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的目的”视阈下我国文化生态系统的人文性建构

2015-08-15 00:47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建构人文文化

张 明

(首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北京100048)

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创造了人文世界,人类社会的产生即文化的产生。文化哲学把文化的本质界定为“相对稳定的人为程序和为人取向的统一”[1],即“‘人化’和‘化人’的统一”[2],既强调了人的文化主体地位,也明确了人的实践目的。然而,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各领域人文性缺失的弊病日益凸显,当代中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国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所以,加强文化生态系统的人文性建构就成了当下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一、文化生态系统建构的人文性视角透析

文化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社会环境下,人类主体通过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整合各种资源,体现各种社会关系,维持人类文化完整性、先进性的优化的动态系统。文化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征:系统适应环境的改变发生相应的优化调整,体现其时代性、动态性;系统的调节是通过多领域资源的整合以达到整体优化,体现其整体性、系统性;“文化生态系统的目标是实现真善美高度统一的自由境界,促进人的个性解放和个性自由以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3]体现其先进性、人文性。本文根据当代我国文化生态系统建构的现状分析与实际需求,主要针对其人文性特征进行探索。

“人是目的,革命、改革、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都是手段。生产力标准之外,更有人文标准。离开了人文标准,生产力的发展可能是带血的。离开‘以人为本’,把追求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的目标,生命就会成为经济效益的工具。”[4]所以,“人的目的”是对人文性的很好的诠释。关于“人的目的”,本文将从人的主体地位、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目的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在此基础上深化对文化生态系统建构的人文性视角的理解。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的发展是唯物史观理论的核心,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阐述唯物史观时,从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去理解历史,肯定了人是历史的主体,认为历史在本质上是受物质利益支配、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历史目的论,认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5]118-119恩格斯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目的的。”[6]247唯物史观有力地证明了人是社会历史运动和发展的主体。“人类的产生、社会的产生、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生,同时即是文化的产生。”[7]268由此可得,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也是文化生态系统的主体。

目的的实现依靠人的实践活动。“目的只有作为实践要素进入实践过程并通过实践活动在改造外部客观对象的结果中才能实现。”[8]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实践,最终实现人的目的。“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是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9]218需要指人的目的,手段指人的实践活动,人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文化不仅仅是某种观念,它同时也是实践,是贯穿着某种观念的实践。”[7]274文化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在实践中能动的创造出来的,要构建一个具有人文性的文化生态系统必然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

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要建立的是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目的是人的需要的反映,目的的实现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文化建设应该立足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提高文化生态系统的人文性标准。

二、文化生态系统人文性建构的困境

“世界历史”形成以后,人类社会的世界性日益凸显,不同民族和国家打破意识形态的限制,使这种世界性从生产领域扩展到文化领域。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以物的生产和追求财富为目的的观念也随之在当代中国社会肆意弥漫开来,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过分的局限在物质利益关系中,人逐渐走向被物所奴役的异化境地,使中国文化生态系统的人文性建构面临着重重考验。

第一,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发展趋势。当代著名的后现代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詹明信认为,“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资产阶级个体化、文化生产的个别风格、艺术及社会的中心主体等因素的终结。”[10]詹明信是针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发展特点提出的这一理论,但是文化发展趋势没有国界,我国也不能独立其外。

詹明信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化商品化、世俗化、市场化等特点逐渐销蚀着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具体表现为:无深度、无历史、无主体、无距离。无深度指文化内涵浅显通俗;无历史指反传统经验,无视历史存在,没有时间连续性,追求永恒的现时当下;无主体指主体之死、精神分裂、情感消失,无视个体创新和情感表达;无距离指没有现象和本质、高雅和庸俗、文化和经济、人和物之分。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催生了大众文化,即“凭借现代高科技手段大规模的进行复制和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这种文化工业不是产生于大众本身,而是‘特意为大众消费生产出来’的”[11]。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当代文化消费形态,他所追求的平民化、通俗化是为商品化服务的。

马克思认为,历史是实际存在着的人类实践史,是人的存在史,是需要继承和发展的传统。“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的创造。”[12]585所以现时不能与历史断裂。马克思认为,人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的能动性思维指导其实践。恩格斯说:“一切动物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地球上打下自己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6]383所以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个人创新性和情感表达,保持文化多样化,发挥文化思想保证、智力支持、精神动力的功能,辅之以一定的产业功能。把后现代主义文化观与我国文化生态系统建构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生态系统。

第二,文化生态系统结构的层级化。我国的文化生态系统根据文化主体不同的需求层次划分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者并驾齐驱构成了当代我国社会的主干性文化形态。我国现阶段的主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承载着意识形态性的责任,以社会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方向;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创造和传播的文化,力图摆脱世俗社会追求精神境界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一方面强调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产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靠高科技生产和传播的,大众普遍接受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三种文化形态互相排斥,片面强调一方的重要性,找不到共同的目标,导致文化生态系统层级分化严重,文化秩序混乱,处理好三种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是我国文化生态系统建构面临的重要问题。

