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上好通用技术课

2015-08-15 00:53
新课程(下) 2015年3期
关键词:技术课鸟巢模型

刘 江

(新疆兵团第九师龙珍高级中学)

通用技术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动脑动手能力为目标。通用技术课程不是单纯的理论课程,而是一门立足于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注意技术与设计、教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对个人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有着积极的意义。这门课本人从教6 年了,现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感受。

一、做好“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引入视频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如,在讲解《技术的巨大作用》时,给学生播放“神七”上天的一段实况视频。看完视频后,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神七”上天,给你有什么启示?并分组讨论。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教材案例归纳说明了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高新技术的作用。这个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案例的引入,增加了学生对技术的强烈兴趣和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使学生对技术产生积极的兴趣。

二、利用“问题搭台”,设计教学问题

在通用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一定要拘泥于教材内容。在讲授《知识产权》时,列举了“有些歌厅播放歌曲要交使用费”这一案例。让学生懂得知识产权制度以保护智力创造的无形财富,知识产权制度促进了技术创新,保障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秩序。在讲授《优选试验法》时,举例科学家袁隆平在杂交水稻优选试验中,选出优质的杂交水稻品种,使我国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解决了中国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说明了技术试验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把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技术内容以案例的形式充实到课堂中,引起学生对技术问题的思考,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领略到技术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技术,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技术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

三、讲好故事上好新课

以前我在教学《技术与设计1》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一节模型的时候总觉得缺少一点什么,因为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模型的概念;二是介绍5 种模型(草模、概念模型、结构模型、功能模型和展示模型)在设计不同阶段的作用,这一节课概念性太强,缺少文化气息,学生体验不到课堂应有的人文精神,从而容易对知识逐渐失去兴趣。于是我改进教学方法,不是直接讲概念、介绍概念,而是让概念变成故事,变得有文化气息,从而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把课堂零散的小知识纳入了中华文化的大圈子,从而使得生硬知识有血有肉。

我在上课开始没有直接讲模型的概念,而是与学生共同分享《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诸葛亮借助大雾天气,将扎制的许多“稻草人”放在船上,并命令士兵击鼓呐喊,诱使曹操误以为有人来袭击,慌慌忙忙下令射箭。结果十万支箭白白送给了诸葛亮。学生一下情绪高涨,对诸葛亮的智慧赞叹有加,这就引出了大家对船上的“稻草人”分析,稻草人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模型,然后继续引入十九世纪七大工业奇迹之一的《大东方号》事例,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大东方号”首航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学生来回答。老师讲评从《大东方号》事件我们不难看出有时直接制作原型是不行的,在很多情况下,模型是很好的替代品。模型在技术设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模型的功能。投影展示奥运会主场模型和文字描述,这是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主场模型,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鸟巢。旁边的是它的详细的文字描述。好,请学生回答老师一个问题,假如这两样东西同时呈现在你的面前,哪一个更容易让你了解鸟巢的构造及外形?为什么?答案就出来了,模型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就拿这个鸟巢来说吧,它很清楚地表达了鸟巢的整体外观和每一个构成面以及鸟巢的线型、材质、色彩等,很方便跟别人进行交流。所以,我们说,模型可以使设计对象具体化,还可以帮助分析设计得可能性。

课本知识有时在教材中的呈现方式是生硬的,是无味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加工,恰到好处地把它揉合到中华文化的大家庭中,进行适当的重组编排,让知识不再孤单,素材能合适地为知识服务,让课堂不再素然无味。本人觉得这就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佳体现。课堂教学方式不分什么模式,学生觉得这节课有味,而且知识得以传播,我想这就是一节好课。

猜你喜欢
技术课鸟巢模型
适用于BDS-3 PPP的随机模型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
鸟巢
浅析高中足球技术课中的“启发式”教学
重回鸟巢
鸟巢大作战
小议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小议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法则和三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