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

2015-08-15 00:53:41吴秦华
新课程 2015年13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课文语文

吴秦华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东桥中心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

吴秦华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东桥中心小学)

语文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在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采取读与写相结合的教学策略能够非常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重点谈一谈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

阅读与写作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密不可分的两个重要部分,而将这两个部分的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将会对学生整体语文能力的提升起着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又是阅读最好的检验,对于这点教师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读和写结合起来,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夯实学生语文基础,提高学生读写基本能力

对于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以学生扎实的语文基础为基本前提,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保证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提高,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学生的语文基础进行夯实,要做到“积跬步致千里,积小流成江海”,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的循序渐进,让学生能够站在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之上进行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阅读和写作的积极性

对于任何学科的教学,学生的兴趣都至关重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的限制,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在阅读和写作的结合训练中更是如此,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阅读和写作兴趣的激发,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阅读所带给他们的无限惊喜。教师也要为学生选取趣味性较高的阅读材料,或者是选择学生普遍比较感兴趣的文章,在学生阅读之后鼓励学生写作读后感,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让学生将阅读和写作由兴趣变为习惯,从而形成学习语文的持久动力,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读与写水平的提高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读写结合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花费心思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这一方面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地集中到课堂上来,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另外,也由于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的阅读方法和阅读内容变得丰富,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来了解阅读材料之中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且通过与写作的相结合,这样可以让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掌握更加纯熟,并不断地在阅读的过程中加入自身的理解,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读与写的有效结合,让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并且充分地发挥两种能力的相互促进作用,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带动写作能力的提高,让学生由“阅读兴趣”变为“阅读习惯”,由“被动的写作”变为“主动的表达”,为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提供最为持久的内在保障。

·编辑 鲁翠红

小组合作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丁晓霞

(浙江省义乌市前洪小学)

古代伟人孔子曾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在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切磋、交流,就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开展一种群体式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结能力,促使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获得提高,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便进入了视野。

小组合作模式;小学语文;课前预习;识字教学;表演活动

小组合作模式,指的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因素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所以,广大语文教师应当对此模式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应用于语文教学实际中。下面,笔者就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对小组合作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做一番剖析和研究。

一、在课前预习时进行合作,调动学生的预习主动性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说明,无论做什么事,事先都要有充分的准备。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预习这一环节,因为它影响着一节课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着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但是,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自觉性差,他们意识不到预习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或者即使我们为他们布置了预习学习任务,他们也没有预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所以,这时我们就可运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即在预习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如此,便能调动学生的预习主动性,并获得良好的预习效果。

比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中《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时,在课前,我将班里学生分为每4人一组,然后要求他们通过阅读课本和利用网络技术等方式,查阅和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如黄河的历史变迁、流域概况、水文特征、开发智力、水系构成等,并搜集相关的图片,有兴趣的小组还可将搜集到的资料以PPT课件形式进行归纳、整理,课堂上,到讲台上对制作的课件进行展示和讲解。这样,我通过在课前预习时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预习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使学生对黄河知识有了初步理解和认识,在具体学习这篇课文时,他们也就能真正做到入情入境,并从中受到启发,树立起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在识字教学中进行合作,提高课堂活动的教学效率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而言,识字关乎他们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是他们从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基础。那么,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呢?我认为,我们就可引入小组合作这一教学模式,这样就能告别以往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的识字教学方式,我们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有利于提高课堂活动的教学效益。

比如,我们在将班里学生进行了分组之后,可以为学生出一些字谜,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对字谜进行猜测,猜得越快且越准确的小组为最终胜利的一组,这样,在猜字谜的过程中,各个小组的组员就会团结合作,努力开动脑筋,调动了他们猜字、记字的热情。又比如,在学习了某篇课文之后,如《柳树醒了》,我们就可将这篇课文中需要学生记忆的生字,如醒、雷、说、朋、春、高、友、话等,制作成花朵形状的卡片,然后开展“我说你猜”“看谁送信快”等游戏,如此,便营造了一种欢快、愉悦的识字氛围,学生的识字热情极度高涨,能够大大提高识字活动的教学效益。

三、在表演活动中进行合作,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有着活泼好动的性格,且善于表演和模仿。而且,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所以,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教授这些课文时,就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对课文中的情节用演一演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我们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知和理解,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中《晏子使楚》这篇文言文时,在学生对本篇课文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我就让各个小组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本篇课文编排成小型短剧,并要求各个小组轮流将这一短剧在课堂上表演出来,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立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致,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兴趣,每个小组都迅速投入到了对短剧的编排和演练中。这样,我就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体验到了无穷的欢乐和乐趣。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模式,无论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掌握,还是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掌握各种将这一模式应用到教学实际中的方法和策略,并依据具体课文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合理选择,从而使语文教学效果在学生愉快的合作学习中得到最大幅度的提升!

[1]王燕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郑云凤.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课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4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2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5期)2014-02-28 21:59:58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