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言成
年末岁尾,经济增长放缓的共识下,关于中国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能否完成年初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坊间各种唱衰声不绝于耳,充满好奇。国内外多家机构更是预测,中国2015年经济继续下行,经济增长7.0%左右。自此,在历经30多年超高速发展后,中国经济可能踏入理性增长的“7.0时代”。
于此,习近平总书记谓之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即,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非宁静无以致远,欲速则不达。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经历的历史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的客观反映。
新常态是基于当前我国经济面临险峻经济形势的精确判断。
从农业生产看,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然而问题也显而易见。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着全世界22%的人口,由于违法占地、水土流失、滥砍滥伐以及河流污染等原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中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国内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逼迫之下,我国已转向海外农业,2013年,我国进口了全世界4%的谷物。
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持续下滑拉低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汇丰不久前公布的我国2014年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 M I)为49.5,已低于国际上50的荣枯线以下,这创下我国这一数据近7个月来的新低。
在这个并不令人乐观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背后,是作为经济支柱的房地产下行风险加大,以及与此行业关联度较高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制造业产能大量过剩,以及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市场和氮肥、电石、塑料等化工行业因过剩而出现的市场持续低迷。
“人口红利”的比较优势日渐式微使经济持续增长缺乏源动力。统计资料显示,我国15岁至64岁的人口,在2010年达到74.5%最高峰,劳动力供给达到了所谓的“刘易斯拐点”。我国人口红利已用尽,与周边越南、印度等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产业的比较优势正在一步步弱化。
与此同时,工人工资和生产成本的上升,以及人民币的增值,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正日益被削弱,产品出口前景堪忧。
在宏观经济层面下行的大背景下,由以往发展模式而引发的矛盾依然错综复杂。地方追求GDP惯性思维下,一些违法违规、与民争利现象依然存在;相关制度的不完善,百姓在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尚存后顾之忧;通货紧缩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非法集资和老板“跑路”时有发生;宏观经济下行背景下,投机与非理性充斥证券市场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表述,我党已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已到了关键转型期,原来靠投资拉动和廉价劳动力等驱动因素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必须转向以改革创新促进经济优化升级为内容的“全要素生产力”增长模式。
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及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对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下一步转型厘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并给予法治上的保障。
无疑,转型必然意味着阵痛,如何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确保经济稳中求进,在保证发展的过程中更多地惠及民生,将考验着我们党的执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