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偲佳
(河北省唐山市康各庄小学)
新课程评价与传统评价的比较研究
李偲佳
(河北省唐山市康各庄小学)
从实际入手,对新课程评价与传统评价的区别进行比较,了解传统评价与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特点的差异是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前提。
素质教育;新课程评价;传统评价;改革目的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根据实际教学经验,通过对新课程评价与传统评价的区别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了解新课程改革理念,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一)评价主体单一,被评价者被排斥在评价活动之外,只能被动接受评价结果
(二)对学生发展的内涵认识片面
(三)对评价功能的认识产生错位
(四)对定量评价方法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也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双重进步的作用。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学”,这种视角的改变给现行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冲击与活力。新课程评价与传统评价区别具体表现为:
(一)评价主体
新课程评价主要体现在评价主体的积极参与性,传统评价过于单一,评价主体是教师自始至终掌握着主动权。
(二)评价内容
新课程评价是建立在平等的、民主的、互动式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更加重视,不再是传统的学业化评价方式。
(三)评价标准
新课程评价是以能力水平为中心的发展性、激励性、开放式、多样化、过程性的评价,与其相比,传统评价只追求学生考试的高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呈现出高分低能的现象。
(四)评价方式
新课程评价是各种评价方法的结合体,采用了三维教学评价方式——以教学为原点,从原点分别射出相互垂直的三条射线:教师、学生、评价者。
(五)评价过程
新课程评价更加多元化,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单一化,更加体现出民主化与个性化的特点。
(六)评价目的
新课程评价是通过教学事实的描述,进行全方位的教学价值判断,判断出每节课的知识价值、智力价值和教育价值。传统教学评价缺乏评价意识、评价理论和科学的评价方法,最主要的是缺乏教学评价的本质属性,即对教学活动的价值性判断。
(七)评价者和评价对象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评价是综合性的评价。而传统的评价对象重点是教师,其次是学生和教学过程。
(一)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所以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为:
1.新课程评价要充分注重被评价者的主体性,尽最大可能地提高被评价者的积极参与性。
2.新课程评价应该本着对被评价者理解的原则,而不是对被评价者进行一味的控制,评价需要充满人文关怀。
3.新课程评价强调将日常课程评价与选拔性的考试评价区分开,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本体性功能。
4.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新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要多给学生鼓励性评价,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5.新课程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评价内容需要多元化。
6.新课程评价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标准的差异性。
(二)新课程评价改革的目标
在新课改背景下,应试教育开始转变为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
1.课程改革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更加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完成新课程教育教学目标。
2.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要加强扩大学生的视野,使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象,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关于新课程中课堂纪律的思考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交流的学习过程。教师既需要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不能对学生过于束缚,又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忽视课堂纪律。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把握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纪律呢?
新课程专家认为,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课堂纪律,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相反,教师管教严格,课堂气氛沉闷。所以课堂纪律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综上所述,新一轮课程的评价改革在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最突出的是体现了以人为本人为关怀,强调评价全面性,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同时课程改革呈现出个性化与多元化的发展,与以往课程改革相比有了大的变化。
在评价改革的指挥棒下,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从而发挥课改优势,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1]王建平.浅析基础教育中的学生评价问题[J].科学教育,2009(03).
[2]魏岭.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评价的探讨[J].青海教育,2008(Z1).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