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喜
(山西省晋中市农业委员会 030600)
根据多年的调查,我市危害大豆的主要病虫害主要有11种,为了帮助农民兄弟种植大豆增产增收,下面将这11种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主要危害幼苗、成株叶片及豆荚。叶受害,叶出现褪绿斑块,沿主脉及支脉蔓延,直至全叶褪绿。气候潮湿时,病斑背面密生灰色霉层,病叶变黄转褐,最后枯死。同时,叶背面产生霉层,受害重的叶片干枯,早期脱落。
a)选育抗病品种。
b)种子处理:用甲霜灵拌种或以克霉灵、福美双及敌克松为拌种剂,效果很好。
c)清除病苗:锄地时,除去病苗,切断初侵染来源。
d)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施64%噁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烯酰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800倍液,或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d~10d再喷雾1次,连喷2次~3次。
主要为害大豆茎、豆荚、叶片、叶柄等。大豆炭疽病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病。茎部染病,茎上出现不规则褐色病斑。豆荚染病,小黑点病斑呈轮纹状排列,病荚发育不正常。叶片染病,叶边缘深褐色,内部浅褐色。叶柄染病,病斑褐色,呈不规则形。
a)选用抗病品种或无病种子。
b)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c)拌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拌后闷几小时。
d)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500倍液喷雾防治。
灰霉病主要为害大豆叶片,病斑呈褐色,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边缘褐色,中部灰色或灰褐色,直径1mm~5mm,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密生灰色霉层。病斑严重时,叶片病斑合并,使叶片干枯。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667m2,或40%多菌灵胶悬剂100g/667m2,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80g~100g/667m2,晴天上午6:00~10:00时,下午15:00~19:00时施药,喷后遇雨,要重喷。
主要发生在大豆根部,幼苗或成株均会染病。初期茎基部或胚根表皮出现淡红褐色不规则的小斑,后变红褐色凹陷坏死斑,绕根茎扩展致根,皮枯死,受害株,根系不发达,根瘤少、地上部矮小、瘦弱,叶色淡绿,分枝、结荚明显减少。
a)选用抗病、包衣的种子,用35.6%阿维·多·福悬浮种衣剂包衣,药种比1:80~100。
b)上茬收获后,及时清除田中的病株及杂草,以减少菌源。
c)大豆生长期间,要及时去除病枝、病叶、病株,并将其带出田外烧毁。
d)药物防治:发病初期,选择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1000倍液,或10%混合氨基酸铜水剂300倍液喷雾防治。
主要为害大豆幼苗的主根与茎基部,受害部位,病斑呈现红褐色凹陷状。病斑严重时,植株矮小,生育迟缓。
a)选用抗病品种。
b)与其它禾本科作物实行轮作。
c)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每隔7d~10d喷施一次,连喷2次~3次。
主要为害大豆的叶、豆荚。叶片染病,病斑呈暗褐色,不规则形,严重时,小病斑愈合成大病斑,致整个叶片脱落。豆荚染病,产生不规则的棕褐色病斑。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700倍~8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每隔7d喷施一次,连喷2次~3次。
主要为害大豆叶与豆荚。叶片染病,病斑呈褐色,直径5mm~10mm,不规则形且有同心轮纹,病斑上生有黑色霉层。豆荚染病,产生不规则的棕褐色病斑,也有黑色霉层。
a)大豆收获后,发现病株要及时清除、烧毁。
b)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400倍液,或45%多抗·噻啉酮可湿性粉1000倍液,每隔7d~10d喷施一次,连喷2次~3次。
主要为害大豆叶片、根、茎。叶片染病,由下向上逐渐由黄变成黄褐色,根、茎受害,维管束变为褐色,病株茎部还会有桔红色胶状物出现。
a)选用抗病品种。
b)与其它禾本科作物实行轮作。
c)发病初期,每667m2大豆田喷施3%春雷霉素可湿性粉20g,或喷施20%噻唑酮悬浮剂20g。
大豆孢囊线虫主要为害大豆根部,苗期感病,子叶和真叶变黄,发育迟缓;成株感病,地上部矮化和黄萎,病株根系不发达,侧根显著减少,细根增多,根瘤稀少。结荚少或不结荚,严重者全株枯死。
a)加强植物检疫,杜绝远距离传播。
b)药剂防治:35.6%阿维·多·福悬浮种衣剂包衣,药种比1:80~100,或50%辛硫磷500倍液灌根。
主要吸食大豆嫩枝叶的汁液,受害植株幼叶卷缩,根系发育不良,生长停滞,结果枝和结荚数减少,产量降低。
a)农业防治:及时铲除田边、沟边、塘边杂草,以减少越冬虫源。
b)利用银灰色膜避蚜。
c)利用蚜虫对黄色的趋性,采用黄板诱杀。
d)生物防治:利用瓢虫、草蛉、食蚜蝇、小花蝽等天敌控制蚜虫。
e)药物防治:当有蚜株率达10%,或平均每株有虫3头~5头,即可喷雾防治。选用1%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或2.5%鱼藤酮乳油500倍~600倍液,或1%苦参碱2号可溶性液剂1200倍液,或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乳油3000倍液。每次需要轮换使用药剂品种。
主要为害大豆豆荚。食心虫幼虫在大豆荚内啃食豆粒,造成大豆破瓣,从而严重影响了大豆的质量和产量。
a)选用抗虫品种。
b)合理轮作,避免连作。
c)增施有机肥料,合理配方施肥,提高大豆抗病虫能力。
d)药剂防治,在成虫盛发期,用80%敌敌畏乳油进行熏蒸防治。把高粱秸(或玉米秸等)截成约50cm长,一端用木棒砸裂,另一端保持原状,将砸裂的一端蘸80%敌敌畏乳油,做成药棒,然后插入豆田中,药棒与药棒要错开。或用80%敌敌畏乳油0.5kg,或菊酯类药剂,浸泡50kg去皮的玉米茎秆,傍晚均匀撒在l hm2豆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