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宇(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人民大众的整体生活水平正逐渐稳步提高。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在最基本的物质生活得到提升并达到满足的同时,人们将开始寻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其中,健康保障是一切需要的基础,只有拥有健康,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工作、学习,因此大众健身成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政策旨在更好地加强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身体素质,提高生活质量。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的不断实施推进,更多的人加入到体育锻炼这一有效安全的健身方式中。然而,如何正确的应用健身知识、规划合理的健身过程、达到最大的健身效果成为众多体育健身者急需要了解和解决的共识。因此,加大健身知识的科普推广与应用,才能从最初确保健身的合理有效。
健身,顾名思义即是健康的身体,从字面上理解是指通过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促使身体达到健康状态。然而,就“健”和“身”分别理解,却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健,是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可以看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于“身”的理解,则是由外在的躯体和内在的思想、心理所组成。所以,“健身”不仅仅是对身体健身,还应有心理健身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健身。
科学知识是进行科学研究、社会实践以及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基本手段,是人们揭示客观世界奥秘、获得新知识和探索真理的工具。在健身已经上升为全民参与的今天,基本知识的普及尤为重要。健身者只有对健身基本知识不断地学习和强化,才能由量的积累引起质的飞跃。同时,对健身知识的科学普及还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健身是什么,为什么要健身、健身有什么益处,从而自觉积极的加入到健身的行列。
基本知识的掌握首先为正确的运用奠定了基础,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科学合理的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健身中,选择出科学的方法已经是成功的一半。例如,多数女性的健身目的是通过运动消耗多余的脂肪,以达到减肥的效果,这就需要运用到健身中的运动生理学知识。但方法是因人而异的,同样的方法应用到不同的人,结果必然不尽相同,知识不仅仅是知道了解,还需要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所以,科普知识的首要益处是告诉健身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方法,做到正确、科学、合理的运用。
计划不是对已经形成的事实和状况的描述,而是在行动之前对行动的任务、目标、方法、措施所作出的预见性确认。[2]预见性、针对性、可行性是制定合理健身的关键。即选择科学的健身方法之后,必须要制定出一套针对性的健身过程,如果计划制定过高,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力不从心,身心疲惫;反过来说,计划制定过低,虽然比较容易实现,但却达不到预想的健身效果。健身过程主要包括强度、频率等,每一项内容的选择都需要知识的积累和应用。计划合理的过程是整个健身的重点,关系到健身效果的最大化。因此科普知识的推广和应用存在于健身的每一个步骤,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必然导致健身过程的失败。
对健身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归纳和整理,不仅有利于科普工作者对知识的推广宣传,更有助于大众对健身知识的整体把握,科普知识应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使健身者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以达到选择科学的健身方法、计划合理的健身过程等目标。就目前而言,在科普健身知识的过程中,国内还没有统一明确的分类标准。
国际上现在已有一个比较成熟的教育目标分类标准,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人提出的以心理结构为框架建立的教育目标体系。健身知识的分类可以借鉴这一教育目标的分类标准,将其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术三大领域,同时结合健身特点加入运动损伤这一特有的方面。
几乎在所有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获取都是最重要的第一个阶段。认知知识普及的目标是让健身者获取并掌握健身的基本知识和要领。认知会促进大众进一步了解健身的作用和意义,什么是健身、为什么要健身、健身需要注意什么,而从对健身形成正确态度。但是,就健身而言,不仅仅是要告诉大众健身者纯粹的理论知识,还应结合实践,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大众健身者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健身者体会到知识的益处,对健身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才具有现实意义。以近几年中老年十分流行的八段锦健身气功为例,最后一式“背后七颠百病消”的动作看似简单易学,但是从字面意思来看,很容易让健身者理解为放松颠七次即可达到百病消除的作用,这显然是一个误区。为什么要背后七颠、如何做到百病消除,让大众健身者明白动作的真正含义、作用,这才是认知知识需要普及的重点内容。
