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尧尧
(新疆师范大学审计处 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审计活动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责任审计与常规审计无论在审计内容方面还是在审计目的方面都存在区别,其是根据对被审计部门或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以及经济效益的评价,来对被审计对象在任职期间应承担的经济责任进行监督和作出评价。经济责任审计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亟待解决的问题,经济责任审计体系及评价机制尚不健全,这些都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讨,以真正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特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部门依据相关法律、制度等的规定,通过审核、评价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效益性,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人)在任职期间或者离任之前履行其经济职责以及遵守财经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
十八大四中全会完善审计制度,尤其是要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审计制度的又一大创新,具有其他审计无可替代的作用。经济责任审计在实践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责任监督的对象主要是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干部,通过对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财务状况的核实,并对其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计划实施情况、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管理决策进行考核,从而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以及是否严格、正确履行了应当履行的经济责任。从而为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和其他考核使用干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有助于加强对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
实现法治政府的建设目标,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方面就是要规范干部的行为和权力,保证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和承担的责任相当,不断促进事业单位自身的廉洁健康发展。经济责任审计立足点和落脚点在于监督和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通过对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的核实和评价以及包括其他与经济责任相关的资料的审查、认定,往往能发现和查明领导干部有无越权和违法行为,进而对其进行揭露和惩治。此外,经济责任审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防范,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健全监督评价机制,有助于在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提升领导干部自律的观念,自觉规范和约束自身行为,促进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廉政建设。
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是指审计部门在对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审计时应当遵循的法律依据。当前,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与实际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无法为其提供具体规范、可操作的指导,比如缺乏统一标准的审计评价指标,导致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之间经常产生较大的分歧,审计的客观性、真实性、权威性无法得到保证。
很多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只关心财务责任而忽视了经济责任,无法将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的合理性、工作效益、经济效率等纳入审计的范围,不仅导致审计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且使得很多领导在在职期间开展工作都怀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不利于事业单位自身的长远发展。
第一,审计部门没有建立对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审计结果的信息档案,使得审计结果无法在各部门之间进行反馈共享。第二,审计部门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完成后,没有及时的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一些经济责任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也没有给出合理、可行的审计建议。第三,审计部门没有对在审计中提出的问题在后续回访被审计单位的整改落实情况。
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审计的主体、内容、方法、评价、事实认定以及责任界定、审计建议等一系列行为,其重要性和复杂性可想而知。笔者认为,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体系和评价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审计范围是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审计的核心性问题,不仅关系审计工作的效果,也关系到审计工作的客观、全面、权威性。因此,必须首先明确审计范围,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全面、不遗漏执行审计范围。既要重视领导干部的财务责任,更要把经济方面的活动纳入到审计范围中来;既要重视对账务的审计,也要结合对被审计单位经济责任目标、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和管理决策的评价,客观、真实、全面得出审计结果。
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法律以及制度等,为其提供法律依据和规范的指导。首先,明确“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在领导干部离任之前对其经济责任进行监督和评价,划清与接任者之间的责任,改变“新官不理旧帐,旧官一走了之”的不良现象。其次,要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统一的评价指标和方法,避免就同一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根据不同的评价标准得出不同的审计结果,影响审计的公正性和权威性,避免审计过程中各种不规范现象的产生。再次,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程序,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责任的承担和配合。最后,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责任追究机制,相关部门要结合审计结果,针对经济责任人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追究责任。
充分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是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有助于审计效果的最大化。首先,审计机构在对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束之后,除了要将审计结果反映给被审计单位之外,还应当向其他有关部门及领导进行汇报,作为日后识别和评价领导干部,对其进行工作考核提供参考依据;其次,审计机构应当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就被审计单位存在的一些相关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审计意见,便于被审计单位采取措施及时改正。
当前,我们必须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予以进一步的认识和强化,促进经济责任审计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范围、内容以及有效方法等,进而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促进廉政建设。
[1]刘登英.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和范围[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4).
[2]周春霞.浅析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3,(8).
[3] 李建华.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会计之友,2011,(8).
[4]潘亚琴.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及发展[J].当代经济,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