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 飞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呼和浩特 010021)
近年来,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得到了迅速地发展,这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媒体主要以报纸、电视、广播和杂志为代表,新媒体的出现消解了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针对性、交互性更强、覆盖面更广,受众呈现出年轻化的特征。新媒体迅速地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优化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首先,新媒体的发展拓展了文化传播的平台和渠道组合的方式。人类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与之相匹配的媒体传播方式,最初的媒体传播方式呈现口语相传,人类依靠自身的声音、手势和姿势表达思想。当发展到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幻影成像技术不断发展,成功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传播的渠道。新媒体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媒体并没有就此消沉,相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营造出了许多全新的传播范式。在新旧媒体的参与和互动下,社会信息资源的流通更加高效,传播效果获得了有效的提升,文化形态得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加有效地到达目标人群。
第二,新媒体进一步拓展了社会互动的方式。在传统媒体中,社会互动会有一些局限性,是以身份识别为前提的,但是新媒体突破了这一限制。社会互动的模式变得更加直接,人们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更加自由更加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看法,不再会有以往种种的顾忌。这种互动更为直接,效率更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发言者的保护,可以不断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比如目前,微信朋友圈、QQ空间、微博等等都是人们抒发己见的重要阵地,发言的同时可以避开许多的顾忌,畅所欲言,文化传播的主体和客体可以在一定情境下发生地位方面的互换,技术、文化以及情感可以获得深度的契合。
第三,新媒体催生了许多新的文化形式。我们要正确看待新媒体技术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化的进步,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技术进步的同时引导着文化不断的发展和变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型的媒体形态和文化形式被相继催生出来,比如社交网站、微博、手机电视等等。每一种崭新的媒体形态的诞生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们对现有文化环境和社会状况的重新审视的结果。
第四,新媒体促进了多元文化交流的频率、深度和广度。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新兴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在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同时表现出极强的优越性。新媒体技术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便捷的操作性,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其几乎可以满足人们所有的信息和娱乐需求。在新媒体的参与下,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的频繁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媒体的受众范围进一步扩展,多元文化碰撞、交流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明显的扩展。人们借助新媒体可以更好地解读各种文化,新媒体也逐步发展成为了各种文化沟通的桥梁。
单独依靠新媒体促进文化传播力的提升,完全摒弃传统媒体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要想提升新媒体的影响力,关键还是在于把握好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要积极促进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介入,要利用好传统媒体积极发展新媒体。新媒体不断发展壮大走向成熟,其影响力就会获得自然而然地提升。
首先,促进传统媒体基础上的新媒体融合。虽然近年来新媒体发展神速,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新媒体尚且需要依赖传统媒体。因为新媒体的信息来源很大程度都是来自于传统媒体,而且目前也不具备采访、编辑、制作方面的独占权利。相对来说,传统媒体多年来在广大受众心目中树立了一定的权威性,并且拥有一批质素过硬的记者队伍。将传统媒体的采编人才、采编方法等等,与网络技术、数字技术、通信技术等新型技术相结合,必然会结出更加灿烂的果实。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媒体都不会被新媒体所替代,也不应该被完全替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通过合作的模式实现双赢的格局,是摆在新媒体面前的一条重要出路。
其次,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开发新型营销手段。新媒体崛起的同时重组了新的文化秩序,带动了许多相关行业的变革,比如互联网行业、数字电视行业、无线网络行业等等。近年来,移动媒体和网络媒体创造的利润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受到利益的驱动,不少传统媒体都积极开发自己的新媒体平台,目前,国内已有许多生动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合作取得累累硕果的案例。但是受曾经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营销融合这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必须要强化市场竞争意识,不断积累品牌价值,力求占领品牌高端市场,以期达到加强营销团队和渠道建设的目的,这也是新媒体时代应对挑战的不二法门。■
[1]张建国.试论新媒体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10)
[2]田小秋.新媒体与我国的跨文化传播[J].传媒.2013(04)
[3]乌琼芳.民族地区新闻媒体传播力提升的空间[J].新闻爱好者.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