第三,社会生活的普遍功利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利益成为衡量人的价值的重要尺度,逐利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当今中国,人们普遍重物质、轻精神。一些人的需要变成仅仅对物、钱的需要;一些人的能力仅仅表现为占用物质财富的能力;在不少人那里,人和人的关系变成了金钱关系(冷漠与自私);一些人被金钱统治,人被物所奴役。”[13]人的发展呈片面、畸形的趋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甚至人与自我的关系出现各种矛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的相背离。

人们生活在商品交换的社会关系中,占有社会财富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目的,利益驱使下的市场交易淹没了公平和诚信;权钱交易使商品化在政治体制内蔓延,腐败滋生;逐利心理左右人的价值判断和选择,造成价值取向的偏差,使文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失衡,导致低级趣味弥漫;社会领域形象工程泛滥,人民利益得不到切实保障;人们为了追求高利润,无节制的掠夺自然资源,致使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社会环境的普遍功利化不利于文化生态系统的人文性建构。

三、文化生态系统人文性建构的路径

“哲学的最终使命是成为普遍性的引导者和守望者,哲学必须告诉我们,我们必须为我们的文化建基其上的理想而斗争。”[14]51理想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要求我们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通过对我国文化生态现状的深刻反思,我们必须要为文化生态系统的人文性建构而努力。

第一,转换人文性观念。首先,完善人文性的发展观。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的发展观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先后出现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为核心、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观,实现了“从经济增长为核心到以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转变;从以发展的‘客体’为中心到以发展的‘主体’为中心的转变”[15]。新的发展观认为,经济增长只是实现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一种手段,单一的经济利益并不能满足人的所有需要。所以要把人的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目标。其次,树立人文性的时空观。一方面,应客观对待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传播。承认传统,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反对现实与历史的脱节;承认文化主体,尊重个性创造,维护人性情感的交流和表达,反对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提倡文化多样性,保持民族特色,反对文化一元化。另一方面,应尊重我国文化生态系统的内部调节,根据社会需求,充分发挥不同层级文化形态的作用。主流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层次的指导精神,一方面要顾全大局、明确方向,另一方面要扎根于大众文化鲜活的土壤之中,汲取大众的文化营养,才能成为文化融合的中坚力量。精英文化侧重精神追求,以高雅的审美趣味、重视人文精神的价值判断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平衡社会世俗化倾向,但不能脱离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保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之间的平衡,侧重人文性,摒弃功利性、庸俗性。合理调整三种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统一人文性目标,才能促进文化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最后,弘扬人文性的价值观。面对社会各领域的普遍功利化的挑战,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文性的价值观,指导人们进行以人为本的价值选择和判断。十八大会议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释了我国文化建设的理想目标,但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根本目标。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国文化生态系统的人文性建构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第二,健全人文性制度。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最高旨归,是一切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入改革攻坚期,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一主线,才能使改革不偏离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实现社会的实质进步。

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优化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保障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强化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完善法律制度,规范行为作风,建设廉洁政府;重视教育和科技,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发展贴近群众的文化形态,实现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缩小地区、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差异,在就业制度、医疗保障、教育资源分配等各方面实现公平;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文化生态系统的人文性构建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第三,立足人文性实践。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文化,文化又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目的,所以要建构人文性的文化生态系统也必然要立足于人文性的实践。如何解决文化生态系统的人文性建构问题,需要立足实践进行探索。

季羡林先生说:“希望我们在展望21世纪时,不但要‘知’,而且要‘行’。知,就是知天人合一,梵我如一。行,就是行动起来,在西方几百年文化的基础上,发扬东方文明,使整个人类文明更上一层楼。”[16]260实现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要知行合一,知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并遵循规律行事。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文化建设要与其他领域保持一致,立足于广大人民的需求,在保证文化生态系统的人文性建构的基础上,在巩固好中华文明根基的前提下,追求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

[1]王文兵,王成华.构建一种新的哲学文化观[J].天府新论,2005(4).

[2]周三胜.辩证理解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内涵[J].理论与现代化,2005(3).

[3]孙兆刚.论文化生态系统[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3).

[4]武高寿.“人是目的”与“以人为本”[J].理论探索,2004(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郭湛.哲学与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夏甄陶.论目的[J].中国社会科学,1981(1).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袁鑫,李冰芷.詹明信的后现代文化理论对我国大众文化发展的启示[J].科技信息,2013(22).

[11]杨生平,吴歧范.詹明信后现代大众文化理论探析[J].教学与研究,2009(1).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韩昌跃.论马克思主义人本发展观视阈下当代中国人的发展[J].求是,2014(11).

[14][法]阿尔贝特·施韦泽.文化哲学[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15]王晓娟.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J].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1).

[16]季羡林.东方文化与人类发展前途:季羡林讲演集[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建构人文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谁远谁近?
人文绍兴
建构游戏玩不够
人文社科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