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至扬
(天津电视台,天津 300070)
电视纪录片选取一定的主题和角度,通过镜头反映真实的生活。纪录片以观众为直接诉求对象,反映真实客观世界,从而激发起观众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知。电视纪录片是一种独特而不可或缺的节目形式。
20世纪50年代,随着电视事业的起步,我国的电视纪录片诞生;在十年动荡时期,我国的电视纪录片几乎止步;80、90年代又获得了重新的发展,而且90年代发展迅猛,可以堪称是“纪录片时代”,像《纪录片编辑室》《生活空间》《记录》等都是那个时期的作品。随着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基本上所有的电视台都摄制了纪录片编辑室,但是,随着电视频道、电视节目的增多,纪录片的收视率越来越低,很多电视台不得不减少纪录片的制作和播放。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今天,随着人们的鉴赏水平的提高,优秀的纪录片再次得到人们的关注,很多受到了观众的热烈喜爱,如最近播出的《故宫》《中华文明五千年》《再说长江》等等。纪录片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
(1)创作力量多样化。近些年来,随着纪录片创作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创作的队伍,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个人创作的作品越来越多,很多民营的文化传播公司、文化机构参与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几大视频网站的建立为个人和机构提供了纪录片视频发布平台,激发了广大民间机构的创作热情。
(2)多元创新创作理念。早期的电视纪录片,似乎必须要符合直接的原生态拍摄模式才是真正的纪录片,后来,随着发展,纪录片开始多样化,形式上也不拘泥于概念上的理解,主流类纪录片、精英类纪录片、商业类纪录片、边缘类纪录片等变得丰富多彩。像《抗战》《百年光影》等反映主导意识形态的纪录片类型,也有创作者意识很强的精英纪录片,这些纪录片深受观众的喜爱,保持着很高的收视率。创作理念的多元化,也表现在各种渗透着记录风格的不同类型的作品出现,原生态纪实纪录片、科技纪录片、调查类纪录片、历史类纪录片、文献类纪录片等,拓展了纪录片的题材和领域。
(3)多样化的艺术探索。近年来,一些如电影、戏剧等其他艺术样式的表现手法,叙事策略被引入并运用到纪录片的创作中。纪录片也渐渐跳出固有的藩篱,努力开拓着自己的表现空间。首先,“真实再现”手法在许多作品中被大量运用。“真实再现”的使用,使历史中镜头无法展示的画面断裂处被影像缝合起来,一些无法拍摄到的历史变得鲜活,纪录片的可视性变得更强。其次,科技手段的运用开拓了展示空间。由于很多历史景象早已不复存在,可引用的史料也极其有限,为了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电脑动画,特技等手段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纪录片的创作之中。
(4)纪录片的娱乐化。纪录片的娱乐化以一种简单、轻松的叙述方式、充满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和悬念迭起的故事情节牢牢吸引住了一批忠实的观众。纪录片娱乐化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容上;另一方面是形式上。内容上主要是对故事化和戏剧性的追求。故事化强调的是过程的因果关系,用悬念来推进故事的发展。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成为一个纪录片是否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纪录片娱乐化在形式上的体现主要是对画面可视性的追求以及在制作手段上的一些创新。
近几年,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生产、创作和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相当大的提高,获得的国际、国内奖励日益增多,电视纪录片的技术与艺术水平也有了相当的进步,相关的评奖活动、学术研讨也非常活跃。与此同时,在电视传媒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纪录片尽管可以获得较好的美誉度和较为广泛的社会效益,但是长期“叫好不叫座”、曲高和寡的现象,使主流电视媒体越来越不想增加投入,由此导致电视纪录片在主流媒体中的位置趋向边缘化。纪录片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国际市场的被动地位。纪录片是最具有国际化的节目样式,但是一直以来,中国纪录片创作却没有找到国际化的表述语言。随着海外纪录片市场对中国纪录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寻找被国际接纳的表述方式越来越迫切。首先,中国纪录片要走向世界的首要困难就是正视文化差异。面对这种差异,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迎合,但不固守,想方设法多介绍文化背景知识,让西方观众从我们的文化出发而不是从他们的文化出发看问题。其次,中国纪录片在题材选择策略上也存在着一定缺陷。反映边缘、弱势群体、少数民族等题材的作品过多,表现中国农村和城市人民生活的影片则付诸阙如。如今,随着中国在世界地位的提高,西方人对中国发展的现状可能更感兴趣,向世界展示一个更为真实的、全面的中国也该摆到新的重心位置。
(2)纪录片生产创作市场意识的缺乏。很久以来,中国纪录片想当然地被视为个人化的作品而非市场的产品,纪录片已经只管创作不问市场,只问投入不求回报,尤其是在各电视媒体,纪录片栏目大都因投入过大,收视率太低而被撤销。纪录片创作的低迷,根本原因来自于中国纪录片生产缺乏市场意识。从前期的选题策划,生产制作到营销,既无市场意识,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在电视产业化的大趋势下,纪录片必须以观众为目标,回到真正的市场上,这才是纪录片最终的生存栖息地。
(3)反映现实社会和时代进程的作品的缺乏。关注现实生活是纪录片创作者的一个重要使命,每逢重大历史事件发生之际,也应是纪录片发展之时。而近几年的纪录片创作,文化传承,艺术审美方面都有较好的作品问世,但是,同样水平的反映现实社会内容的片子却没有。转型期的中国有太多的问题值得关注:人口迁徙、制度变革、上岗、下岗、情感困惑、观念更替以及这些问题背后的心态等等,记录这些问题的作品都可能为社会所关注。
[1] 何苏六.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J].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 赵曦.对纪录力量的重新诠释——2005年度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发展综述[J].中国电视,2006(06).
[3] 赵怀艳.谁妨碍了国内纪录片的发展[J].声屏世界,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