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思维下传统媒体的移动化转型——以《人民日报》手机客户端为例

2015-08-15 00:53:15史素琼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客户端舆论

史素琼

(辽宁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互联网思维得到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关注,成为近两年媒体产业和社会的热点话题。面临新媒体环境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传统媒体的转型经过了电子报、手机报等数字化产品阶段后正步入移动化转型阶段,推出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各种移动化产品。互联网思维对传统媒体的移动化转型有着明显的渗透作用,以《人民日报》手机客户端为例,其产品、功能和实际应用都体现着强烈的互联网思维,同时又在互联网思维的引导和影响下,不断寻求移动化发展的新举措。

一、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关于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业界一些有影响力的互联网机构高层众说纷纭,如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认为互联网思维就是跨界的大数据整合,周鸿伟认为互联网思维应该是用户值上、体验为王、免费模式和颠覆式创新,雷军则把专注、极致、口碑、快看成互联网七字决。[1]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的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曾提出人的思维方式要逐渐向互联网方式转变,之后随着互联网思维在各行各业的认可和推广,已经逐渐由一种工具成为一种工作和生活的思维常态。

关于互联网思维的解读虽然不同,但有其相似的共同点,都是依托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对用户、产品、功能等多个方面进行互联网式的思考,都离不开互联网的互动、民主、开放、平等、快速的特征,都体现着重视用户需求、平台化操作、移动化产品拓展和交互式联系等特点。总的来说,互联网思维并不单纯适用于互联网企业,而是适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传统行业来说,互联网思维的渗透和应用可以帮助传统行业走出发展瓶颈迎来新的转折点。

二、互联网思维下的《人民日报》手机客户端分析

(一)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也是传统媒体在移动化转型中必须要重视的一个方面。传统媒体要融合各种媒介的优势力量,始终从用户的角度研发媒介产品,注重差异化的传播,向受众推送更具接收价值的信息,在移动化转型中尽享互联网思维带来的有益结果。

《人民日报》客户端开设了“闻”热点、“评”锐度、“听”播报、“问”民生、“报”板面等多个栏目,从获取信息、听取评论、寻求帮助、投诉建议等多个方面呈现内容,让用户能够通过图、文、音频和视频的多种方式,及时了解热点事件、获取权威短评,满足用户的碎片化阅读需求。在“闻”热点栏目中,利用图片、标题和简短内容提示组合的方式,方便用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热点事件,并选择内容进入深入阅读。“听”播报栏目的设置,利用三分钟读报的方式,让用户以一种广播的形式去“听”报,充分体现了客户端的全媒体形态运营。“报”版面更是迎合了有传统阅报情结的受众需求,让用户可以在大屏幕上实现电子阅报,延续传统的阅报模式。

(二)入口思维

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给每一个人提供了发表意见的平台,同时人们的思想和言论更容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对于主流媒体,尤其是《人民日报》作为中央机关报,更要注重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作用的发挥。在入口已成为移动互联网主要竞争内容的情况下,主流媒体要想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就很有必要赢取进入大众群体的入口,主动融入新媒体的舆论语境中,用受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去传达信息、表达意见,实现在反映舆论中有效引导舆论。

《人民日报》客户端的“闻”热点栏目,第一时间发布和跟进网络热点事件,不缺席网络热点事件的讨论和发布,在报道的方式上使用轻松、简短的语言,更加接近网民阅读的习惯,满足受众对网络事件的了解需求,从而赢得受众的认可和喜欢,使受众产生对客户端的信息需求依赖,实现《人民日报》由“端庄威严”到“时尚敏锐”的转型。同时,客户端还充分利用《人民日报》言论的权威特质,及时跟进网络舆论最新发展情况,利用“评”锐度栏目,对网络舆论进行适时引导,在“时尚敏锐”中保持“端庄威严”,有效发挥好党报的舆论引导作用。

(三)互动思维

互联网思维中最能代表其特征的就是互动思维,信息发布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带给了传统媒体移动化转型发展的无限潜力。大数据技术的使用,便捷了对受众用户行为的采集和收集,使双方之间的互动行为更具针对性。

《人民日报》手机客户端利用“问”民生栏目,增加了网上问政的便捷性,打通了网民与政府部门在报纸客户端的联系平台。网民利用移动终端提出意见和问题,相关的办理部门做出回复,其他网民还可以进行评论,创造了高效的互动方式,彰显了《人民日报》作为中央党报的政治职能。

三、互联网思维下传统媒体移动化转型的不足

互联网思维给传统媒体移动化转型带来有益启发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足,一些传统媒体在移动化转型中过度依赖和崇尚互联网思维,过于追求速度而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迷信点击率一味追求内容的低俗化和新闻标题的惊悚性,丧失了新闻媒体应有的专业精神和社会责任,给传统媒体的移动化转型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此外,还有一些传统媒体管理者的互联网思维意识不强,使传统媒体的移动化转型只是停留于形式层面,没有深入到移动化内容的生产方面,导致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降低了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不利于移动化产品品牌的构建。

[1] 黄升民,刘珊.“互联网思维”之思维[J].现代传播,2015(2).

[2] 梁锋.互联网思维[J].新闻前哨,2015(3).

[3] 石长顺,梁媛媛.互联网思维下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构[J].编辑之友,2015(1).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客户端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环球时报(2019-04-12)2019-04-12 08:19:01
县级台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如何应用手机客户端
传媒评论(2018年4期)2018-06-27 08:20:24
孵化垂直频道:新闻客户端新策略
传媒评论(2018年4期)2018-06-27 08:20:16
基于Vanconnect的智能家居瘦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电子测试(2018年10期)2018-06-26 05:53:34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39:54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声屏世界(2014年6期)2014-02-28 15:18:07
客户端空间数据缓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