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真刚
(贵州省民族研究院,贵州·贵阳 550004)
贵州省地处祖国大西南腹地,自古以来为多民族聚集省份。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除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外的其他54个民族都有分布,其中17个是世居于该地的少数民族,其少数民族人口高达1255万人,所占比例为33.61%。
按民族地区来划分,现阶段贵州省少数民族行政区域包括黔东南、黔南和黔西南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360个民族乡,面积占贵州全境的50%。由于受历史、地理、政治和制度等各方面的影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于东部地区。其中教育也是软肋,解放前,除了省会贵阳外,贵州省其他地区教育发展为一穷二白。建国以后,党和国家实施民族地区优先扶持发展战略,并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从而使贵州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1]。
然而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新世纪以来,全球一体化对贵州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在这种形势下,有必要通过梳理近年来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来提出新的发展战略。
总体而言,根据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环境,贵州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该阶段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教育创立并得以迅速发展的时期。在马克思民族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建立了相关民族教育管理机构,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民族教育方针和政策。贵州省民族地区也积极响应国家的民族政策,使少数民族教育从无到有、由弱变强,逐渐形成了贵州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2]。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毛南族为例,解放前其基础教育几乎为一片空白,能够识字读书的人凤毛麟角。建国后,国家采取优惠措施,如1952年把毛南族入学年龄放宽了两岁,到1956年,又放宽为6岁。为了适应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这时期先后成立了贵州民族学院等高校,其中创建于1951年5月17日的贵州民族学院对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二阶段(1958~1966年):这阶段为贵州省民族教育曲折发展的时期,在极左政策的影响下,贵州民族教育发展出现了两个极端,一方面实行不切实际的教育大跃进。如1958年创办了一批大学,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学院就是那时创立的,当时命名为黔东南大学。另一方面在“民族融合”路线干扰下撤并了很多民族中小学,并取消民族语言的教学和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的特殊照顾。1960年代,国家实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策略,纠正了贵州民族教育中的一些偏激的行为。从这个意义来看,这阶段贵州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稳中有降,虽受挫折,总体趋势较为良好。
第三阶段(1966~1976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兴起,贵州省民族地区教育受到严重挫折,它偏离了正常发展的轨道。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完全被抛弃或批判;而民族教育政策和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民族教育措施没有进行贯彻,民族教育管理机构更是不复存在,全省民族地区大部分大中专院校被停办,民族中小学也开始停课闹革命。可以说,这段时期对贵州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破坏性后果不可估量。
第四阶段(1978年至今):这时期为贵州民族教育恢复发展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推动下,贵州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迎来了美好的春天。党在民族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得到了全面纠正,又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路线。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势态良好,尤其是在新世纪之交到现在的14年中,贵州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实行了跨越式大发展。
前文提及,贵州省少数民族行政区域主要包括黔东南、黔南和黔西南3个民族自治州,这也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贵州民族地区。现通过教育部门所公布的数据并结合我们实地调查所收集到的资料来展示新时期贵州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成果。总体而言,贵州民族地区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民族特点、时代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
1.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教育发展概况
截至2012年,全州有高等教育学校3所。其中,本科院校1所,招生2446人,在校学生9652人,毕业生2253人;高等专科学校2所,招生6651人,在校学生15064人,毕业生4688人。普通中学274所,招生103192人,在校学生279199人,毕业生83381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31所,招生19546人,在校学生43692人,毕业生10675人。普通小学1231所,招生55791人,在校学生360469人,毕业生6964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8.4%。幼儿园396所(其中民办288所),幼儿园班数3071个,在园幼儿101918人。“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全年扫除文盲10797人。全州普通高校录取本科学生人数为11771人,录取专科学生人数为11019人,中职单报高职录取专科学生人数为1207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免杂费覆盖率已达100%,免除教科书覆盖率达到92.1%,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已全部享受免费教科书[3]。
