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水荣
(江西省德兴市李宅乡中学)
“疑”是探索问题的动机,“问”是探索知识的过程,学习过程中只有通过“疑”和“问”才能完善认知过程。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摆脱传统的死记硬背和抽象理论说教,要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方案,启发学生生疑,然后在疑的驱动下,去主动探索和认知。鉴于此,笔者联系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对如何通过由“疑”到“问”,完善语文认知进行分析与讨论。
“学贵有疑”,“疑”是让学生主动探索,是学生的原始驱动。初中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就是诱导生“疑”的物质基础。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整合教学内容,然后抓住关键知识点诱导学生生“疑”,引导他们学习、讨论和探究,如此方能充分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探索潜能。
比如,在教学魏巍的《我的老师》时,许多学生一看这样的题目太大众化了,从心理上就没有探索欲望。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抓住本文的教学重点进行如下引导:想必同学们对这样的作文题目并不陌生,但是我们为什么总写不好呢?作者抓住了哪几个实例来写我的老师呢?
这样启发能有效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反思自己,进而根据自己的知识漏洞进行弥补性学习和探究,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顺着疑问进行探索,但是毕竟会有许多新的知识节点,他们一时不能有效解决,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要敢于发问。只有发问,才能开启互动模式,才能让知识点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水落石出,才能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情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承接上例,我根据教学重点鼓励学生发问:大家通读课文,讨论一下作者是通过哪几件事写蔡老师的,蔡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和看法?学生通过仔细阅读和探究讨论,以小组的形式相互提出问题,对于不能达成一致的问题要敢于请假老师。只有让学生敢问,才能有效弥补知识漏洞,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
总之,由“疑”到“问”是学生体验知识生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我们只有结合教学内容,并参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问题,驱动探究,就一定能收到积极主动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