化教学,既可以促使教师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又可以加深学生对俄罗斯的了解,培养其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进行文化导入,例如,在讲述文学作品专题时可以从作家名言轶事等入手,帮助学生了解作家创作道路及作品特色;在讲述社会、政治、生活等专题时,可以通过短片欣赏、图片及实物展示、中俄对比、典故引入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俄罗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增加学习乐趣。在文化知识的载入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成为心理健全、热爱生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新版《大学俄语(东方)》教材的出现满足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必然会引起教师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思考,也促使教师更新教学思想,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俄语人才。
[1]黄甫全.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刘丽芬.东方1-4册课后练习项目设置合理性分析[J].中国俄语教学,2005( 3).
[3]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 4).
[4]尹力、胡园媛.谈大学俄语教学中的文化素养培养[J].天府新论,2006(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