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丽
(吉林省大安市大岗子镇中心校)
让孩子爱上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潘春丽
(吉林省大安市大岗子镇中心校)
语文课程标准中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纳入语文课程的基础理念中”,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突破,在语文课堂中有效地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是目前语文教学的必经之路,也是学生进一步发展乃至终身发展的需要。在这个前提下,教师要改变教的方式方法,同时也要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是整个小学的起步阶段,从孩子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小学低年级孩子逐渐培养他们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及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自主学习习惯是在自学实践中养成的,刚入小学的低年级学生不知道什么是预习,更不会预习,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帮孩子设定一些简单的容易达到的预习目标,这样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尝到一点成功的喜悦,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对孩子的自学成果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又会让他们收获一点成功的喜悦。当孩子一点一点地适应了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后,我们再帮孩子制定一些稍难的自学目标,这样在阶梯式预习自学目标的引导下,孩子不断从中收获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也一点一点地培养着孩子的自学习惯,这也为课堂中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奠定了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随波逐流的基础。让孩子自主学习,重要的是让孩子品尝成功的喜悦。这比任何命令都好,尽量鼓励、表扬,少批评,让孩子的自信心亮出来。
孩子始终是孩子,与其让他们枯燥地学习,还不如让他们学会学习,只有让孩子能够掌握自主合作学习,他们才是课堂上真正快乐的主体。课程改革让语文教材更具有时代性及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又兼具形式美,丰富多样,让教师和学生都有了更多可以发挥的空间,针对小学语文教材的这一特点,以及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如,小学一年级语文的主要任务是识字,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大胆地尝试放手让孩子在小组里自主确立识字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的方式完成互学。小组间还可以比一比哪组的识字方法多,识字方法妙,教师在巡回指导时可以引导孩子们创编顺口溜、小儿歌等方法来识记生字,这样也锻炼了孩子的听说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会到成功与快乐,教师适时的肯定与鼓励让孩子懂得在学习上取得的成功是与同伴的付出分不开的,成功的喜悦与人分享时自己也是快乐的,从而使孩子生出对这种学习方式的喜爱之情。当这样的体验积累得多了,孩子就不会排斥合作学习。另外,小学一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针对这一年龄特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了语文课堂的灵活性和趣味性。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脑子去想,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自己亲身去体验,用心灵去感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学习。
探究式学习具有问题性强、实践性强、参与性强和开放性强的特点。经历探究的过程让孩子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实际上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质疑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探究式学习不能拘束在固定的框架之内,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探究学习中收获学习的快乐。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以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这是儿童创造个性的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合作小组探究活动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质疑能力。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先创设情境带学生走入文本,与小蝌蚪一起找妈妈,体会小蝌蚪找妈妈时表现出来的活泼可爱,找妈妈时的情感变化,那么如何用语言来表现呢?这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探究怎样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人物的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组内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读,通过尝试读,同伴之间提出修改意见,再读的模式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语言的魅力。通过学生角色扮演的方式小组探究来启发学生想象,练习表达。如,老师说:“小蝌蚪见到了妈妈可真高兴呀!他们和妈妈有说不完的话。他们见到了妈妈会说写什么呢?”引导学生大胆探究,说出心中所想。探究学习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在低年级课堂教学的设置上应体现一个“活”字,只有探究的方式变活了,学生在灵活的学习方式中获得内心愉快的体验,孩子们才能喜欢这种学习方式。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作为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还要在不断地实践中努力寻找让学生以学习为乐趣的方式方法。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教育革新日新月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是现在我们要探索的课题,在这个课题中我们更要寻求一种可以让孩子爱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