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中的《收集证据》

2015-08-15 00:49:00杨水平
关键词:詹姆士品特斯特拉

杨水平

(川北医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系,四川南充637007)

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将哈罗德·品特(1930-2008)誉为“二十世纪英国戏剧的复兴者”,称他“发现了在日常废话掩盖下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关闭的房间。”品特通过众多剧作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无爱的、破碎的、分离的、荒诞的关系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费尔巴哈将爱看作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桥梁与纽带,认为爱是最基本的生活事实,也是道德的基础和原则。[1]391可以说,爱与伦理道德密不可分,爱既是伦理道德的基础,也是伦理道德涵盖的基本内容。而众多品特剧缺失的正是爱与伦理道德。《背叛》中的杰瑞与好友罗伯特之妻保持了长达七年的婚外情。《归家》中泰迪与父兄之间的冷漠、无情,妻子与父兄之间的乱伦都体现出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爱的缺失,伦理关系的混乱。本文以品特的《收集证据》为例,从文学伦理学的视角详尽分析剧中人物的佯装、撒谎、嫉妒、报复、威胁、势利与自私等背叛行为与剧中人物执着追求爱的荒诞悖论,并指出这些背叛行为佐证了爱的缺失与伦理道德的沦丧。同时,从该剧伦理环境入手剖析女性解放与同性恋运动对剧情的影响,展现该剧探讨爱与背叛这一伦理问题的独特成就。

一、自由、平等与爱的缺失

伦理学中的“伦”意味着辈分、等次、顺序;“理”意指治理、整理、调理。“伦理”是一种客观的关系,是一种特定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这种关系的领悟和治理。[1]3聂珍钊认为“伦理学研究的是现实社会中各种道德现象,以及在社会活动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和道德原则、规范,并用这些原则规范去指导人的行动。”[3]18品特戏剧关注的正是现代社会中的各种道德现象,如背叛、威胁、报复、暴力、冷漠、忘恩负义等,其中背叛几乎成了品特剧的母题,《收集证据》正是典型代表之一。通过该剧品特呈现出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在追求爱与犯下背叛的困局中缺乏真情挚爱的空洞关系。

该剧讲述了丈夫詹姆士调查结婚两年的妻子斯特拉与同为服装设计师的比尔之间的奸情。剧中妻子起初向丈夫详尽地坦白了在出差时结识比尔并与之发生了不轨行为。詹姆士找到比尔确认此事,却发现比尔是一名同性恋,比尔依附的有钱人哈里正是他的同性情人。在被问及与斯特拉的关系中,比尔开始否认,随后承认是自己受到引诱,后来再次否认和间接承认与斯特拉的苟且之事。斯特拉对此也是先主动坦白,然后闪烁其词、遮遮掩掩,最后既不承认也不否认,此事的真假不得而知。与品特多部剧作中人物的身份与关系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真假难辨一样,比尔与斯特拉之间的事成为了永久难解的迷。品特曾言:“在真实与假想之间没有明确的区别,在真实与虚假之间也没有。一件事物不必然不是真的就是假的;它可以既是真的又是假的。”[4]1无论比尔与斯特拉的不轨行为是真是假,观众都能窥见詹姆士与妻子缺乏真情实爱,缺失沟通与信任的事实,爱与背叛交织在真真假假的剧情中,还原了一种荒诞现实的张力和深度。

除了呈现两性婚姻中爱与背叛,该剧还涉及了颇具伦理争议的同性间的爱与背叛。詹姆士与比尔之间产生了同性情感,这威胁着比尔与哈里的同性关系,间接揭示出比尔与哈里之间“亲密”与控制的恋人关系。哈里对斯特拉道出了他和比尔的关系:“我收留了他,给了他一份工作,他交了好运,多年来我们一直是亲密的朋友。”哈里利用物质上的优势引诱、威胁、利用和控制来自贫民区的比尔。他向詹姆士介绍比尔是在贫民区长大的孩子,他从不带他去参加社交晚会,因为他有贫民区的心理。“他证实那些污秽愚蠢的故事只是为了好玩,而别人则不得不忙得团团转去寻根究底,去平息这整个事情。他会做的一切就是坐着吮吸他的血手,像污秽讨厌的贫民区鼻涕虫那样腐烂。”①该文中《收集证据》的引文均出荣广润的译本。哈里对比尔鄙视性的描述凸显出他的优越感和对比尔的操控权,同时也反映出他对比尔的依恋。理查德认为“作为一名日渐老去的同性恋者,哈里将是失去最多的人,如果他所庇护的对象比尔离他而去。”[5]125哈里莫名其妙地发怒,要求比尔放下手中正在阅读的报刊,显然他意识到詹姆士的闯入威胁到他和比尔之间的关系,第三者的出现激发了哈利对潜在背叛的愤怒。当然,处于被控制地位的比尔也利用了与詹姆士、斯特拉之间微妙的关系加剧了哈里的危机意识,以获取对他的珍惜。因此,无论是斯特拉与詹姆士还是哈里与比尔都企图利用他人以获取婚姻、恋爱关系中的控制地位。而事实上,“品特的作品中既没有赢家也没有输家。在人物之间的权力游戏中,我们很少看到谁占据了上风;他们改变着位置,在看似不是刻意说出来的对白中,他们时而占据上风,时而处于劣势。”[4]2-3

