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转型背景下的深度报道策略

2015-08-15 00:47武欣中
新闻传播 2015年2期
关键词:选题传统媒体媒介

武欣中

(中国青年报 北京 100702)

收购《华盛顿邮报》的美国亚马逊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曾说过:“传统媒体转型是一场没有地图的旅行。”这句话颇显悲观,尽管贝索斯是不折不扣的新闻爱好者,他推出电子阅读器Kindle,为记者的长篇报道提供出售服务并投资新闻网站,还通过收购在传媒业拥有了一个踏实的脚印。但传统媒体已经在全球新媒体的浪潮中被强推着走向生存或死亡的命题,即使有贝索斯之类的巨头试图为其探索转型的出路,仍举步维艰。

这并非是简单的阅读纸还是阅读液晶屏幕的问题,而传统媒体的转型当然也不可能是直接把纸上的内容搬到网站上。当受众选择了一种新的信息载体时,与这种载体相适应的新的阅读习惯将会形成。“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反过来,媒介的变化也会导致人们行动的变化,比起捧着报纸、书籍,或看电视、听广播,新媒体把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变为可以随时开关、可以立即发表意见、阅读成本极低的交互式传播,人们的目光停留时间更短暂,对信息的处理更随机,对单个信息的阅读黏性降低。在微信占据用户八成手机使用时间,自媒体大量出现、消亡、再出现,微博力量又渐渐消解的当前,传统媒体的转型真的变成了一场没有地图的旅行。但笔者认为,即使无法预知未来更新一代媒体将以怎样的形式冲击传统媒体,甚至彻底由屏代替纸,但精湛的内容始终是所有受众永恒的需求。如前文,没有地图也就没有固定的路径与绝对成功的范式,但在正视自身短板时,传统媒体并非毫无希望,而是应当把优势发挥到极致,同时实现与新媒体、新技术的融合。本文就以深度报道为例,探路一二。

选题:要回到新闻的本源上来,空前注重贴近性、重要性和时效性

内容从来都是王者——这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必须恪守的真理,是信息传播的本质。网络、客户端改变了受众的媒体接触习惯,但事实上,对于纸媒来说,这反倒形成了一种便利,即从前较难获得的受众反馈变得随时随地可得。

深度报道的选题一般不需要追求时效上的第一落点,而要追求在第二落点时,能落得深刻、丰富和权威,应该重新审视读者(用户)真正关心的是什么,愿意为怎样的优质内容买单,当一个消息在网路开始传播,通过评论、转载,媒体能立即获知受众对其关注度如何。网上点击量大、转发频率高的事件是深度报道需要优先采访的选题。

采编:深度是有速度的深度

过去,新闻事件发生后,记者花上一两周时间采访写作,再等待栏目的刊发时间,如果内容足够好,那么发出来依然非常有价值,但如今,记者可能还没到现场,新鲜热辣的第一手录音、视频就上网了。

快——这是以网络为依托的新媒体最具竞争力的武器。新闻网站、电子杂志、博客、微信、社交网络,均具有互动式的、非线式的、无限链接的传播方式,这一切让新闻报道速度有了革命性的突破,但同时也有破绽。比如,速度虽快但内容轻浅,报道及时却不够深入;再比如形式花哨,缺乏内涵;又或是,难挡假新闻缺乏公信力的伤害。此时,传统媒体深度报道便可抓住破绽,顺势占优,在搭建出新媒体的平台后,周刊、栏目的深度报道团队完全可以突破固有的发稿周期限制,在第一时间对稿件进行采写和刊发。因此,深度和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一种平衡,真正做到深度是有速度的深度,在强调深度的同时必须重视速度,这需要媒体建立和优化采编机制,以及为深度报道提供资源和搭建平台,比如编辑和记者之间建立良好、高效的沟通模式,特别是可以利用新媒体,随时随地确定和讨论选题,让采编人员对选题迅速达成共识。再比如,对于重大的深度报道选题,媒体应为记者提供快捷通道,第一时间以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到达现场,进行采访,当记者完成深度报道的操作之后,应有预留空间,使其得以用新媒体的方式快速刊发。

内容:寻求更具创新的、发散性的、有想象力的视角和表达方式

《南方都市报》深度部主任王莹在谈到当下深度报道需要面对的问题时表示,这需要在现有的甚至模式化的操作手法、视角、表现手法之外,寻求更具创新的、发散性的、有想象力的视角和表达方式。从形式上来说,深度报道在新媒体平台上可以彻底突破纸张版面的篇幅大小、版式围栏,以及改变过去“图+文”的简单构架,拥有更广阔的呈现空间和更多元的呈现方式,比如不再突出其中一样元素,如文字,而是插入图片,甚至声音和视频。这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多媒体各自发挥所长,既追求补充单一一种媒介的表现力不足,又能增加受众的阅读快感,还能使用超链接技术,添加相关报道、背景梳理、评论观点等,进行立体的、针对某个话题的全景呈现,弥补自身传播信息的单薄。

美国传播学者弗里登认为:“超媒介比传统媒介的令人激动的优点是经常可以得到音频、视频、图表和文本信息,而网页之间的链接,比如链接一个新闻的相关新闻和其他信息则是超链接最根本的优点。”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的趣味很难固定在一篇长长的文字中,这就要求深度报道探索一些新的呈现方式,如写作时不断抛出“金币”,吸引读者深入阅读;再比如,改变事实+观点的单一模式,在叙述中引入思考、问题和评论,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新模式,增强报道的张力和节奏感。

当然,媒体不可能一一罗列这些声音,但深度报道可以对各种观点进行分析、筛选、整合,并从中遴选,通过呈现对立、碰撞和交锋来形成较为主流的意见,引导受众提升认识水平并得出自己的结论。一旦这样的舆论场通过深度报道得以构建,那么也就意味着,一个数量可观、稳定而忠诚的受众群体正在形成。■

猜你喜欢
选题传统媒体媒介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书,最优雅的媒介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新形势下传统媒体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