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群 ,游国斌
(1.宁德师范学院,福建 宁德 352100;2.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2)
社会资本是在社会性相互作用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促成人们形成社会性活动去传达价值的资源。关于社会资本的内涵的表述有很多种。布尔迪厄认为,“社会资本从一种自然关系中生长出来,而在程度上要远远超过作为资本对象的个人所拥有的资本”[1](P202-203)。林南(2005)认为社会资本是从社会网络中动员了的社会资源[2]。而以张其仔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社会关系网络”,是为“网络说”[3](P64-66)。福山则认为社会资本本质就是信任,这种信任有助于“促进人们在群体和组织中为共同目标而团结合作”,所以称为“规范说”[4]。此外,还有从社会资本带来便利和好处的角度的论述,是为“功能说”,以及涉及社会主体摄取资源能力的“能力说”等。
关于社会资本内涵的描述有很多种,但这些描述的内容包含三个基本方面:信任、组织和网络。普特南认为信任是社会资本中关键的组成部分,互惠规范、公民参与网络能够提升一个社会的信任水平,这样的社会资本使得遵守规范的公民共同体能够解决他们的集体行动问题[5](P116-117)。Knack 和Keefer 的实证研究证明,信任度每提高12 个百分点,年收入增长近1 个百分点[6](P1251-1287)。国内也有类似的文献,张维迎和柯荣住的研究结果表明,信任度的不同是影响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7]。
中宏观层面上关于社会资本的组织和网络特征的研究也非常丰富,主要关注社会资本对于企业组织的发展以及区域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社会资本既包括正式的制度安排,也包括非正式的社会关系,在改进生产、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中引起广泛关注,涉及的内容包括社区垃圾的处理、可持续的农业技术扩散问题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一方面是关注绿色技术的采用,减少和消除对环境资源毁灭性的消耗,对已经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治理恢复;另一方面是从思想上树立环境管理、生态保护的朴素意识。美国学者Rogers(1995)关于爱荷华州杂交水稻玉米扩散的案例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对技术扩散有重要的作用[8](P5-33)。
相对于城市或者大中型乡镇规范的制度安排,非正式的社会关系在农村及小城镇的存在非常普遍。Boahene 等人以更高效率的加纳杂交可可的采用为例子,研究了社会资本在农业技术扩散中的作用机制[9](P167-184)。通过构建包括信息和成本、大农场等因素的启发式模型,Boahene 等人的研究肯定了社会网络在技术扩散中的正效应假设,“经验证据表明在采用杂交可可的过程中,小型农户通过社会网络获取支持的可能性比大型农户利用农场优势获取支持的可能性来得大”。Bebbington 等人的文章表明,社会网络在促进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地区农业社区可持续性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些拥有更高合作度的农业社区更愿意采取环境保护的技术,从而有利于可持续资源的再生和培育[10]。宋言其认为,社会资本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打破了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囚徒困境”,促使人们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则,解决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利益冲突以及抵御外来污染转嫁[11]。
为了考察以海洋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沿海地区的环境治理状况,我们课题组以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下辖的村庄为样本进行了调研。这些村子分布在沿海区域,以远海捕捞作业及近海紫菜、海带养殖为主要生产性收入来源,并辅之以滩涂区域讨小海等获得小额的收入。
普特南教授在其著作《让民主运转起来》中提出,社会资本是人类集体行动困境的解决之道。以信任、互惠规范和社会网络为内容的社会资本,构成某个社会或者组织的特征,从而反映出社会或组织的运行模式。在一个存在大量的社会资本或者繁杂的社会网络的地方,人们更容易选择合作而不是对抗,因为合作能使人们分享社会资本带来的好处,而对抗付出的代价极大。
沿海岸带的村庄的社会特征有其独特性。在宁德市周边的海岸带村庄,普遍存在民间融资形式,当地人称之为“会”。这和普特南的文章中提到的“轮流信用制度”非常类似。“会”是一种民间储蓄组织,同时具有投资的功能,一般30~60 个村民形成一个会,每个会员每个月缴纳一定金额的费用,通过竞标,每个月有一个会员可以使用这笔钱,直到所有会员都使用过这笔钱。人们获得这笔资金的使用权的时候并没有提供实质上的抵押品,而完全是基于村民之间的相互信任。在这种以相互信任和互惠规范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中,那些需要获得生产或者技术更新的会员可以优先获得大笔资金,从而不耽误生产。如果资金还是不足,村民们还可以以借贷的形式获得,而那些在这种轮流信用制度中表现好的村民更容易找到担保并借到资金。“会”除了是一种融资的方式,还是村民们集会和交流的机会和平台,通过每个月的标会,大家能够大概了解其他会员的资金情况、生产情况。而关于技术更新、作业海域的信息也被交换和讨论。一般而言,一个家庭对这种“会”的参与度越高,其社会资本的量就越大,获得的资金帮助和信息就越多。
社会网络的形成可以帮助人们在资本融通和技术扩散的信息方面获利。但是,也存在负面的作用,那些很少或者不能获得会员资格的村民在进行资金积累等方面处于劣势,在某种程度上被边缘化了。另外,信任和声誉的积累,实际上,也存在路径依赖的问题。在市场经济还不发达的时候,正规金融还未渗透到农村,这种民间融资和民间借贷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正规金融大量普及的时候,对于以邮政储蓄银行为首的一些小额信贷项目却并不为人们所考虑,甚至对于国家一些专门的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的接受也需要很长的时间。然而,民间资金毕竟有限,对于那些需要大量资金和更广大范围的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和产业而言,民间资金难以承担。