表1可以看出,除了受到计划生育的影响,适龄儿童人数减少,使小学在校生人数相应地逐年减少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数量呈稳步增长的趋势,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本科生数量从2008年的6932人增加到2012年的9652人。
2.黔南自治州教育发展概况
2012年,全州教育坚持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支出39.9亿元,同比增长29.43%。教育投入占2012年GDP的7.48%,超过了国家规定达到4%的目标,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19.97%,超过了省要求达到17%的目标[4]。全州幼儿园262所,学前班1161个;小学1208所,教学点465个,小学在校学生32370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5.1%;初中学校209所,初中在校学生191814人,初中毛入学率105.49%;高(完)全中33所,普通高中在校学生64072人;特殊教育学校6所,“三残”在校学生1339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2.38%。普通高等院校3所,在校学生20783人。
3.黔西南自治州教育发展概况
2012年全年各级各类学校1797所,比上年增长33.8%。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70.42万人,比上年增长16.4%,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3.43万人,比上年增长6.0%。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0%,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5.9%,比上年增长11.1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0.7%,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5]
师资力量是保障民族教育开展的重要因素,师资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水平[6]。依据《黔南州统计年鉴》统计,截止2012年末,该州幼儿园教职工3387人,较上年增加587人,学历合格率97.51%;小学教职工18168人,较上年增加60人,学历合格率99.11%;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127人;普通初中教职工10901人,较上年增加430人,学历合格率99.43%;普通高中教职工5537人,较上年增加338人,学历合格率96.08%;职业高中教职工1451人,较上年增加216人;普通高等院校教职工1476人。全州中小学师生比分别为:小学1∶16.4、初中1∶16.4、普通高中1∶12.7、幼儿园1∶25.3。雄厚的师资力量是推动民族教育发展的关键,随着贵州省加大民族教育的经费投入,使贵州教育趋于均衡化、可持续化发展。
在党和国家民族教育政策扶持下,贵州民族地区教育投入大幅增加,就黔南自治州而言,近5年教育经费由2009年的21.55亿元增加到了2013年的44.7亿元,几乎翻了一番多。
其中2010年教育投入为26.86亿元,比上年增长24.2%,2011年和2012年的教育投入经费分别为30.83亿元和39.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4.8%和29.43%。(参照表2)。
2002年以来,黔东南州根据民族歌舞、民族工艺美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实际,积极推进民族文化进课堂、民族体育进校园工作[7]。州教育局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教学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黔东南州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助推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有效开展。目前,黔东南州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学校达1047所,其中,榕江县民族中学、黄平县旧州中学被教育部命名为第一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有14所学校被命名为省级民族文化教育项目学校,有51所学校被命名为州级民族文化教育项目学校。举办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召开全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推进会。
此外,为了切实推动职业院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拓宽贵州原生态文化保护发展途径,有效贯彻《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 (教职成〔2013〕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创新工作,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民宗委于2014年12月推出了《贵州省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创新工作实施办法》,这些都有利于凸显贵州民族地区教育特色。
贵州民族地区全面推进“民汉兼通,双语并重”的培养目标,促进了双语教育的发展。首先,双语教学已经初具规模。据2012年《贵州年鉴》民族教育部分的统计,贵州省全省境内的2074个学校开设有民族双语教育,其中涉及贵州省9个市州,53个县,387个乡镇,现有双语教师19597名,学生186887人。黔东南自治州双语教学所取得的成绩尤其突出,截至2013年,其开展“双语”教学的中小学多达380所,占全州总数的12.5%。覆盖学生数39200人。相关“双语”教师有1290人。并涌现了锦屏县偶里民族小学、黎平县岩洞小学等一批双语特色学校。此外,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资源也不断丰富,黔东南自治州和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编写了一些民族双语教材,并将双语教材免费发放给学生。再者,双语师资培训也得到了重视。贵州省民委等相关机构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在课堂外举办苗(湘西方言)、苗(川黔滇方言)、苗(黔东方言)、布依、彝汉、侗汉六语种省级民汉双语教学骨干师资培训班,并委托市州县举办双语教师培训班,共培训1350名双语教师。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不可否认,贵州省民族地区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之前教育基础薄弱,经济不发达,制约了其教育的发展[8]。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1.基础教育依然薄弱
