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昕江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逸景第一小学)
田径投掷类项目主要包括铅球、铁饼、标枪和链球等,基本都是非周期性运动,要求学生有较大的力量和较好的爆发力,由于投掷运动在练习时强度较大,在投掷类项目的教学中运动损伤事故时有发生,损伤的部位各不相同,这不仅直接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与体育教育的宗旨相悖。
检索查阅有关投掷类教学的相关专著图书、期刊论文等文献资料,研究所需资料主要通过广州大学图书馆藏馆图书以及电子资源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平台、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借阅和检索下载获得,另外,充分利用Internet 网络资源。
根据调查研究的内容任务,以广州大学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制定调查问卷。调查自2012 年3 月至2012 年4 月,共发放350 份问卷,回收313 份,回收率为89.4%;其中有效问卷300 份,有效率为85.7%;其中在教学中受过伤的有107 人。
以广州大学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广州大学城大一、大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300 名。
(1)投掷类项目教学易损伤部位的分布:铅球项目教学易损伤部位的分布、标枪项目教学易损伤部位的分布、铁饼项目教学易损伤部位的分布、损伤的性质。
(2)投掷类项目教学运动损伤的成因:课堂教学组织问题、学生接受技术中出现问题、场地器材运用中存在问题、学生在练习时的态度。
(3)投掷类项目教学损伤的处理。
(4)预防投掷类项目教学损伤的措施。
(5)结论与建议。
参与投掷教学时有过损伤的人数统计(300 人)。
在调查的300 人中,有107 人在参与投掷教学时有过损伤,占35.7%;没有损伤过的有144 人,占48%;有49 人表示不清楚。在投掷中不同程度的损伤人数所占比例还是很高,在教学中应当找出原因,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减小受伤人数。
损伤部位的性质情况统计(134 起)。
投掷类项目教学易受伤的性质主要扭伤、拉伤以及拉伤复发,占调查受伤性质的94.1%;除踝关节和髋关节外,其他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投掷类项目需要完成在器械出手前,先通过助跑、旋转式滑步的形式进行启动和获得一个预先的速度和初始动量,为最后用力动作对器械的进一步施力和加速,打下良好基础和创造有利条件,它是最后用力动作的前提。在技术要求上,共同遵循着向投掷方向逐渐加速,保持动作连贯性的原则,中间任何技术环节,都不得停顿,从而获得尽可能大的末端速度和最大的器械出手初速度。共同遵循着在起动后,在获得预先速度和初始动量的基础上,通过最后用力动作,使器械获得进一步加速度。所有投掷项目,都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鞭打动作和自下而上的动量传递过程,在最后用力动作过程中充分地体现出来。投掷项目的最后用力过程和发力顺序也是相同的蹬、挺、转、抬、投、打,都要求在器械出手前,造成正确而适当的超越器械的姿势,借以加大有效用力的工作距离。在完成这些复杂的动作时对身体各部位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学生对授课教师在课堂中指导、提醒对减少损伤率的发生重要性统计(300 人)。
有83%广州大学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认为教师在组织学生练习时的指导和提醒非常重要,只有9%的学生认为教师在组织学生练习时的指导和提醒不重要,可以看出学生在投掷类项目练习时需要教师的指导和提醒,因此,在投掷类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醒学生在练习中的注意事项。
学生对预防损伤的措施统计(300 人)。
在对广州大学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预防投掷类项目的损伤的调查中发现,有30.3%的人认为规范技术动作能减少投掷类项目的损伤,有23%的人认为集中注意力按教师要求操作能减少投掷类项目的损伤,有21%的人认为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减少投掷类项目的损伤,有23%的人认为加强薄弱环节的锻炼减少投掷类项目的损伤。可以看出学生在参加练习时对预防损伤比较重视,在课堂中,教师应不断强调和提醒学生的安全问题,同时学生在练习时教师应该有序地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指导学生的技术动作。
(1)广州大学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参与投掷类项目教学中受伤部位87.8%集中在腰背部、膝关节、肩颈部、肘关节以及手指手腕等部位。
(2)造成学生损伤的主要因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不正确、不按要求练习、场地设施、意力不集中,这些因素占调查人数107 的86%。
(3)广州大学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参与投掷类项目教学中受伤的性质94.1%是扭伤、拉伤以及拉伤复发。
(4)广州大学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参与投掷类项目教学中在受伤后69.1%进行了处理。
(5)有83%的人认为教师在课堂中的指导与提醒重要。
(6)广州大学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认为做充分的准备活动、规范技术动作、集中注意力按教师要求操作、加强薄弱环节的锻炼能够减少在参加投掷类项目教学的损伤。
[1]张国强,孟明亮.山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44).
[2]孙庆杰.田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2-114.
[3[张凤俊.浅谈运动损伤的预防[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6):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