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慧敏(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广东广州 510800)
基层兽医实验室是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技术保障机构,担负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疫病诊断、动物疫情监测、动物免疫效果监测等工作职能,特别是在重大动物疫情预防控制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实验室人员防护意识淡薄,生物安全知识缺乏和管理者疏忽,在世界各地发生多起实验室人员感染和病原微生物泄漏事件。2003年,新加玻、中国台湾和北京接连发生实验室人员感染SARS病毒事件;2010年,某农业大学20多名师生因做实验而被感染布鲁氏菌病事件。实验室人员感染事故,是用血的教训证明实验室的“双刃剑”作用,它既能提供疫病防控的平台和技术支撑,也是最易造成人员感染和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危险场所。生物安全事故严重危害实验室人员身体健康,公众形成的恐惧心理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近几年,基层兽医实验室大多通过了省级的考核验收,部分通过了资质认证。兽医实验室整体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特别是在一些硬件设施建设上有了很大改观,但在实验室的运行机制、制度管理、人员素质等“软件”建设上还是相对滞后。基层畜牧兽医实验室人员长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经常与各种畜禽疫病接触,存在着极大的生物安全隐患。本文将基层兽医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来源及预防对策进行分析探讨,与同行共同交流。
危险生物因子的来源:感染的动物、待检血清样品、未经处理的感染性材料。
生物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害微生物泄漏扩散,引起疫情扩散传播;二是感染实验操作人员;三是有毒有害气体、化学品随意排放污染环境。基层兽医实验室主要是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条件差,但又直接接触待检生物材料,存在很大的生物安全隐患。
基层实验室具有直接采集和处理样品等特点,送至基层兽医实验室的样品通常是病死动物、动物新鲜全血样品和病死动物的组织样品。处理样品过程中,操作者均不清楚样品是否带有危险病原微生物,特别是人畜共患传染病,以下操作均会引起生物安全问题。
1.1.1 不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实验室人员由于对生物安全知识认识不足,接收和处理样品时,往往不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等防护设备;在不佩戴口罩情况下一边操作一边聊天是常见问题,病原微生物即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有些女性操作人员不捆绑头发并戴帽子,下垂的头发容易与样品接触;穿着凉鞋拖鞋徒手操作样品,等于将自身暴露于危险之中。
1.1.2 随意处理废弃物品
样品分离后,剩下大量的血液残渣、污染的离心管、针筒等废弃物品。部分实验室将实验废弃物品混在一起处理;感染性废弃品、病理性废弃品不经灭菌或消毒即作医疗垃圾处理甚至随意丢弃;缺乏警示标签等。
试验操作过程中,除不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外,人员随意出入实验操作场所是一个突出问题。实验间隙操作人员经常随意出入实验区域以外的场所,甚至在期间饮食;在处理感染性材料、接触有毒有害等挥发性化学品时不充分利用通风橱、生物安全柜等安全设备,极易造成人体伤害,导致病原微生物扩散。
试验结束后通常有大量废弃的试剂溶液,特别是强酸强碱,部分实验室将试剂溶液不做任何处理即排放;很多实验室虽然装有污水处理系统,但污水处理系统管理不到位导致污水处理失败;解剖完毕的动物尸体不经高压灭菌即作医疗垃圾处理;实验操作台面单纯用湿布擦洗,重复利用的实验器材、工作服等不按规定高压或消毒液浸泡。以上操作均会对实验室环境、实验人员及周边环境埋下生物安全隐患。
紫外线、微波、低温、高温高压、水电设施设备等缺乏日常维护,缩短设施设备使用寿命,破坏安全性能,严重危害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2.1.1 实验室的布局:实验区域和办公区需严格分开,并设有隔离带和隔离门,门口明显处贴有无关人员不得进出的标志。
2.1.2 设施设备:设施设备需与实验相配套。制定设施设备年度维护计划并严格执行,养成设施设备日常清洁消毒、下班前检查关水关电情况的良好习惯。年久失修设施设备,及时更换。
一个生物安全实验室,如果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安全意识淡薄,实验操作不规范,再好的“硬件”设施也等同摆设。
2.2.1明确生物安全负责人与管理人
