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财政部日前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两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7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值为11.1%。不仅如此,辽宁、青海等地还出现了负增长。特别是辽宁省,下降幅度高达17.9%。
说实话,无论在财政收入增长很快、财力十分充裕的条件下,还是在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放慢、财政收支矛盾加剧的情况下,“过紧日子”的要求一直没停过。可是,财政支出增长也一直没慢过。
显然,“过紧日子”这句话,只不过是有些政府部门应付舆论的一种技巧,或者说是一种姿态,而不是财政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对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来说,真正要做的,并不是“过紧日子”,而是“不浪费”,亦即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用到紧要处,而不是随心所欲、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要做到“不浪费”,首先必须量入为出、控制总量。要知道,按照目前的收入总量,即便财政收入零增长,也基本能够满足支出的需要。关键是,把可以控制的支出控制到位,例如把政府采购价格降下来,把一些不必要的补贴砍掉,继续压缩三公开支,等等。
在此基础上,要突出重点,围绕民生这一核心。最后,要盘活存量、提高效率。尽管各级政府都口口声声财政资金紧张,但是,沉淀在各级财政、政府职能部门、项目上的资金却数量非常巨大。别的不说,仅年底突击花钱这个问题,就足以说明财政资金沉淀的严重性。沉淀越多,也意味着财政资金的运转效率越低,浪费越严重。
对今年财政收入低增长,政府部门要做好思想准备,不要去唱“过紧日子”的高调,而要先学会“不浪费”。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财政的收支矛盾还是能够得到有效缓解的。如果能够通过“不浪费”为企业腾出更多减税空间,那更是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