该剧呈现了伴侣间充斥爱与背叛的原因之一正是缺乏平等和尊重。“自由是人的本质,是人类通过实践不断加以实现的根本目的。”黑格尔认为“自由是心灵的最高定在。”[1]359比尔与哈里的同性恋关系中,来自贫民窟的比尔是被控制的弱势的一方,他用自由换取了与哈里在一起的舒适生活,构成了一种不平等关系。这种意义上说,他不具备自由选择的权力,其自由意志受到了约束。因此当詹姆士出现时,即使比尔对他持有同性间的好感,他仍旧不得不接受哈里对他的界定而屈从于他。哈里与比尔之间的人格并不平等,比尔处于卑下、仆从的地位,他要为哈里准备面包,为他倒茶,取果汁,俨然是顺从的仆人角色。这种缺乏自由、平等的关系必然导致爱与背叛的轮回。普伦蒂斯也指出哈里对詹姆士的嫉妒更多是出于对比尔的占有欲而非真诚的爱。对他而言,比尔仅仅是他收藏的物品中的一件。这一点与詹姆士对妻子斯特拉很相似,詹姆士对比尔的嫉妒更多出于害怕失去她这件物品,而非出于欲望、敬重与爱。[2]118可以说,无论是詹姆士与斯特拉还是哈里与比尔之间缺乏的都是真爱与尊重。

意志作为主观的或道德的意志表现于外时,就是行为。行为者的行为总是带着我的故意。黑格尔认为“凡是出于我的故意的事情,都可以归责于我。”[1]366-367因此,斯特拉故意诱使詹姆士相信自己的不轨行为,激起他的痛苦与好奇,从而促使詹姆士调查此事并影响到哈里与比尔的关系。虽然最终一切都恢复如初,但不能不说斯特拉负有最大的责任。比尔故意利用詹姆士以激起哈里的嫉妒与焦虑,以示对哈里操控的反击。

如果爱与背叛的轮回没有终结,留下的将是孤独。黑格尔认为婚姻的实质是伦理关系。婚姻的本质是伦理性,而不是自然性;婚姻的成立依据是法,而不是任性的契约;婚姻的基础是有客观内容的爱,而不是主观抽象的爱。所以他对婚姻的定义是具有法的意义的伦理性的爱。[1]373剧中詹姆士与斯特拉的婚姻虽以法为据,但缺乏有客观内容的爱,夫妻二人的自私冷漠暴露无遗。詹姆士喜欢炖牛肉卷,但家里却一直没有。他责备妻子,“这一定是我们家为什么一直没有它们的原因。你对它从来就毫无兴趣,也不问一声我是不是喜欢。”全剧斯特拉都表现出悠然自得的样子,对丈夫的偏好视若无睹,詹姆士对妻子的冷漠自私怨声载道。二人之间缺乏真诚的爱和有效的沟通。品特也认为“该剧是关于独自处于一个异己的男性世界里的女人和他对自己保守的秘密——那就是她极度孤独。”而且“由于她无能的丈夫最终的侮辱和未能发现真相,她的孤独终未得到消解。”[2]114

二、谎言、嫉妒与背叛

在两性与婚姻关系中,谎言、背叛与嫉妒往往如影随形。因背叛而撒谎,因背叛而嫉妒。谎言在《收集证据》中俯拾皆是。詹姆士给比尔打电话希望能见上一面,比尔谎称家里有客人不方便。比尔对詹姆士讲话遮遮掩掩,似是而非,前言不搭后语。先是否认去过利兹这个地方,然后是否认与斯特拉有实质性的亲密关系,只是几个吻而已。然后又主动说自己躺在斯特拉的床上。剧中斯特拉的言语也是真假难辨,虚实不详。剧本一开始便隐射出斯特拉详细地向丈夫坦白她与比尔之间的不轨行为。比尔甚至对詹姆士说:“你有一个忠实的妻子,对不对?把什么都告诉你,连最小的细节都不漏掉。”随后,斯特拉又否认此前的说法。斯特拉与比尔的关系成了不解之谜,但可以肯定的是斯特拉成功地利用比尔激起了丈夫的嫉妒,折磨并占有了他的心,乘机控制住他的感情。斯特拉这种故作神秘,前后矛盾的说法显然违背了坦诚相待的夫妻伦理。斯特拉正是用所谓的神秘和模凌两可在家庭中获取优势,占据上风。普伦蒂斯认为“神秘,斯特拉的王牌,仍然是她唯一的力量。”[2]117詹姆士向妻子可能的情人证实此事正突显出夫妻之间貌合神离的事实。正是斯特拉内心的孤寂促使她通过极端的方式向丈夫索爱。斯特拉主动向詹姆士交代自己与比尔的奸情,但在哈里面前,她却责怪都是丈夫编撰的异想天开的故事,“我从没见过他,也没和他说过话。然而我的丈夫突然指责我,这真叫人痛苦。”夫妻双方都称是对方身体不好,劳累过度而产生了臆想,以此掩饰并推卸责任。斯特拉的两面三刀与詹姆士的谎话连篇都充分体现出他们之间的疏离与危机。无论是她试图通过这样的编撰引起丈夫的注意和关心,还是真有出轨行为都是对詹姆士的伤害。

