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琴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在思考音乐课堂带给学生的是什么?一年的音乐鉴赏课学下来,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了吗?我们在教学中,介绍一部音乐作品,介绍作品背景、作曲家背景、所属流派、曲式结构等等,附加一大堆演奏视频。觉得这样就让学生了解了很多的知识。殊不知,这种教学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让学生自己去找也能了解个八九不离十。这些只是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辅助性东西,我们也可以称为导学。在高中音乐鉴赏中应该从音乐本身去探究,探究各种音乐要素在不同音乐作品中的不同表现。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常用的形式要素,如: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节奏、曲调、和声等。在高中阶段的音乐鉴赏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音乐欣赏的阶段。尽管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对音乐的感悟也不同,但这些要素属于音乐鉴赏的初级阶段。高中音乐鉴赏应该从更深层次如节奏、旋律、和声、曲式等方面去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感悟。
在给学生讲音乐要素的时候,提到节奏,我是这样给学生介绍的:在拍号、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我分别打了两小节节奏型,第一种,四拍子,用切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组合;第二种,简单的四分音符四拍。问学生有什么感受,学生就说第一种欢快一些,第二种舒缓一些。的确,不同的节奏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一般来说,密集型的、快的节奏令人兴奋或紧张,舒展的、慢的节奏给人安详从容的感觉。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还要看与节奏相配合的其他要素,如音区、力度以及音色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就明白节奏就是不同时值音符的组合。而旋律就是把节奏中的“X”换成了不同的乐音。在音乐鉴赏中,我们也可以抛开旋律单独来欣赏节奏。如非洲鼓乐,非洲音乐中最突出、最主要的因素是节奏,鼓是非洲音乐节奏的基础及表达音乐语言的一种最重要乐器,给学生介绍重音位移、节奏错位、复合节奏等不同的节奏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非洲音乐中节奏的重要性,知道复合节奏、即兴、反复是非洲黑人音乐中最重要的因素。此外,还有西安鼓乐、爱尔兰的踢踏舞、流行音乐中的B-box、汉族民歌中的劳动号子等,都是体现节奏在音乐中的应用。最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恐怕是STOMP 乐队演奏的《破铜烂铁》了,“Stomp”意为“实物敲击”,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没有一件传统意义上的乐器,他们把身边的日常物品都纳入到“乐器”这一概念中来:扫帚、水桶、棍棒、篮球、报纸杂志、锅碗瓢勺……一切能敲击发声的物品,都在他们幽默而即兴的形体带动下发出款款蹚踏的节奏。没有昂贵的乐器,没有雅致的服饰,没有辉煌的舞台环境,但扑面而来的是生命的旺盛活力和生活的质朴气息。
有人说,旋律是音乐的灵魂。任何人在听了一首作品之后,首先记住的就是旋律,它是可以由我们哼唱出来的。但旋律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就是好听与不好听之分,知道不同的旋律能让我们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和情感体验。我们在教学中也很少去关注为什么好听,为什么能让我们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和情感体验。如果说小学、初中阶段已经能感知不同的旋律带来的不同感受了,那么高中阶段就应该引导学生探究旋律为什么带给我们这么多不同的感受。提炼一下我们会发现,在很多的歌曲中上行旋律往往表现高涨、激动、紧张的情绪,有渐强的趋势。下行旋律可将紧张的情绪松弛,表现出抒情、宁静、悲伤的情感,有渐弱的趋势。平行的旋律则有沉思、叙事的意境。进行曲在旋律上则采用弱起上行四度,在革命性的大调式歌曲中通常具有鲜明的战斗性和号召性,如《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等使人心潮澎湃、斗志昂扬。弱起上行的四度进行在慢速抒情性的乐曲中则具有一种冉冉升起的,对未来充满无限期待与憧憬的感受。如《索尔维格之歌》《三套车》等。如陕北地区的信天游高亢宽广、起伏跌宕、委婉动听的旋律,最具特点的旋法是以两组纯四度为基础,即双四度框架,表现陕北黄土高原音乐粗犷、炽烈的情感,如《脚夫调》。在欣赏的过程中划一划旋律线就会有更深刻的体会。提问:“旋律有什么特征?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情绪感受?”这些问题就不用担心学生回答不出来,也不用担心冷场了。
