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沙河镇中心小学 邓少军
有人说,课堂因“生成”而精彩;也有人说,课堂因“对话”而精彩;而我认为,“倾听”也能为课堂添彩。学会倾听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在沟通中倾听,在倾听沟通中教学相长。
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进行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快感,我认为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
有效的教学是从倾听开始的。教师用真诚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做好倾听的榜样还不够,还要创设互动的平台,引导学生践行“倾听”。当倾听成为一种习惯,倾听者有的不仅是认真倾听主动学习的态度,而且也具备了倾听的能力,两者互为动力。
1.故意找茬,引导学生愿听。现在的学生很喜欢表现自己,也很喜欢做别人的老师,找别人的错误,为了找出他人的错误,他们会静下心来倾听的。利用这一心理,可引导学生在倾听时能听得进、记得住,学会如何听老师的讲话和同伴的发言。
2.学会欣赏,引导学生想听。当学生愿意听,努力找茬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入倾听的第二层次——欣赏。课上经常让学生说一说同学之间的发言有什么好的地方、有哪些错误、应该作哪些补充、你有什么好的方法等,让学生明白,倾听既要适时适度地开启心扉,也要随时随地接纳对方;既可指点别人的不足,更要学会欣赏,送出自己的掌声,帮助别人建立信心。品味别人的精彩与精妙,激发灵感,触类旁通,增强“倾听期待”。
3.产生碰撞,引导学生会听。不要把互动交流简单理解为“互说”。要引导学生先听进去,静下来,想开了;然后融入自己的思考,从而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发生思维碰撞,闪烁智慧火花,从而进入会听的层次。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的同学不管能不能听懂都要认真听他的发言,等他讲完了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了这样的任务,其他同学不会拿出事不关己的态度,也不会因为没有轮到发言而沮丧,他们会用心地去理解同学的发言,并把语言转化成意义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重新建构。课堂上应该经常运用评价的手段来激励学生认真倾听,培养学生边听边思考的习惯。
教学中教师既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更重要的是教师自己也要学会倾听,只有教师俯下身子,认真倾听学生心声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才能取得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