《收集证据》还巧妙地在詹姆士求证婚姻中爱与背叛的真相过程中穿插了嫉妒和新的背叛,揭示了背叛往往不是某一方的责任。詹姆士对妻子的谎言与隐瞒、对比尔的同性情感也是对斯特拉的情感背叛。他对妻子谎称比尔“对情况的回忆非常清楚。坦率极了。你知道,是个真正的男子汉。直截了当的,他完全证实了你说的情况。”还说他们喝了白兰地,其实是伏特加,还瞎编比尔说过自己被猫迷住过之类的荒唐之事。詹姆士对比尔过度的赞赏和好感显示出他的同性恋倾向。“詹姆士起初寻求的是妻子的爱或者说至少是她的忠贞,很快这一目标转向到赢取比尔尊重与青睐的欲望。”[2]114他一见到比尔就说:“我觉得你长得很耐看。”还赞赏他善于交际,“我敢断定你参加社交聚会一定会全场注目。”詹姆士认为比尔帅气、幽默、滑稽、聪明、又有教养极具吸引力,称他是“趣味高雅”和“可以尊敬的人”。詹姆士甚至荒唐地对妻子说:“我想我应该感谢你,比别的任何事情都要感谢。结婚两年以后,偶然之间,就好象是你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理查德也认为“比尔最近也许有或也许没有与斯特拉有私通;可他似乎激起了斯特拉的丈夫詹姆士身体里被压抑的同性激情的渴望。”[5]125他与比尔再次见面时,相处很融洽,比尔准备了詹姆士喜欢的炖牛肉卷,他们一起闲谈,一起照镜子和听收音机,此时的詹姆士已将证实妻子出轨之事抛诸脑后,二人更像是约会的情侣。因此,比尔与詹姆士对各自的伴侣都有情感背叛的嫌疑。

剧中除了斯特拉以出轨事件报复丈夫对其缺乏关爱之外,报复心理还体现在詹姆士对待比尔和哈里对待詹姆士的态度上。詹姆士想到妻子与比尔对他的背叛,内心压抑的怒火转换成对比尔的攻击欲,提出假决斗,最终比尔受了伤,流了血。哈里视詹姆士为比尔可能的情人和其同性关系的潜在威胁。他将詹姆士描述成为长有“柠檬色头发,深棕色的牙齿,僵直的腿,深绿色眼睛,还戴着假发”的怪物,这种诋毁性的描述正是他的报复方式,可以说剧中人物在面临威胁时都表现出了报复、嫉恨的心理。“哈里极度嫉恨詹姆士,这位与比尔玩着暧昧与敌对关系的人。詹姆士显然被比尔所诱惑,他报复性地感谢妻子为他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似乎在他们的关系中她未曾给予他任何别的东西。剧中三位男性在他们的游戏中相互嫉妒,用水果刀进行的假决斗虽然流血了但还是未能让他们满足。”[6]103

詹姆士的势利在剧中也得到了生动地呈现。他起初见到比尔,以为他是房主与陶瓷的收集人,对他倾慕不已,赞赏有加。他对斯特拉说:“你的那个家伙,是个有教养的人,我以为非常聪明。他收集了许多的陶瓷罐盆,放在墙上,每一件肯定至少值1500磅。嗨,你不能不注意那一类东西。”但随后得知比尔是来自贫民窟的下等人,哈里才是房主与瓷器收集人时,詹姆士对比尔的态度逆转,表现出对他的鄙视与不屑,对哈里却客气有加,认可了哈里提出的是他的妻子捏造了这些故事的说法,他还主动提出妻子最近身体不好、劳累过度以附和哈里,然后就匆忙离开了。显然詹姆士不会再来找比尔了。比尔在他心目中已经不是他臆想中的那位帅气、幽默且富有的男人,詹姆士的势利昭然若揭。