2010年以来,虽然三个自治州都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尚欠缺。不但和东部发达地区差距悬殊,即使是与本省的贵阳、遵义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1)在少数偏僻农村,还存在“三高三低”的现象,即辍学比例、复读比例和留级比例较高,而入学比例、巩固比例和升学比例相对较低。(2)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设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东部地区多媒体教学设备全面普及,而贵州民族地区即使是在教学条件相对较好的城市中小学,达标率也不到30%。这个问题在黔东南州更为突出,由于众多民族中小学分布在山区,交通不便,经济滞后,地方政府无力投资建设新校舍和教学实验仪器,从而制约了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如,在榕江县山区中小学校舍依旧是年久失修的危房,亟待改造。同时,偏远山区由于学校稀少,许多学生不得选择寄宿,而一间十余平米的宿舍要容纳近15~16名学生,艰苦的办学条件,薄弱的师资力量使民族教育公平原则再受拷问。
虽然近年来条件有所改善,如黔东南州锦屏县不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从2009年以来,县政府先后投入6535.5万元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锦屏中学、县民中等四所中小学建设塑胶运动场,并实施敦寨中学等31所学校建优美教室及大同小学等7所中小学围墙建设,但仍然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
此外,民族地区中小学师资力量缺乏,教师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如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不合理。更重要的是,研究者调查结果表明,很多教师的教育理念比较滞后,人生价值观跟不上时代发展潮流。在外地攻读师范院校的毕业生都不愿意回乡任教,而优秀的年轻老师纷纷跳槽,现有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2.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也不容乐观
首先,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数量不合理。三个自治州中实力相对较强的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共拥有高校4所,其中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州第一所地区本科院校,大专学校有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黔南广播电视大学、中国振华电子工业学院。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则拥有高校3所,其中普通本科1所。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高等教育发展非常薄弱,仅有兴义民族师范学院1所高校。据统计,这三个地区在校大学生数量及每10万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均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此外,这些院校还存在办学规模小、专业设置脱离当地实际情况、办学效益低下、教学质量亟待提高等问题。最主要的是缺乏办学特色,以英语专业为例,民族师范学院的课程设置和外国语专门大学的课程没有很大差别,这样造成毕业生缺乏就业竞争力[9]。因此,高等教育还不能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对各类高级人才的需求,迫切需要深化改革。
3.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薄弱,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最需要的是既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而这也是民族高职院校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少数民族职业技术教育由于它的实用性和鲜明的针对性,其经济功能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在:(1)职业技术教育可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企业培训出掌握科学知识和较高生产能力的合格劳动者。(2)职业技术教育能推动农业生产技术革新,发展农村经济。 (3)是少数民族掌握一门谋生技术,摆脱贫困的一条途径。(4)使传统民族手工艺技术得以传承,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焕发新的生机。但研究者调查表明,当前贵州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依然薄弱,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求。表现如下:(1)有名无实,教学目标和实际教学效果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受师资条件限制,很多课程聘请不到优秀的教师,此外,生源较差也是一个原因。由于理念的偏见,民族地区家长不愿意让子女就读职业技术学校,认为读普通中学考上大学才是正道。(2)发展滞后。职业技术教育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我国由于起步较晚,职业技术教育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民族地区则明显落后于内地,就贵州省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而言,它的发展速度远远赶不上民族经济发展的步伐。研究者调查了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等几所学校,学校领导普遍反映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发展过程中面临生源、师资等一系列的困难。
在上世纪80~90年代,教师待遇差,缺乏办学经费是贵州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政府对贵州民族地区教育投入逐渐增加,但仍然没有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但在实践中出现了扶持及投入方式不合理的现象。第一,没有达到均衡化,国家扶持项目和资金大多被城市所占用,使钱没有用在刀刃上,偏远山区落后的教育现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观。第二,没有严格实行专款专用,还存在民族教育经费被基层政府挪用于招待费、差旅费、和办公经费的不良行为。第三,贵州民族地区教育自我发展能力欠佳,还存在等、靠、要的落后思想。教育的滞后拖累了经济发展,而经济不景气又影响了教育发展,贵州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必须要避免这种恶性循环现象的出现。