情感是伴随人的需要满足而产生的体验,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和核心标志。情感是一种动力机制,积极的情绪、情感能使人身心愉悦,驱动人积极的行为,调动人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情感的养成在一定程度下受到所学知识的影响,并且不会轻易的改变。个人的喜好决定了人们是否主动选择学习某领域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情感知识的普及推广,是为了促使大众健身者主动获得相关知识,掌握动作技术,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更好地激发出健身者的运动潜能,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自觉地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以达到长期的健身效果。因此,情感知识的普及是决定一个人选择健身的关键。
动作技术是健身的主体阶段,对所选择的健身项目没有一定的动作技术,就等于“纸上谈兵”,只知道书本的理论知识却不能很好的为己所用,科普健身知识的目的就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其次,动作技术知识的普及、推广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在健身者掌握相对较为简单知识后,能够很好地运用,这必然能提高健身者学习的兴趣,调动健身的积极性,从而有动力的选择学习之后的健身知识,为进一步提高动作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动作技术知识还应贴近大众,选取简单易行、效果明显的健身方法,让健身者感觉到知识的亲切感。因此,动作技术知识是健身知识普及的重中之重。
体育运动不同于其他行为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在健身的过程中存在着运动损伤的风险。运动损伤的出现可以分为两类:健身者自身原因和外界原因,对于健身者而言,参加对抗性项目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因此,导致运动损伤出现的外界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健身器材选择不当造成的,在这一方面应告知大众如何使用健身器材避免伤害。自身原因出现运动损伤的例子也不在少数,例如健身者为了达到短期内健身的效果,盲目的运动过量甚至出现锻炼成瘾的现象。剧烈运动往往会破坏人体内外运动的平衡,加速体内某些器官的“磨损”和一些生理功能的失调,结果导致人的生命进程缩短,出现早衰或早逝。另外空腹晨练、营养不均衡均会使健身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在健身之前一定要结合自身需要,运用运动损伤的知识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运动形式、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周期等,开出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并定期及时的调整。
将健身知识整理和撰写之后,普及给大众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目前为止,已知的知识科普多集中在开展科普竞赛,宣传栏张贴等简单易行的形式,但是普及面相对小众化且效果不太明显。本文尝试将健身知识的科普与多种知识技术相结合,不仅要让知识容易传播,更重要的是要大众感受到健身的魅力。
“文本”属于符号学的范畴,常被应用到解释学的理论研究。符号学家让·克罗德·高认为文本是一种表达方式。科普文本是科技文本的一种变体,它和专业科技文本的最大区别的就是词语通俗易懂,句法简明灵活,复杂晦湿的科技术语较少,结构复杂的长句不多。
2008年北京奥运会,多种体育项目符号化,给人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因此,对于系统庞大、专业用语复杂、多种领域相结合的健身知识,简化为大众容易接收的文本、符号,能够让大众健身者更好地学习和运用。例如,将一套复杂的健身方法如操类运动用简单的线条组合,每一个动作作为一个符号衔接连贯起来,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众的理解度,并提升运动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目前,3D技术已经在电视电影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当人们观看3D影片时会有一种和放映画面融为一体,身临其境的感觉。健身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本体感觉,本体感觉决定了健身者对方法、强度、频率的选择,以及健身效果是否有效。3D技术如果应用在健身知识的科普方面,例如建立3D科普馆定时放映健身的相关知识,讲解理论的同时结合健身项目的FLASH动画展出,加入符号理论循序渐进科普健身知识,能让大众在没有运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感受到健身的益处和动作技术的魅力,提高健身的兴趣和技能。因此,对大众来说活用3D技术将会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科普方式。
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时,人们逐渐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提高身体素质、强身健体成为人们追求的共识。大众必然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才能开始良好的健身行为。科普健身知识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分类,本文利用心理结构为框架建立的教育目标体系,结合体育特点将科普健身知识分为认知知识、情感知识、动作技术知识以及运动损伤知识,让大众对健身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快速得到想要的知识。如何高效率的普及也是重中之重,符号理论、3D技术这些看似和健身没有关系,但如若能创新活用将提升科普健身知识的有效率。大众健身的参与离不开科普工作者的工作态度,只有切切实实为大众服务,才能逐步达到全民健身的理想效果。
[1]程乐.有效提高重庆市社区科普教育活动实效的实现途径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
[2]周成.计划的重要性[J].管理纵横,2010(3).
[3]程达.教学目标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4]庄永昌.关于构建健身气功科学知识普及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5]谭宏彦,闫振龙等.全民健身运动新论——论健身运动中的误区[J].体育文化导刊,2006(3).
[6]韦琴红.英汉科技文本的语篇特征对比分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