生物安全负责人为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生物安全负责人应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熟悉掌握国家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政策法规和标准,熟悉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各个要素。
管理人员自身的能力及素质决定着生物安全实验室能否正常运行。管理人员应掌握相关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政策法规和标准,熟悉实验室的业务和生物安全工作,及时掌握国家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相关政策、法律、标准的变化,并依据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结合自己实验室特点周密合理制定本实验室的年度安全计划、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及培训计划。
2.2.2 严格执行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1)做好个人防护。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掌握正确的穿脱方法,如口罩、手套、防护服、帽子等;具有潜在危险的物质极有可能溅到工作人员时,应穿塑料围裙或防液体的长罩服;污染的一次性口罩、手套等不可重复利用,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污染的防护服要及时消毒清洗。
(2)养成常规清洁和整理的良好的内务行为。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的有关规定规范各自的内务行为。实验结束后及时清场,对所有设备、工作台面及时清洁消毒;熟悉清洁剂、消毒灭菌剂的选择、配制、有效期、使用方法、有效成分、灭菌效果。
(3)严守实验室安全工作行为准则。入实验室前摘除首饰、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长发应束在脑后;工作时要始终穿着实验服,严禁试验期间随意出入实验区域;在摘除手套后、离开实验室前、进食前、接触样品前后用消毒肥皂洗手;接触传染性材料和高危险性气溶胶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严禁用口吸移液体;使用过的针头、剪刀、一次性手术刀片等利器,使用耐扎容器密闭存放等。
(4)做好解剖动物的处理。基层兽医实验室面向基层,很多时候饲养户直接将病死畜禽拿到实验室来要求解剖、诊断。对此,实验室必要做到:A、有专用的病死动物运输工具,保证病死动物进出实验室不裸露,不能造成污染。B、动物解剖尽量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并保证有足够的紫外线照射。C、解剖完成后立即对地面、空间进行彻底消毒。D、经解剖的动物必须经无害化处理后才能运出实验室。
2.2.3 做好废弃物、废水、废气的处理
废弃物在出实验室前,均需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危险性进行分类处理。危险的生物性废弃物必须置于专用容器内,如防漏的塑料袋,封口贴上标签,做灭菌处理,灭菌后的废弃物应统一交生物废品处理公司处理。
实验废水经理化处置后方可排出。最好实验室建有废水处理池,每次实验后的废水经无害化处理后排出,以免造成污染。
实验室废气排放,实验室的废气经空气循环系统后排出,排放口要高于本栋楼房或附近居民楼。
2.2.4 加强实验室人员的培训
(1)加强实验操作培训。如:基本操作技能培训、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的培训、新的检验技术学习培训等。
(2)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进行周期性培训。随着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发展,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法规、条例和标准也不断的变化、新的实验技术也对实际操作带来新要求。对生物安全实验室基础知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兽医参考实验室管理办法》等要进行周期性的在培训。
(3)加强对意外事故处理的演练。日常加强对意外事故处置演练培训,掌握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方法。应急处理培训主要包括:感染性材料溅出污染的处理、皮肤受损的处理、潜在危害性物质意外吞咽的处理、潜在危险性气溶胶释出的处理、感染性物质破碎及溢出的处理、离心管破损的处理、生物安全柜失灵的处理、发生火灾、水灾和停电的处理等。
充分了解并熟悉基层兽医实验室存在的生物安全隐患,并按照相应的对策与操作方法去做好防范工作,基层兽医实验室才能更地发挥作为防控动物疫病重要技术保障机构的堡垒作用。
[1]于学武.兽医生物安全实验室PCR试验中的污染与防制对策[J].现代畜牧兽医,2012,(11):54-55.
[2]汪传政.基层兽医实验室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J].安徽农学通报,2012,(11):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