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静 鲁 雷 王肖楠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海淀 100192)
媒介环境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问世的一个关注技术、环境、媒介、知识、传播、文明演进的学派,重视媒介长效而深层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影响。当前,媒介的价值取向、信息特点、叙事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校媒介环境的规范在时代潮流的裹挟下显得无法回避。在这种语境下,高校主动调整自己的舆论引导方式,增强信息传播力,提升师生的媒介素养,在实现新旧媒体的互动、配合与关照下,推动自身的文化建设已是必然选择。
媒介环境学认为,传播媒介不是中性的,传播媒介因其物质结构有着时空、感情、政治、社会等的偏向性,对信息特点、叙事思维方式甚至价值取向等文化内涵产生深刻的影响。该学派的开创人尼尔·波兹曼关注媒介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和塑造,并由此阐述以技术为核心的媒介环境如何改变了人类的思考方式和组织社会生活的方式,最终影响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其学派代表人物伊尼斯最早对传播媒介内在的时空偏倚如何影响文化进行探讨。代表人物麦克卢汉曾说“媒介即讯息”,意思是媒介的形式,而非它所承载的信息内容支配了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媒介环境学在学术研究中高举人文主义和道德关怀旗帜,他们所思考的是媒介会给这个世界还有人类的文化带来的长期的渐进的或积极或消极影响,故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又成为人们反思批判媒介环境给社会文化带来的弊端的理论依据。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3G网络、微博、微信等新的传播媒介都在高校出现并广泛运用,和传统媒体一道构成了校园媒介环境。这个媒介环境有如下特点:
1.从物质基础上看,高校的媒介环境主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载体多样化等特点。
2.从外界联系上看,高校的媒介环境在新媒体发达的今天与社会媒介环境联系越发紧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社会主流媒体上的热点焦点也是高校师生关注的热点。高校师生不但是新媒体的主要受众,也是重要的信息传播者,甚至还是媒体的意见领袖。
3.从信息方式上看,新媒介的信息交流方式具有互动性强、去中心化、碎片化的后现代特征。有学者指出:“现代性的与理性中心主体相适应的宏大叙事或多元叙事的解放话语已经让位于后现代的与流散的、碎片化的主体相一致的多重化的、局部性的小叙事的解放话语。”①
高校科技创新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文化,有人定义为“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是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家园,是大学里思想启蒙、人格唤醒和心灵震撼的因素的结合体。”②据此,高校科技创新文化应当是一种包括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规范、价值观念和理想精神等在内的各种因素的结合体;同时,它在高校师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学术和实践活动中凝结产生,对科学研究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其身兼高校校园文化与科技文化双重属性,具有如下特征:
1.非功利性。高等教育理论家布鲁贝克曾说:“毫无疑问,大学是精神的堡垒,否则就不是大学。”③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科技创新文化是一种坚持精神和理想的文化,是不以功利为主要目的的文化。从科学活动的角度看,任何科学研究都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坚持,不能一蹴而就。不少科研成果的价值,短期内并不能被人们完全认识,但其能为重大的科技创新提供源泉,进而对科学、社会乃至人类的进步产生深刻影响。比如:法拉第花了11年时间研究磁生电的方法,并最终发现电磁感应原理,这一原理后来成为改变整个世界面貌的电气技术基础。因此,急功近利不是高校科技创新文化的价值取向。
2.求真性。没有求真精神的科技创新不能称之为科学活动,没有求真精神为指向的文化不能称之为科技创新文化。因为,科学是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的学问,以求真为目的,追求的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作为科学活动的具体形式和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自然也是求真的活动。当前高校存在的一些学术失范行为,或抄袭剽窃别人成果,或对数据和证据进行造假,这些与科学求真的本质背道而驰,实际上是对科学精神的践踏,也是对大学精神的亵渎。
3.理性。高校科技创新文化与理性思维密不可分。在大学文化的构建和守护中,理性无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中任何文化成果、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不是一个主观臆想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实践证明和数据支撑,需要严谨缜密的观察、推理、判断。虽然直觉、灵感、顿悟在高校的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中也有一席之地,但是这类认知形式实际上是经验积累、认识体验的总爆发,也离不开长期理性的思考。
当前,与网络相关的新媒体以其快捷、直观、便利的交流方式渗透到高校师生的生活、学习各个方面,成为高校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环境,但新的媒介环境带来的弊端不容忽视。
