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博山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 商殿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概括得来的。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正确地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因此,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认为上好初中物理实验课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传统的物理教学只重视知识的教学,教师为了自己讲得清、讲得多,经常把自己的思维给学生套用,强加给学生,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思维能力得不到有序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处理已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和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必须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合理创设物理情境,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提取物理对象和物理模型的能力。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境,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在物理教学中,猜想往往是创新的萌芽和开始,也是一种科学的创举和发现。学生的猜想往往是有感而发,是建立在质疑的基础上的。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说明学生在思考、在参与、在学习。猜想是智力活动最具活力的方面,没有丰富的想象就没有创造。教学中,教师应着意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猜想和推断能力,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一个开阔而又有着丰富内涵的探究空间,拓宽学生的探究思路和思维视野。如教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这一点上,教师可以通过列举大量听到声音的事例,引导学生猜想声音传播的条件,然后用真空罩做实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
实验是学生获取物理等自然学科知识的最基本的渠道。实验能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符合认识规律的探究环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实验是发展学生能力,训练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加强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品质。教师应充分发挥实验的特有功效,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操作和感知体验中,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
教材中有许多探究实验,如果实验器材不足,可以想办法做替代实验。用看似不是正规实验器材的身边材料做实验,不仅可以弥补实验器材的不足,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另外有些实验可以按照科学探究的思路来进行操作,也就是除了动手操作是由教师或学生代表来做以外,其余的都可以按探究的思路让学生动脑,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上。使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并提出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能根据探究的目的和已有的条件制定合理的计划,选择合理的方法及所想要的器材;能正确地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归纳解释;有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的意识和团队精神。我们要通过实验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分析解决处理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他们毕业后即便不从事与物理有关的工作,也可以通过他们在学校学会的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数据并不等于实验结论,实验数据是客观事实的反应,而实验结论是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经科学分析得到的结果。引导学生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描述,并能对实验数据进行简单比较或进行因果推理,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或发现实验数据所蕴含的规律,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充分利用教材的科学探究内容,注意实验教学的探究成分,努力发挥实验教学探究的功能,才能有效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实现,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