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浩 甘镜汝 冯兴志
(1.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渭南 714000;2.渭南市临渭区党校 陕西 渭南 714000)
韩百灵,1909年9月24日生于吉林省农安宅县,乡医世家。一生行医,中年开始兼教学和科研,著作中医妇科学家和教育家,善于妇科临床诊治[1,2],重视经典[3],关注中医学术继承[4]。
一生临床是韩百灵人生的主旋律,在其主旋律上又弹奏出中医妇科这首优美的乐曲。韩百灵年谱包含的他一生的行履,主要包含如下几方面的内容:学习和行医经历、教学和编著、学术研究和报告、行政职务和获得荣誉。
韩百灵自述其治学过程为:先学而后术。博学于文,而专精于医。始学之际,先文而后哲,及诗词歌赋,以文为戏;攻读医书,亦首读《灵枢》、《素问》,次学修园、容川书及其《精义》。致力于《伤寒》、《金匮》,使理法明而方药得。余之学医笔记,常记临床心得而为夹注[5]。此治学过程恰恰与韩百灵首重贵勤的治学态度相发明,其勤具体表现为:枕上、途中、厕所的勤于背诵;提要钩玄得其独善的勤于笔;潜血好学得其径而识其妙的勤访良师[6]。结合其年谱内容,将韩百灵治学过程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2.1 文哲奠基:1915-1922 年:韩百灵七岁正式开始随父兄习诵《三字经》、《百家姓》、《论语》、《春秋》等书籍,九岁人私塾跟晚清秀才宋清儒学习四书、五经及诸子百家。
韩百灵七年的文史哲学习,奠定了他学习中医医的基本功。韩百灵时常吟诗于野、放歌于朝,一生以文为戏。勿须讳言,问世功夫在韩百灵的一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偏嗜庄老之书,尤偏《道德经》,尝论先秦诸子中善言明理首推老子之学。以当时中国社会形势而论,此皆不足医国救民[5]。
2.2 医民救国:1922-1980年:韩百灵出生于乡医世家,七年文哲经历未寻到医国救民的契机,自然就步入中医学医民救国门庭。故于1922年开始学医,先后跟随当地名医臧鸿儒四大经典及内外妇儿临床辨证、吉林省名医王化三研习中医妇科理法方药、1929年领取额行医执照并投靠其兄长韩秀实一起行医、1934年自设“百灵”诊所。
解放后,韩百灵医民救国的理念和实践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并在其中医妇科学术领域崭露头角。他先后在1953年西学中、1956年省市中医进行学校、1958-1971年中医学院、1971-1978年西学中班1到3期主讲“中医妇科”,此期间也曾讲授四大经典课程。从1974年开始,在日常笔记的基础上,集中总结教学、临床经验,进行专题研究及相关学术报考,在1979年全国西学中班作《金匮要略·妇人三篇》、1979年中华全国中医学术会议作为“崩漏症的分型和治疗”等学术报告。
韩百灵14岁开始学医,其中博学五年、专学妇科两年,七年后开始行医。观其见过后经历,可见韩百灵不离临床,并在妇科教学方面卓有成绩。这一时期是他成为中医妇科专家的夯基阶段,百灵妇科已经含苞待放。
2.3 百灵妇科:1980-至今。截至1980年,韩百灵行医51年、以中医妇科为主教学27年,积细流以成江海,以他日有所得而信笔而之、月有所积而纂其条理学医笔记治学态度,终成中医妇科一家之言。其行医成就集中体现在《百灵医案》、《百灵临床论文集》,其中医妇科教学成就集中体现在《百灵妇科》、《妇产科学》、《中医妇产科学》。
随着韩百灵中医妇科学术地位的确立,因应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趋势,韩百灵临床经验的现代科学研究也逐渐展开,相关科研为1985年“电脑模拟韩百灵教授诊治妇女不孕症程序的研究”、1995年“滋阴补肾法诱发排卵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等[6]。
韩百灵一生关注现实,不离临床,是中医学灵魂在临床的实践者,《百灵妇科》的编著出版标志着他中医妇科学术的成熟。
除了社会形势的变化外,韩百灵一生相对比较平稳,这既是他的人生境遇,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其时常吟诗于野、放歌于朝,以文为戏的人生修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所学文哲救国医民的理念又恰在其学医、行医生涯中得到了落实,这点在我们今天仍然是难能可贵际遇,在韩百灵来说确实水到渠成的事。他学医之后,有名医指导,学习全面、基础扎实,在其未来的行医生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解放后的经典和中医妇科教学之中。他初学文哲、后学经典及临床各科、再专学妇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现代中医院校临床医生完善成熟学科体系的全过程恰恰是韩百灵求学行医过程的再生。他首重贵勤的治学态度,则是他文哲学和医学学习的结果,是他成为中医妇科名家的重要保障之一。
将韩百灵治学过程与其年谱所载人生经历相印证,将韩百灵一生临床诊疗作为基础、将他的中医妇科成就作为成果,可将韩百灵中医妇科研究历程划分为915-1922年的文哲奠基阶段、1922-1980年的医民救国阶段:1980-至今的百灵妇科阶段。这种学术研究历程的阶段方式,有助于突显韩百灵中医妇科学术特色,有助于从整体角度对韩百灵的学术进行继承。
[1] 韩百灵.妇科临床辨证与治疗准则[J].黑龙江中医药,1981,3(3):40-42
[2] 韩百灵.妇科气虚血虚的同因异病、异病同治的临床体会[J].中医药学报,1985,5(5):11-13
[3] 韩百灵.论《内经》对中医妇科学的贡献[J].新中医,1985,3(3):1-2
[4] 韩百灵.关于传统中医药学后继乏人乏术问题的思考[J].中医药学报,1990,5(5):1
[5] 周凤梧,张奇文,丛林.名老中医之路[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21-625
[6] 韩延华.中医临床家韩百灵[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5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