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丽娟
(河北省廊坊市实验小学)
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是人类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较少,情感价值的体验也就少,同时又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因此,加强小学生的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有义务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掘其情感思维。
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是通过专家精心编制的,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非常相符。它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有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有社会的人情冷暖,对社会黑暗的批判,每每读到这些,都能够使人产生共鸣,随之产生情感的体验,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因此,教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通过给学生传授情感价值观,与学生达到交流,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达到传递情感价值观的目标,就必须创设一种情境,通过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想要传递的思想情感,引起共鸣。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将课文带领学生读一遍,了解全文主旨大意,就以为完成了教学目标,其实不然,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作者情感的表达和成功的传递,而且还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况且,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甚至会有一些偏差,如果教师不对课文进行深刻的剖析,会导致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情感价值观,进而指导学生做出错误的行为。因此,要想学生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理解接受,需要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例如,在学习《一定要争气》这篇文章时,要鼓励学生向生物学家童第周学习,学习他那种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在困难面前不被吓倒的精神,再结合现实生活中那些懦弱,不刻苦学习,不自觉的,害怕迎难而上的人,将他们与童第周进行对比,再联系学生自己,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努力改正,并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刻苦学习,为国争光。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一直都是一个人,父母又很忙,没多少时间陪孩子玩儿,这些孩子渴望与人交流,渴望和朋友们一起。因此,教师应该对自己的学生倾注更多的爱,从内心深处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首先,应该与学生加强交流,与学生成为好朋友,获得小朋友的信任,引导学生敞开心扉,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每个人的不同之处,从而对症下药,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其次,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尽量少批评,多表扬,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多鼓励,帮助他们更快地走出困境,更快地进步。最后,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的引导,多体验,在涉及道德体验时,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如多媒体教学、互动课堂、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自我挖掘、自我反思,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通过生动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对活动所要传达的情感价值观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例如,在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时,着重体现小女孩在寒冷的冬天的那种孤独无助,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当讲到小女孩每一次划亮火柴,会看到奶奶,会看到火鸡,会看到温暖的家时,帮助学生尽快地理解社会的残酷以及资本主义的残忍剥削制度。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表达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看法,最后总结从这个故事中应该学到什么,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材中的情感例子非常多,语文来源于生活,也能够回归到生活中,其中的故事都能够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到一起。要构建情感教育,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为,人与人的情感是相互感染的,教师通过传递一种美好的情感,小学生就会感受得到,达到情感价值观的发展。
例如,以《夹竹桃》这篇课文为例,夹竹桃的坚忍不拔的精神深深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教师接下来应以“它的坚强,它的持之以恒,它的默默无闻以及它那顽强的生命力,使我们想起了很多很多……”这句富含诗意的话为切入口,带领学生去思考夹竹桃的精神,让我们想起了社会上无数默默无闻的工作人员,有迎着朝阳美化环境的清洁工,风雨无阻的交警叔叔,寒暑无假期的守卫员……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知识与故事的同时,发现身边的美好,陶冶情操,培养语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得到真切的情感感受。
总之,小学语文中的情感价值观的教学,是人一生正确价值观的奠基,只有拥有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念,人们才会与人为善,处处为他人着想,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要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价值观的构建性教学,教师应当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其未来任重而道远。
王丽萍.让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得以升华[J].魅力中国,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