首先,贵州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质量普遍较低,除了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制约外,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是其深层次的原因。最明显的就是高投入、低产出现象严重。还有教育重复建设较多,使教育资源“供求”关系矛盾尖锐,阻碍了当地民族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此外,由于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民族地区教育体制改革的实施并不理想。部分地方还存在管理体制陈旧,管理观念落后的现象[10]。如在办学方面还是依赖于国家包办,办学经费来源较单一。个人和社会办学力量不足,多渠道的经费筹建制度没有在贵州民族地区建立起来。
首先,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教育要适应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冲突。虽然多元文化教育理论认为,文化是民族的,又是属于世界的。但实际上各国国情有差异,加上文化底蕴和文化现状的差别,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冲突和融合不可避免。贵州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如何处理这些文化因素,需要更新观念。
此外,众所周知,教育在知识的传播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也是知识经济最重要的生长点,也就是说,教育水平决定了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水平,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贵州民族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差距除了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外,知识发展差距也日益明显。由于教育基础薄弱,知识资源的不足将成为制约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再者,信息技术使教育模式和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教育手段如多媒体、网络学习的盛行不仅仅是教育手段方面的变革,更需要我们进行教育观念和内容的创新。而目前贵州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在这方面重视度不够。
在早期的传统教育中,教育与生存环境是一体的,其教育模式并未从社会中剥离,而是嵌入生存环境之中。而在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过渡阶段,民族教育引入现代教育理念在教育内容、课程设置及教学结构的设置中,“服从”于全国模式,忽视民族与地方特色。
现阶段的民族教学无论是在教学形式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忽视民族学生的民族心理特征、文化差异、教育基础等,而采取“一刀切”的形式主义做法。这种做法没有充分考虑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特殊性,使教育活动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实际脱节,失去了民族教育实践中那些特色东西。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例,如果多数学生从学校所学的知识,在回到原生活环境中无法发挥作用,学生将面临着缺乏生产实践经验和致富技能的尴尬局面,继而挫伤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此外,双语教育本来是贵州少数民族教育比较鲜明的特点,但在升学压力下,少数地方学校在实践中并没真正落实双语教学,只是简单套用其他地区的教学模式,应付式地开设该课程,教学效果并不佳。
无视贵州当地民族和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差异,盲目模仿或照搬先进地区的教育发展模式,结果造成水土不服。不但没有使民族教育得以有效发展,反而挫伤了民族地区人们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贵州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尚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对症下药,制定相关策略。
1.加大财力和智力投入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一直是困扰该地区教育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若不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不增加经费投入,是永远不可能赶上东部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的。因此,政府对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资增长比例应高于发达地区,政策向该地大大倾斜,加大政府宏观转移支付的力度,确保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应该增加教育经费预算,协同各相关部门给予扶持。非少数民族地区要对少数民族地区给予力所能及的教育经费帮助。而少数民族地区干部、领导应该广开财路,节衣缩食,艰苦奋斗,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增加在教育上的投资,并做到坚持不懈,永远将教育问题摆在第一位。此外,要继续给予智力帮扶,如对口支援,并且要完善对口支援的制度,过去虽然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暴露出了问题,如形式主义严重,对此,我们要不断健全和完善。
2.培养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民族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匮乏是导致贵州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的主要原因。再者,全球化背景下,各种竞争的实质在于人才的培养和竞争。办好民族教育尤其如此。若要实现贵州少数民族教育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必须建立一支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稳定、专业的高素质教师团队。首先要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应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人才引进策略,招贤纳士。除了继续落实特岗教师制度外,还可以开辟人才绿色通道,即对能力突出的专家,给予最优厚的待遇,既要感情留人,也要待遇留人。
