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一中 陈小婧
高三数学课大部分是复习课,联系复习备考的实际,大量解题是回避不了的,面对一些学生一次次在同一个问题上跌倒,一次次在同一个“陷阱”失足,一次次在同一个岔路徘徊等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教师的反思。
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高中学生反思的意识不强,反思能力普遍偏低。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反思,从而增强学生对解题过程和结果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养成对学习过程经常进行反思的好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对学生的一生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1.反思审题。有时由于审题不明,概念不清,忽视隐含条件,命题意图理解不到位而造成同学在解题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审题这一环节主要反思的是:审题出现问题的关键原因是否找到?是否看错了条件,漏看了条件?条件的化归及分析是否到位?以后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该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2.反思解题。(1)反思解题方法的优与劣。有些题目的解题方法不只一种,做题追求答案的正确性只是起始的第一步,为了提高解题能力,分析解题方法的优与劣十分重要。如果老师讲的方法和自己解的不一样,就要对比反思解这道题哪种方法更优,从而防止使自己自我感觉良好。(2)反思解题思路是否清晰顺畅。解题思路要以清晰顺畅为标准,即使解答正确,也要反思解题思路是否清晰,是否顺畅。解答错误,更要反思是不是解题思路没寻求到,为何没寻到,以后该做哪些方面的努力等。有的学生解题思路清晰顺畅,解题正确;有的学生解题思路很模糊,处理题目懵懵懂懂。虽然解题,同样是正确,但后者一定要在老师的示范下,重视解题思路的回顾与梳理,概括解题思想,使解题途径清晰化,过程条理化。
3.反思知识的运用。
解题时运用到了哪些重要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有哪些是自己遗忘的,哪些是自己没掌握的?对于遗忘的知识点,自己是否已做好笔记?对于没有掌握好的知识点,准备如何突破?……这些都需要反思。
总之,作为一名高三数学教师,一定要重视反思教学,不仅自身要增强反思教学的意识并将其贯穿于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更要教会学生反思,让学生在反思中提升,在实践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