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莹莹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 亳州晚报社,安徽 亳州 236800)
随着对艾滋病相关信息的宣传,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但依然有人谈艾色变。就媒体艾滋病报道的整体情况来看,虽在人文关怀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要改变在艾滋病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从报道理念和技巧上来说,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改进。
有些记者为了宣传当地政府的成绩,只采访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这样就会造成信息的单一,而如果宣传味过于明显,在某些情况下反而不能达到有效传递信息和教育的目的。
自2004年以来,利辛县在艾滋病母婴阻断方面取得巨大成果,成功率达到百分之百。2012年,在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笔者想通过对这一成果的报道,让更多人了解艾滋病人的现状,点燃艾滋病人重拾未来的希望,于是便来到利辛县的多个艾滋村,采访了多位感染了艾滋病毒的妈妈,她们通过母婴阻断技术生育的孩子有的已经8岁,有的孩子才只有几个月,而也有一些感染了艾滋的年轻妈妈正在怀孕期间。笔者与她们亲密接触,倾听她们的故事,记录她们的生活状态,描述她们通过母婴阻断技术勇敢迎接新生命的心理历程。
这篇标题为《宝贝,有你就有希望》的报道,正文用2200字的篇幅记录了这些艾滋妈妈们的故事。通过现场描写,笔者很自然地在故事中穿插叙述政府的关怀。例如,她们给孩子吃鸡蛋,而这些鸡蛋是政府免费发放的,从她们怀孕到生产所需的药物由政府提供,妇幼保健院的医生定期到其家中检查身体。通过每位妈妈真实、自然流露的一两句话语,便能够达到宣传的作用。最后用添加“衔接”的方式,让读者了解母婴阻断技术,并对利辛县采取这一技术取得的成果进行了介绍。这篇报道最终获得了安徽新闻奖二等奖。
很多艾滋病报道中官方的声音明显高于民间的声音,大部分信息来源于政府卫生部门、官员等,反映普通民众和个体心声的报道非常少,人文关怀思想经常会流于表面,媒体大多介绍他们生活的不幸,而忽视了对人性的挖掘和顽强精神的弘扬。这样的报道严重缺乏人情味,这就导致报道带来的社会反响不够强烈。
对艾滋病的报道应该多从细节入手,发掘艾滋病患者背后的故事,进行多角度的报道。这样的报道方式给读者的印象更深,读者更易于、乐于接受。例如,在《宝贝,有你就有希望》的报道中,笔者写道“过去我们曾失去过生活的信心”,王玉红叹了一口气,随后眼神中忽闪过一缕光,“现在孩子就是我们生活的动力。”王玉红将脸靠向怀中7个月大的女儿敏敏,幸福地笑了;焦虑中,身体检测一切正常的丈夫,让陆小梅在无边的黑夜看到了一点亮光。“要吧!”丈夫握着陆小梅的手,准备好与她一起迎接新生命,面对未来。展示艾滋病患者家庭温馨的一面,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可以更好地让艾滋病人们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此外,记者应积极拓展思路,通过对不同群体的采访,从不同层面深入调查与艾滋病有关群体的生活,这样的调查让受众更全面地认识了艾滋病受害者的真实生存状态,从而减少外界对艾滋病受害者的歧视。例如,笔者在2011年曾采写过一篇报道:《一位艾滋村医与他的24位艾滋病患者》,笔者采访了利辛县刘家集乡刘染村艾滋病专职医生张振江,以张振江与他24位艾滋病患者为主线,表达他与艾滋病患者之间微妙而深刻的情感,描写他亲眼见证的艾滋村从阴霾到曙光渐亮的变化过程,以及艾滋病患者重拾信心的心态变化。用他关爱艾滋病患者及这些艾滋病患者乐观面对生活的实例来鼓励、鼓舞更多的艾滋病患者,珍爱生命,也通过对张振江与多位艾滋患者亲密接触的描写,减少人们对艾滋病人的恐惧。这篇报道也获得了安徽新闻奖二等奖。张振江最后被央视评为“最美乡村医生”。2013年,张振江被评为“中国好人”。
关注、关怀弱势群体的生存,要求新闻报道必须贴近弱势群体的情感,传递爱心与同情心。然而一些记者往往忽略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抓住一些离奇的情节和故事,任意炒作。还有的不到现场采访,道听途说,对艾滋病病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在对艾滋病进行报道的图片中,一些记者拍摄骨瘦如柴的双手、哭泣的场面、荒草凄凉的坟头……这些都让受众产生了恐慌和绝望的心理,使艾滋病患者的生活变得更加痛苦。笔者在《宝贝,有你就有希望》的报道中,用一张“小手拉大手”的照片作为主图,一名护士拉着一个小婴儿的小手,图说为“小手拉大手,坚强生活”。有读者向亳州晚报打来电话表示,看到这张图片心生感动。
采访中一定要保护被采访者的权利,尊重他们的隐私。例如,笔者在采访艾滋妈妈时,一位艾滋妈妈要求笔者尽量不要给他的孩子造成影响,记者便在稿件中只用一句话带过孩子的情况,更多的描述这位艾滋妈妈接受母婴阻断技术迎接新生命的心理历程和目前平淡却满足的生活状态。当然,也有一些艾滋病人要求写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如笔者采写的报道《一位艾滋企业家的“健康”秘诀》,艾滋病人侯怀桂就要求写出自己的真实姓名,拍摄正面照片,鼓励更多的艾滋病人勇敢生活。总之,在采访过程中,一定要站在被采访者的角度思考,尊重对方,避免伤害。
很多记者对采访者造成伤害可能并非故意,而是由于在采访过程中缺乏对采访者心理的考虑。只有提高专业素养和新闻职业道德,多从采访者的角度去思考,才能更好地将人文关怀融入艾滋病报道中,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真正达到帮助艾滋病人,促进社会体制机制改革更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