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泽全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教师职业素质是教育教学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对于体育教师而言,要掌握理论与实践知识,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多积累与更新专业知识,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例如,高校体育教师要经常进行培训与进修,多参与学术研讨或讲座,从而了解和掌握当前国内外体育教育教学的新思想和新动态。此外,在体育教学中要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利用体验、探究、互动、自主等多种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最后,体育教师要多观摩体育教育教学优质课,吸收和借鉴同行专家的教学经验,从而运用到自身教学中,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被轻视的现象非常严重,多数领导不重视、不关心、不支持高校体育工作,造成高校体育课程可有可无的现象。近年来,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文件,要求保证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加强对体育经费的投入,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体育工作,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遏制学生体质逐年下滑的趋势。国家政策的导向给高校体育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体育部门负责人和体育教师要向领导传达体育的重要地位,要将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与中国梦和教育梦紧密结合,要宣传体育“育人”的功效,从多种渠道吸引资金投入到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和改善中,以期促进高校体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已经满足不了当代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要,急需研制与开发新兴的体育锻炼项目。可借鉴国内985 或211 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也可借鉴国外知名学府的体育课程,引进受当代大学生喜欢与追捧的体育锻炼项目,例如:可开设美式橄榄球、高尔夫球、棒垒球等带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体育锻炼项目,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通过建立体育锻炼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会促进和增强自身的健康状况,缓解学习压力。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编制适合当地实情、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让学生通过特色体育课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高校应该组织和开展形式各样的文体活动,从而烘托高校体育文化的氛围。通过举办或承办体育赛事,树立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让学生了解该项运动的历史与文化,建立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高校可通过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秋季田径运动会、单项体育赛事等诸多活动,传承与发扬高校体育文化。此外,学校可组建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等方式广泛动员全校大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宣传健康的重要性,以各类体育赛事带动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让学生通过体育运动结交更多喜欢运动的同学,从而一同结伴投入到体育运动中来,感受体育运动带来的无限魅力。
高校体育设施陈旧,运动场地师生比例不均衡的现象是制约和影响高校体育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体育设施和场地作为保障,那么体育教学工作将很难开展。所以,各级各类高校的相关领导应高度重视体育设施的维护与改造工作,上级主管部门应该从资金、政策上支持高校体育场馆的改建或扩建工作,高校应该抓紧维修破损体育器材,引进和配置相关体育设施器材,从而改善或缓解体育教学场地器材紧张的尴尬局面。有条件的高校可新建综合性体育场馆,从而满足学生体育教学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需求。
面对当前学生体质逐年下滑的严峻形势,高校应该建立学生体质电子档案,根据学生期末考核成绩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指标来监督和评价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可根据学期和学年阶段性地反馈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加强学生薄弱项目或指标的练习,可采取大一至大四动态跟踪的方式让学生对自身体质健康状况有一定的了解。与此同时,应该针对大学生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让学生从营养摄取、伤病预防、运动方式等方面建立科学的行为习惯。此外,可聘请相关专家进行健康科普知识讲座,让大学生建立科学锻炼、科学健身的习惯,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为大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健康保障。
[1]李微.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技术,2009(10):20-21.
[2]刘卫东.从“阳光体育运动”的推行重审高校体育教学[J].中国西部科技,2008(22):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