三、伦理场境的历史解读

文学伦理学批评强调回到历史的伦理现场,“寻找文学产生的客观伦理原因并解释其何以成立,分析作品中导致社会事件和影响人物命运的伦理因素,用伦理的观点对事件、人物、文学问题等给以解释,并从历史的角度作出道德评价。”[7]14回到《收集证据》的历史伦理现场,我们发现二战后英国社会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自私与势利都体现在了该剧中。同时,女权主义与同性恋运动的蓬勃发展也是影响剧中人物关系和命运的历史因素。

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发端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次运动的主要目标是批判性别主义、性别歧视和男性权力,试图消除两性差别,并把这种差别视为造成女性对男性从属地位的基础。[8]180品特所处的社会环境迫使他关注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倾听她们呼吁平等权利的声音。斯特拉作为该剧中唯一的女性是这场风波的发起者,自始至终她都显得怡然自得,她成功地激起了丈夫的嫉妒,间接赢得夫妻关系中的控制权。同时,我们也能洞见斯特拉的孤寂与痛苦。她的婚姻并未消解她的寂寞,因为丈夫的冷落与漠视。品特自己曾坦言,在看了该剧一段时间后,他同情起斯特拉和他的猫来。[6]104另外,比尔感叹:“每个女人都会有一阵狂热的淫荡,不是在这个时候,就是在那个时候。反正这是我看待这件事的方法。这是女人本性的一部分,尽管它可能是一种你自己永远没有福气领受的淫荡。”此段论述体现出在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品特对女性生理需求与性能力的关注与认可,间接否定了传统上认为女人作为男人的附庸,接受男性的控制与主导的观念。

该剧除了受女性主义思想的影响外,同性恋这一敏感话题也被搬上了舞台。其实,“男同性恋的解放运动与女性主义兴起关系紧密。当女性开始挑战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的同时,男性也开始反思父权文化对自身的定义。”[8]171标志性事件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弗伦·胡克做了第一个关于同性恋是不是精神疾病的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同性恋者并不一定有精神缺陷或心理变态。这肯定了同性恋者的“正常性”,鼓舞了这一边缘化的群体。1969年的美国“石墙吧”事件成为同性恋解放运动的标志性事件。这在同性恋圈里传播很广,并成为此后同性恋运动的最重要的武器。品特剧中也不乏对这一伦理话题的关注。正是品特所处的特殊伦理环境决定了他敢于平静地呈现比尔与哈里之间近似同性婚姻的关系。他既未表现对同性关系的歧视与偏见,也未表现对同性恋的支持与认可,而是把同性恋者作为普通人来讨论,探讨他们内心的欲求与本性。詹姆士被激发出的同性情感或许向读者传递出同性恋这种性倒错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现象。

普伦蒂斯指出品特式人物“都在为其身份、爱、权力与公正而斗争。”[2]128《收集证据》集中地呈现出品特式主题与风格,作者巧妙通过詹姆士与斯特拉、比尔与哈里两对关系中爱与背叛的发展和交织,既探讨了对女权主义和同性恋解放等当时社会热焦点,奠定了该剧的历史宽度;又通过呈现真爱与占有、平等与自由、背叛与新的背叛、谎言与嫉妒、爱人与物欲等永恒主题探索爱与背叛的原因,形成了该剧的深度;深刻地展现出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爱与伦理道德的缺失,暴露出人性的阴暗和人之间的背叛、嫉妒、威胁、报复、缺乏沟通以及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以及现代人处于一种践踏伦理又被伦理囚困,渴望爱又面临爱的缺失的荒诞状态。

[1] 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Prentice,Penelope.The Pinter Ethic[M].New York:Garland Publishing Inc.,2000.

[3]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J].外国文学研究,(2004)5:16-24.

[4] 哈罗德·品特.送菜升降机[M].华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5] Cave,Richard Allen.“Body language in Pinter’s plays”: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arold Pinter.Ed.Peter Raby[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6] Burkman,Katherine H.The Dramatic World of Harold Pinter[M].Ohio: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71.

[7]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1):12-22.

[8] 刘岩,马建军.并不柔弱的话语——女性主义视角下的20世纪英语文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詹姆士品特斯特拉
你的鞋子上有洞吗?
智慧少年(2019年3期)2019-07-23 01:14:24
你的鞋子上有洞吗
卧室里的蜘蛛
家长(2018年8期)2018-09-10 19:29:40
你的鞋子上有洞吗
斯特拉文斯基《士兵的故事》音色组合分析
鲜血和金属板
意林(2017年8期)2017-05-02 17:03:20
鲜血和 金属板
山海经(2017年8期)2017-04-27 02:58:52
詹姆士先生的秘密
上海故事(2015年5期)2015-04-17 12:56:18
我们想要的和我们能得到的
意林(2010年14期)2010-05-14 16:48:47
蜘蛛爬进了我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