西方音乐中《音乐从古典到浪漫》这一节的内容总是让我很纠结,总感觉自己的能量理不清、讲不清。介绍古典主义音乐应从时代背景开始、代表人物、代表作品、风格特征方面着手。浪漫主义也是如此,然后进行对比。学生在欣赏的时候能初步感受到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的不同:古典主义形式上追求结构的完美,旋律上追求优美流畅、简洁易记,带有德奥民间音乐的歌唱性;而浪漫主义感情奔放,充满幻想,主张音乐与诗歌、戏剧等艺术相结合,提倡标题性,强调个人主观情绪的表达,重视从民族民间文化中提取素材。但是凭借这些主观的印象很难判断纷繁复杂的音乐作品到底属于哪一个乐派。一直在思考该用怎样的方式让学生更理性地去分析,而不是完全依靠主观感性的判断。前不久的一节观摩课让我茅塞顿开,利用音乐的要素“和声”去给学生分析。如贝多芬早期的作品《悲怆》与肖邦《C 小调革命练习曲》对比,不难发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的和声区别:古典主义规则重复、追求完美的和谐,伴奏处于从属地位;浪漫主义扩张而富有旋律性,整体协和融入变化音,不再屈居从属位置。这样再让学生听辨这两个时期的作品,他们判断的依据就更多一点、更理性一些。而这之前我一直认为音乐和声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显得太难、太专业,因此在教学中几乎很少涉及。
时间上的形式称为“曲式”。一部作品无论怎样的形式,必须是在时间中展现、在听完全曲之后,我们才能知道它的全部结构是怎样的。对于曲式,高中的学生并不感兴趣,介绍回旋曲式时我是这样跟学生介绍的:回旋曲式是一个超级无敌巨无霸的汉堡包,主部旋律就是面包,不同的插部代表不同的材料,制作:面包+生菜+面包+肉+面包+鸡蛋+……+面包。这就像回旋曲式的结构A+B+A+C+A+D+……+A。这样介绍后再欣赏莫扎特的《弦乐小夜曲》第四乐章就事半功倍了,我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再让学生听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学生就会自己探究出它的回旋曲式结构,这样的学习也为学生了解贝多芬是一个集古典主义大成、开浪漫主义先河的人物提供了一些线索。
把海顿的弦乐四重奏和影片《泰坦尼克号》中轮船即将下沉时四位乐手演奏的场景联系起来,他们演奏的形式就是弦乐四重奏,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这样就赋予了弦乐四重奏鲜明的形象,学生自然就记住了。
通过维瓦尔第的作品小提琴协奏曲《春》,学生了解了协奏曲就是一件乐器与乐队协同演奏,重在突出这件乐器的演奏技巧和音色特征的一种演奏形式。但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当你告诉他们《梁祝》也是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代表祝英台、大提琴代表梁山伯,再给他们听一段大小提琴一问一答的片段时,协奏曲就不用过多的解释了。但《梁祝》采用的曲式结构是奏鸣曲式:由长笛引出鸟语花香的引子、呈示部“草桥结拜”“同窗共读”“长亭惜别”,展开部“抗婚”“楼台会”“哭灵、控诉、投坟”,再现部“化蝶”,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还有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1812 年序曲》采用的也是奏鸣曲式。
在大部分的音乐作品中,音乐要素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我们可以在介绍作品的时候强调作品中重要的音乐要素,或者在介绍某种音乐要素的时候,可以补充更多的音乐作品。音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远不止这些,怎样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不同的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现,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总之,探究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欣赏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葛彩霞.音乐欣赏教学中对音乐要素的听辨与感受[J].音乐大观,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