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思唯
(东风汽车公司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汽车专业教学目标实现将汽车市场中对岗位需求内容添加入教学内容中,更加有助于培养适合汽车行业发展的专业化技术型人才。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汽车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对于职业学院的汽车专业的学生普遍质量不高、学习成绩差、学习态度也不好,使得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实施教育的统一性。如果按照统一的教学方式,就使得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学习基础好的学生的学习步伐,这样会促使他们更加没有信心。相反,学习基础好的学生会觉得内容很简单,进而忽视对汽车专业学习的重视,最终影响学习的效果。
职业学院大部分教师依然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不了过多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度。传统教学模式过多地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述,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一般都是通过死记硬背,而不是通过实践过程中理解着加深记忆。对于这样的学习方式,如果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会大大消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降低学习预期的效果。
传统教学模式下,对于其他学科与汽车专业的联系几乎没有。由于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无形之中将思维模式圈定在了仅有的书本内容,对于其他的拓展层面很少涉及。汽车专业的学习包括汽车构造、汽车使用技术、汽车维修、汽车检测等学科内容,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性。教师要教授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要懂得归纳、总结和关联,要合理运用所学知识,在确保原有知识了解的基础上,掌握对新知识的运用,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质量。
集中指按照教学计划统一学习过程,分散指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程度及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开展学习。采取“集中分散”的教学模式,中职学校可实施开放实训室制度,让学生由一名教师指导或自发组成学习小组到汽车实训室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和创新。例如,浙江大昌汽车股份公司给当地一合作的中职学校汽车专业的所有学生都发放了通行证,学生不但可随时到现场观察真实的汽车拆装、检测和维修过程,而且可在现场师傅或校企实习组成员的指导下,亲自参与汽车操作。
淡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界限,淡化校园教学和企业教学界限,淡化学生和学徒工界限。不要一个模式走到底,要注重汽车技能掌握的循序渐进,打破只有最后一个学期才进入企业进行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特点、理论知识技能特点和难易程度选择最合适的学习时间和场所,建立汽车专业教学校企合作小组,根据需要随时安排和接收学生对其实施教学,争取使中职学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达到最佳效果。
汽车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教授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巧妙地设计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设置,以培养具有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性人才。例如,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公共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岗位素质能力等方面;英语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汽车专业英语方面的能力,培养阅读英文资料的能力等;职业技能实践课程离不开对汽车技术和检测手段的实际应用等。另外,职业学院的汽车专业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课件、教材内容的选择、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汽车行业已经成为未来高科技技术发展的趋势。未来对于汽车专业的技术性人才的需求势必会逐渐增多,并且要求的技能也越来越高。作为为社会提供专业化技术性人才的职业学院来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学院的教师应该加强对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了解汽车产业的前沿科技信息,改变旧有的观念,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当中,进而达到增强教学质量的效果。
[1]李俊玲.多媒体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2(02).
[2]何桂林.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
[3]鲍卫宁.虚拟现实技术在汽车使用与维修系统中的应用[J].矿山机械,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