对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现有的师资力量,应加强培训,提高素质。由于受到财力等因素的限制,该地区教师长期得不到进修,知识得不到更新,与社会存在脱轨现象,知识的老化、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落伍等问题导致教学能力得不到提升。应通过国家政策支持,给予其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使其树立符合时代需求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不断提高自我的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过程中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3.统筹兼顾,分类指导,优化贵州民族地区的教育结构
黔东南、黔南和黔西南3个民族自治州的调研结果表明,这些地区教育没有很好地统筹兼顾,一直以来比较重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但忽视了初级和中级的职业技术教育。导致职业技术教育成为了贵州民族地区在全球化背景下赶超发达地区教育的软肋。基于此,民族地区在继续抓好基础的同时,既要调整民族高校专业设置和结构,又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除了对农民进行科普教育和农业技术培训外,还要增加中等职业学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在增加招生比例的同时,切实抓好教学质量,促进就业。
首先,扶持及投入的经费分配要均衡化,国家扶持项目和资金不能主要用于城市学校,相比而言,少数民族农村更需要资金来保证基础教育的发展。其次,要实行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民族教育经费被基层政府挪用于招待费、差旅费、和办公经费的不良行为。 最后,要实现经费管理的制度化,这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充足的资金为贵州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提供了保障,但更重要的是,国家对贵州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扶持除了发挥“输血”作用外,还要增强民族地区教育“造血”的功能,即提高贵州民族地区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有些地区已经意识到了自我发展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2012年黔西南自治州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全州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切实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经州委、州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的意见。具体措施包括实施课堂教学创新,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等。受人鱼不如授人与渔,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贵州民族地区只有苦练内功,不断提高教育自我发展能力,才能摆脱落后局面。提高贵州民族地区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除了要增强自强意识外,还要发挥经济对教育的推动作用,通过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来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我国文化发展逐渐从一元向多元迈进,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滞后,并非一朝一夕的问题,而是由少数民族传统教育模式的延续而导致。当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正处在改革转型时期,必须从传统的程式化教学模式当中走出来,转向多样化、有序化、开放式,将教育、社会、学生融为一体的新模式。学校的经营与发展必须灵活,在市场经济和教育的开放之下,科学、灵活、准确地制定学校的经营与发展战略,走具有本土特色的教育模式。学校应该把握好机遇,找准方向,挖掘潜在的教育资源,提升特色,提高品位,打造优势,在素质教育理论的指导之下,将学校建设为特色突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民主化教育机构。通过多渠道来增加学校的集资,加大学校在硬件、软件方面的建设,如采取社会集资、招商引资、银行贷款等形式。
台江县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历程就是转型时期的一个很好的例证。它创办于1986年,1998年前招生很红火,世纪之交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出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但该校积极应对,切合实际,抓住民族职业教育特色这一王牌,并积极探索先进的教学模式,最终得到了长足发展,2005年被中国科学院评为“全国最具特色办学单位”;2006年被州政府评为黔东南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2007年被省民宗委、省教育厅评定为民族文化教育项目学校;2011年4月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该校集职业学历教育,成人教育,短期培训,技术推广为一体,始终围绕“志存高远,一技在手,服务一方经济”的办学理念,秉承“厚德载物,技精立业”的校训,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所开设的民族音乐舞蹈、服装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应用、汽车驾驶与维修、学前教育、现代农业等专业适应了市场需求,毕业生遍及全国,供不应求。这无疑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
我国加入WTO以来,教育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民族教育不能墨守成规,必须开拓创新才能实现稳步发展。
首先,要进行观念创新,民族教育要把多元文化因素考虑在内。全球化使多元文化教育成为民族教育的主潮流。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本体理论认为:“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少数民族教育在各方面既要考虑和适应本民族的文化环境,考虑和适应本民族的发展和需要,又要兼顾以主体民族为主的多民族的发展和需要,两者要达到和谐与统一的状态”。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知识经济不但以综合性知识为基础,而且以多元文化并存和融合为纽带。贵州民族地区民族教育过程要加强多元文化整合,除了选择、传承和创造本民族文化外,还要培养多元文化的兼容意识及融合能力,让民族地区人和文化和谐共存,成为民族地区教育创新的出发点。