在开放的媒介环境中,社会上逐利的价值观诱使不少师生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追求眼前物质利益,使得商业主义和功利主义侵蚀着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不少科技创新活动自觉不自觉地与媒介绑定,不少学者喜欢追赶时髦,做表面文章,追求曝光率、轰动效应;有些人甚至利用人们对学术的崇尚心理编造假新闻、不负责任地谋取利益和声名;不少研究项目都自觉不自觉地追求短期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却忽视新技术新成果可能对社会和环境产生的消极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媒介文化研究学者毛峰如此批评该现象:“智力的工业化和功利主义深刻影响着现代大学的教育观,使大学从属于军事、商业的既得利益和国家官僚主义。”
信息过载无疑是当前媒介环境的特点之一。高校师生通过各种媒介接受到的信息量远远超过其接受、需求、处理的能力。波兹曼认为,过载的信息会影响文化的控制机制,形成文化AIDS。对于高校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来说,信息的过载意味着可能遭遇更多来自假科学、伪科学的混淆视听。如:2003年全国抗击SARS的斗争中关于“非典”的病原和病源的报道,大多数媒体报道病毒源于果子狸。但最后事实证明“非典”病原是SARS病毒而非衣原体,SARS病源也不是果子狸。而果子狸因媒体的广泛报道在当时几乎遭到灭绝。由此可见,由各种媒体组成的媒介环境未必对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有益,甚至有可能使得我们在科学求真的道路上南辕北辙。
波兹曼说:“电报对于印刷术统治下的话语定义进行了三路进攻,遭到攻击后的话语内容无聊,表现无力,形式散乱。”④“电视的思维方式和印刷术的思维方式是格格不入的。电视对话会助长语无伦次和无聊琐碎。”他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电子媒介带来的叙事方式的碎片性特征和娱乐性特征。碎片化表明人们在表述方式上不再追求结构完整,逻辑明确,理性有秩序。而娱乐化指新媒体将严肃或者不严肃的传播内容一律以一种娱乐的方式表达(多采用图像,用富有冲击力的照片和影像等)。如今在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生力军都是伴随着电视、电脑、手机成长的孩子,他们享受着各种媒介所提供的欢乐与便利,每日通过各种媒介浮光掠影地接受碎片化娱乐化的信息,没有养成思考、追问本质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这些信息在潜移默化之中会扼杀他们从事科技创新的理性而又富有逻辑性的思维方式。
高校科技创新文化面临的问题绝不仅仅由媒介环境的改变而引起,但是不可否认媒介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的媒介环境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高校科技创新文化要在新媒介造成的多元纷繁的环境中秉承大学文化应有的理想和精神,舆论引导必不可少。
1.方向需正确。高校媒体不应该混同商业化的社会媒体,必须坚持舆论引导。高校的媒介要勇于和善于在多元价值环境中,承担起对净化风气、提高校园文明程度的引导责任。从而让广大学生在纷繁的舆论环境中,明辨善与恶、永恒与瞬间、坚守与鄙弃。
2.态度要积极。在舆论引导上高校媒体的姿态应当是积极的,在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要避免因媒体的不闻、旧闻、无闻而导致丧失发言权的局面。要主动关注师生讨论的热点,倡导批评与争鸣,并通过批评和争鸣,改正错误的价值观念,发扬正确的价值观念。
3.方法应科学。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要重视调查研究,掌握问题的前因后果,正确研判,以全面、真实、客观、公正的报道引导师生在科技创新中求真求实;要根据网络舆情的传播特点,把握师生的思维方式、接受方式,采取可行措施,在各类舆论喧哗中强化主流言论,带动校园舆论的正确导向。
传播力是实现有效传播的能力。提高信息传播力是针对当前媒介环境中信息超载而言的,我们要提高信息的管理水平,切实增强信息的传播能力和传播效率,减少因信息的超载对科学求真造成的障碍。
1.整合媒体资源,减少冗余信息。目前校园中的主要媒体种类虽多,但缺乏沟通联系,反而造成信息的繁杂,人、财、物的浪费。我们要研判这些媒介的特点,从其优势和特点出发,确定相应的传播内容以及内容的表述方式,使之相互配合补充,形成整体合力,满足校园不同受众的需求,增强信息传播的有效性。
2.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优质信息流动。校园中每一位科技创新主体都是信息的需求者,信息需求的广泛性与信息的多元海量客观上提出了信息资源有效传播问题。高校应搭建类似科学网、论坛等有针对性的信息平台,吸引从事科技创新的师生交流讨论,从而推动校园优质的信息资源共享,使得优质信息流动更加有序通畅。
尼尔·波兹曼洞悉电子媒介对智力和理性的侵蚀,旗帜鲜明地提倡通过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关怀、人文关怀和道德关怀,来解决这一问题。媒介素养教育针对信息的碎片化和娱乐化而言,培养师生学会在碎片式娱乐化信息中思考、理解、辨析、系统地获取知识。首先,要使师生对信息具有认知、分析、判断能力,在信息的洪流中学会去伪存真,能够迅速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其次,使师生对获取信息具备一定的整合能力和再传播能力。再次,使师生具备利用各种信息完善提升自我的能力。这三个方面是培养媒介素养的目标,在具体实践中,教育途径可以是多样的,既可以由学校开设专门的课程,也可以在各种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党团教育活动中注入相应的内容。
高校科技创新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物质投入、师资力量、制度政策、学风校风等各方面的配套机制来保障。面对媒介变革及其构成的环境带来的困境,探寻症结之所在,寻找有益突破的途径,无疑将对高校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带来加速、促进和推动的作用。■
注释:
①张金鹏《后现代和后马克思的:波斯特信息方式理论中的复调语境》,《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4月。
②吴勇《大学文化:理想与现实的冲突》,2010年。
③朱庆葆《大学需要什么样的理想》,《中国教育报》,2010年11月17日。
④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