社会资本的积累,把人们嵌入到一种信任、规范的关系网络中,社会资本形成了一种强制性的约定和规范,人们相互信任,因而更容易形成合作,人们因为规范的约束而做出理性的选择。海洋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常常也会陷入“公地的悲哀”。然而,社会资本运作中的声誉机制可以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中的集体的理性合作。在一个村子里,海上生产比较固定的参与者、每个参与者行为决策很容易被其他人观察到。因此,从谋求长远利益的角度来看,大家更容易采取长期合作动态博弈,而不是非合作。在社会资本的参与活动中,违规的成本是极高的,损失不仅是物质的,还涉及道德和精神层面。那些破坏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的行为实际上很容易被发现,往往也面临很大的违约成本,而随之而来的惩罚将是致命性的。因此,良好的社会资本,使得违背传统规则的代价极高,从而可以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中的“被动式”的协同合作,消除个人理性产生集体不理性的“囚徒困境”。长此以往,逐渐形成了非官方的默许的制度化,这种隐形的制度在海域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约束违规行为,促进协调合作。
海洋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存在“公地的悲哀”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的运作,使得海洋环境不断恶化,海洋资源面临枯竭的问题。关注海洋产业发展,尤其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宁德地区海岸带资源利用和海洋产业发展有合作很少、资金不足、可持续意识薄弱三个特点。
沿海居民很多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远海捕捞或养殖海带、紫菜的。以家庭为单位,往往是大家长制,往往是某一个人直接决策,而决策者本身的能力和眼界将对生产中的很多问题产生决定作用。依靠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也排斥了血缘关系以外的联系。因此,在这些村子里经常表现出来的是家庭中父子、兄弟共同拥有船只在某一片海域经济捕捞,或者共同出资购买技术设备,或者进行养殖生产。
资本是生产的一个重要要素,尤其是在海洋产业中,资金的不充足使得很多生产者无法及时进行技术的更新,甚至很多的绿色集约化的技术也不被采用。生产设备和生产方式不改进,人们依旧停留在原来的生产水平上,而海洋中渔业资源的减少以及不断破坏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减少人们的收入。
海洋产业特别是远海捕捞行业工作艰辛,风险极大,往往需要很好的体格,特别是采用的设备比较低端的话。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沿海岸带的村民中,“80 后”已经很少从事远洋捕捞,从事海洋生产的父辈们从心里希望他们的子孙不要再从事海上工作。人们很少甚至完全不会去考虑海洋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更不会有动力去改进生产的技术,采用友好型的技术,减少养殖污染等。沿海滩涂资源虽然丰富,但是过度使用也会加快肥力的流失,使得这种沿海岸带独一无二的资源加速耗竭,直至消失。
海西经济发展的号角已吹响。研究三都澳海岸带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探寻一种欠发达地区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中,社会网络为可持续技术更新和合作提供融资和信息的便利,社会资本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中的集体的理性合作。社会资本作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一种补充,在对社区和农村的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政府在对资源进行保护式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那些发挥积极效应的社会资本的积累,而削减那些消极效应的社会资本。
小农经济的局限性,使得这些典型渔村的社会资本呈现基本一致的特点,并且所发挥的作用也非常有限。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沿海乡镇的民众也逐渐在改变着观念,从某种程度上正在摧毁着那些传统的社会习惯和信仰。在此情况下,我们既要考虑如何有效地运用好这些积极的社会资本,以保护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开发和生产,也要引导村民对社会资本的工具理性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发挥基于社会资本的村民治理的作用,结合政府的有效作为,实现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
通过建立各种社会资本中介或者协会,鼓励村民广泛参与,培育和积累社会资本。在各种中介或者协会中,可以引导形成积极的社会资本,强化村民对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的意识。另外,还可以通过这种平台,发布和交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绿色新技术信息和政府支持发展政策。构建有效的平台和环境,发挥基于社会资本的村民治理的作用,结合政府的有效作为,协调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1][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张其仔.社会资本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4][美]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5][美]普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6]Knack,Stephen and Philip Keefer.Does Social Capital Have an Economic Payoff A Cross-Country Investigation[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7(4).
[7]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数据调查[J].经济研究,2002(10).
[8]Rogers E M.Diffusion of innovation[M].4thed.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5.
[9]Boahene,K.,Snijders T.A.B and Folmer H.An Integrated Socioeconomic Analysis of Innovation Adoption:The Case of Hybrid Cocoa in Ghana[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1999(2).
[10]Bebbington,A.Social Capital and Rural Intensification:Local Organizations and Islands of Sustainability in the Rural Andes[J].The Geographic Journal,1997(2).
[11]宋言其.社会资本与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