其次,要进行教育内容体系的创新,它是贵州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创新的载体。教育层次不同,教育内容体系也各异。对于高等院校而言,教育内容体系创新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学科界限,鼓励知识的多元整合;并由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尤其要开拓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学内容,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在基础教育领域,要创新具有民族和地区特色的素质教育新途径,使学生摆脱“考试”和“升学”的压抑状态,重心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并将提高学生创造力作为基础教育的灵魂,改变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落后的现状。
坚持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发展民族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教育实践的出发点,又是制定我国民族教育特殊政策的重要指导思想[11]。
我国民族教育走过了60多年的风雨历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仍然要坚持这一指导思想和历史经验。令人欣慰的是,黔东南等民族地区近几年来针对当地实际需要,制定并执行了一系列发展民族教育的有效措施。如黔东南州率先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此项工作在全国开展得最早,成果最丰硕。实施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和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巩固入学率,对于深化民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传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实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有着先导作用。
打造特色牌是全球化语境下贵州民族地区学校迅速发展的唯一选择,只有特色才有发展,否则与东部地区的教育鸿沟会继续存在。目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在特色学校建设方面基础比较薄弱,若想解决这种势单力薄,不适应大环境变化而为教育带来困境的局面,首先要借助政府的政策支持,认清自我,改变学校传统的发展模式。如引进双语教学并结合民族文化元素,以此为特色,弥补教育劣势,集中教育优势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发展模式,在领导、专家的支持、领导之下,慢慢打造成社会认可的名校。我们已经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凯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番省小学推行双语特色教育就得到了国家民委的充分肯定。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影响扩大,贵州民族地区经济运行方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它同时给教育带来了深刻影响。如影响了民族群众的教育观念。基于此,贵州各民族地区要从实际出发,使民族教育与民族地区新的需求相一致,形成主动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机制,让民族学校实现转变,成为面向社会发展的真正主体,教育管理部门仅起宏观调控的作用。并改变教育运行机制,提高管理和调控水平,从根本上改变贵州民族地区办学效益低,教学质量差的现状。
从现阶段贵州省三个少数民族聚居区——黔东南、黔南和黔西南民族自治州的教育发展成就来看,其成绩斐然。如改革开放30多年来,黔东南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帮助下,自治州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16个县(市)“两基”工作全部通过省验收,人民群众基本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州共建成各级各类学校2086所,全州“普九”人口覆盖率达100%。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黔东南师专经国家批准正式升格为凯里学院,结束了自治州没有独立本科院校的历史。
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让贵州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面对挑战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应对,抓住契机,迎头而上,在实践中探索并构建教育发展新路径,从而继续保持贵州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势头[12]。
[1]唐建荣,杨顺清,石世文.贵州少数民族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04,(6):10-17.
[2]曹端波.贵州民族地区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教育新模式[J].教育文化论坛,2013,(6):65-70.
[3]黔东南统计局.黔东南统计年鉴[J].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4]黔南统计局.黔南统计年鉴[J].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5]黔西南统计局.黔南统计年鉴[J].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6]郭志伟.西部大开发中的贵州民族教育[J].贵州民族研究,2008,(4):175-179.
[7]孟立军,吴 斐.生态学视阈下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生境及优化--基于贵州省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调查[J].贵州民族研究,2014,(2):157-160.
[8]黄初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思考[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61-63.
[9]孟立军,吴斐.教育生态学视域下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内涵及路径构建[J].教育评论,2014,(10):23-25.
[10]王鉴.试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重心的转移问题[J].民族教育研究,2009,(3).18-25.
[11]俸兰,李步海,陈达云.新世纪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4.
[12]孟立军.历史性跨越——民族教育超常规发展与民族地区发展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