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中如何合理安排事实与隐私

2015-08-15 00:53:15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合理安排民生工作者

张 晟

(浙江电视台 教育科技频道,浙江 杭州 310005)

民生新闻是指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去报道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媒体对百姓的社会关怀,其是一种以大众为对象的新闻样式——这是目前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一个定义,它从民生新闻的特点、意义方面为“民生新闻”总结了一个概括性的定义,民生新闻的界定学界有很多种,这种最能说明民生新闻所为“民生”的概念。

一、民生新闻的现状和问题

(1)民生新闻掀起公众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民生新闻的发展很快,从晚间报道开始,走近百姓,关注民生,以平民视角和细致化的服务,是都市报民生新闻兴起的标志,而都市频道的迅速崛起,也使民生新闻开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认同和发展;随后央视也紧随大潮,将民生新闻作为央视的一部分,此后,一些媒体纷纷开办相关栏目或频道,在报道的质与量上,在触及问题的实质和深度上,与前相比都有了质的提高。民生新闻坚持平民视点,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将话语权更多地交给平民百姓,符合了传媒的平民化趋势,这是一个进步。

(2)民生新闻中对个人隐私维护不周引发公众不满。民生新闻的迅速发展使目前各种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在内,都意识到做好民生新闻才是新闻业发展的必胜之法宝,于是,大量的民生新闻出现在电视、微博、论坛等各个角落。其中一些新闻确实能够引人深思,发人深省,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新闻存在着对事实描述不符、无视公民个人隐私的情况。因为民生新闻对个人隐私维护不周,导致公民由评论新闻到随意评论个人生活和人格的事情屡见不鲜,有很多公众人物的个人隐私被披露,使得他们的事业和个人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公众对民生新闻的批评也由此开始。

二、在民生新闻中合理安排事实与隐私的方法

(1)有主次地进行细节描述和模糊描述。民生新闻并不是对一件事情简单的描述,新闻工作者必须对民生新闻的来龙去脉进行深刻地了解,然后才能够对新闻进行编辑和制作,在这个过程当中,新闻工作者会发现很多与民生事件相关的细节问题,如新闻当事人亲属对新闻当事人的行为影响、新闻当事人有可能对政府行为产生曲解等。这些细节问题是民生新闻中的事实,但对这些事实的过分解释很可能导致公众对民生新闻的要点产生歧义。例如,将新闻当事人由于对法律的不了解造成的事实理解成政府责任问题等。因此,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民生新闻编辑和制作时,应该对新闻事实细节进行分主次的描述,在一些可能引起歧义的、并不重要的新闻细节上采取模糊描述的方法,这样既能够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又能够合理地引导舆论走向。

(2)征求当事人同意进行事实与隐私的安排。民生新闻中的大多数内容都是借由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行为对社会公众产生的影响构成的,通过民众对身边事情的了解,引发民众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是民生新闻的社会价值之表现。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有许多个人隐私问题也成为公众的讨论对象,给新闻当事人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例如,高校教师诱奸女学生的事件报道对涉事女生的未来人生发展十分不利。因此,民生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编辑之前,应该仔细阅读并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哪些新闻报道内容可能会侵犯到新闻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并采用语词模糊的方法加以规避。另外,新闻工作者还应该在进行新闻编辑之前征求新闻当事人的同意,新闻内容的发布如非来自当事人的本愿,则会引发诸多诉讼问题,这是新闻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避免的。

(3)对民生新闻发布的形式进行创新。有些民生新闻十分具有社会价值,对公众的精神发展以及社会法制、道德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新闻当事人不愿意将之公诸于众,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工作者可以创新新闻发布的形式,达到即进行符合事实的新闻报道,又不侵犯公民隐私权利的目的。例如,浙江卫视的“壹周立波秀”节目,实际上就是对民生新闻进行报道的新闻发布节目,但是,这个节目中的民生新闻是以脱口秀和名人嘉宾访谈的形式进行的,新闻工作者将新闻资料编写成访谈话题和目录,在符合新闻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轻松的谈话突出新闻,却并不涉及新闻中的敏感词和个人隐私。这样的新闻发布形式既能够引发公众对民生事件的思考,又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公众的个人隐私,这种创新是十分可取的。

三、在民生新闻中合理安排事实与隐私的实际意义

在民生新闻中合理安排事实与隐私,对民生新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合理安排新闻事实和隐私,能够体现民生新闻中的人文关怀,即在满足民众知情权的同时保护新闻所涉及的民众的合法权益,体现新闻工作的社会价值,并不是一味地不计较人权的娱乐取乐。其次,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实进行合理安排并注意保护新闻当事人的隐私,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体现,是新闻业整体职业素质提高的途径之一。第三,合理安排民生新闻的事实和隐私,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大民生新闻的社会舆论影响力,保证民生新闻对舆论引导的实际作用,这也是民生新闻健康发展的方向之一,值得新闻工作者从这个方向去努力。

四、结论

民生新闻是我国新闻界发展最快的一个种类,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民生新闻中也产生一些假新闻和忽视公民隐私权的现象,这种畸形的发展方式也使得民生新闻的可信度和实际作用受到影响。新闻工作者有必要在获取和制作民生新闻的过程中,对新闻内容细节进行必要的模糊阐述,在征求当事者同意的情况下合理地制作和发布新闻并对新闻的形式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民生新闻的生存空间才能够更广阔,民生新闻的实际价值才能够完全地发挥出来。

[1] 陈立生.民生新闻的界定与完善[J].新闻爱好者,2005(09).

[2] 吴双月.民生新闻热的冷思考[J].福建论坛,2009(10).

猜你喜欢
合理安排民生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黄河之声(2021年2期)2021-03-29 01:20:20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河北画报(2020年21期)2020-12-14 03:16:16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人民调解(2019年1期)2019-03-15 09:27:44
合理安排时间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人大建设(2017年8期)2018-01-22 02:04:23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中国商界(2017年4期)2017-05-17 04:36:26
合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