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姝雯
(陕西省西安中学)
语法翻译法是“用母语翻译教授外语书面语的一种传统外语教学法,即用语法讲解加翻译练习的方式来教学外语的方法”。语法翻译法又称传统法、古典法、旧式法(Old Method)、阅读法、普鲁士法(the Prussian Method)等。
可在当今的外语教学领域中,似乎对此批评的声音居多。我想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点:(1)这种教学手段似乎过多地重视英文的形式而非英文的实用功能,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听说能力不够强,也就是哑巴英语形成的根源。(2)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学生的学习缺乏趣味性,这样就使英文的学习变成一种苦修似的折磨,而非乐趣。
然而,我们必须清楚,一种教学方法能够成为体系,并且被运用长达几个世纪之久,它一定是有其优势的,在语法翻译法这种教学手段中,我觉得它的优势主要是以下几点。
1.从语言规则的运用角度讲,语法翻译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强调并使学生熟练运用语言规则。华东师大邹为成老师在教育语言学的导论中讲过一点,说对于10 岁以下的孩子,听说是最重要的,对于16 岁以下的孩子,不要跟他们灌输很多英文形式的规则。而高中生,应该已经过了避谈英文形式的阶段。他们应该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认知能力来应对繁琐的语法规则。学英文,如果忽略语法会怎么样呢?不是native speaker 的我们,不可能对譬如单三、过去时态动词变位这些东西拥有充分的敏锐度。那么适当记忆并且重复操练语法规则,不是一件无法理解的事情。而且学习的本身,从心理学角度讲是一个强化的过程。要学好语言,经常使用它是很重要的,那么课堂上的这些训练都是学生使用语言的过程,也许稍微有些机械,可是却是相当好的强化手段。我们哪个人学语言不是这样过来的呢?难道native speaker 学语言从来没有进行造句练习过么?翻译这种手段,连接了母语以及外语,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我觉得是相当好的手段。
2.从阅读语篇的角度讲,语法翻译法能够给学生最大量的输入。语法翻译法是为培养阅读能力服务的教学法,其教学过程是先分析语法,然后把外语译成本族语,主张两种语言机械对比和逐词逐句直译,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语法翻译法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语法知识的传授。
这两个优势写完,我意识到语法翻译法是一种很适应高考的教学方法,重视语言规则,重视语篇的阅读能力,忽略听说技能和语言的交际功能。我想,除非是高考发生重大变革,否则的话,英语课堂仍会在一片骂声中继续沿用这种古典却有效的教学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