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铎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武威733006)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研开发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要注意用科技工作的成果丰富或更新教学内容,在科技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兴校之计、强师之路、育人之道”,是“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自2005年建院以来,始终秉持“育人为本,科技创新,彰显特色,服务三农”的科技发展指导思想,经过十年努力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院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把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及时出台科研管理制度,积极营造科研氛围,搭建科研平台,组织学术交流与讲座、实施科研成果奖励,积极推行科技服务等,充分发挥了政策的引导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科研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形成了较好的科研氛围,为科技工作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遵循课题研究与推广相结合的思路,积极开拓课题立项渠道,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创造条件。先后争取国家级、省级、地厅级科研课题35项,学院每年拨出专项经费,支持院级课题研究,为广大教师开展学术活动搭建了基础平台,先后资助院级科研项目109项。
随着科研氛围的营造和科技成果奖励政策的出台,教师论文数量和质量均呈显著增长的趋势。十年来,全院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共发表各类论文1328篇,其中,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647篇;主编教材(专著)122部,参编教材244 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年均增长率50%以上,国家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年均增长率64%以上,主编教材年均增长率54%以上。
十年来,教师共完成地厅级以上科技部门鉴定的科研项目45项。获地厅级以上科技成果38项,这些成果的取得,是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教学改革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集中展示,是社会各界对老师们辛勤付出的公认和回报。
以万只规模鸡场、千头规模猪场、百头规模牛场等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依托,在满足学生顶岗实习、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使学院成为优良畜禽品种推广中心和新技术培训中心。形成了饲料、防疫、管理、销售等系列化技术服务,产品和技术辐射到全省及周边省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明确指出提高教师科研素质是提高科研整体水平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提升教师个人能力的需要。采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科研工作取得成绩奠定了基础。
科研工作的定位是:要针对高职学院的特点,瞄准高职教育发展趋势搞科研;瞄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搞科研;瞄准地方经济和社会需求搞科研。
为了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促使教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制定了《科技成果奖励办法》,对各类科技成果给予相应的奖励。激励机制的运行,是科技工作持续升温的有力支撑。
一是鼓励教师申报“课题”、“项目”;二是支持教师在有关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成果并将验收鉴定的科研成果申报各类奖项向社会展示;三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成果推广。科研平台的搭建,为教师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
多次邀请专家为老师进行科研方法的知识讲座、学术报告会,有关部门就应用型科研课题和教学研究课题的申报、研究、结题等进行了专题辅导,提高了课题申报、成果报奖、论文撰写等方面的能力与水平。
一是观念问题,不少教师认为只要能教好书、上好课就行,科研工作无关紧要,部分教师急功近利,为评职称而搞科研,不能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对学院发展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二是心理问题,畏难情绪严重,感到科研工作难度大,有畏惧感;三是能力问题,由于很少或者根本未参与过科研工作,所以这方面的能力非常欠缺。
学院每年投入60万元支持科研工作,但科研投入目前只占学院财政收入的不足0.1%。科研工作费时费工,效益有限,广大教师的科研热情和积极性尚未被完全激发起来。
由于经费等原因,教师外出培训或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有限,科研骨干培养的措施不够,高层次人才缺乏,因而还未能形成高素质研究团队。
开展科学研究,一是有利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是有利于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精神及科学人文素质。四是有利于更好地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
既不能因为条件不足而无所作为,又不能要求过高,与普通高校攀比,要针对高职学院的特点,瞄准高职教育发展趋势搞科研;瞄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搞科研;瞄准地方经济和社会需求搞科研。
组织开展科研专题培训,让教师了解科研的诸多程序,包括申报科研课题,开题、结题的方法、技巧,科研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等等。
一是提供科技信息平台。建立科研网络,积极为教师提供各种科技信息。二是提供物质平台。提供必要的科研场所和一定数量的科研设施与设备,并逐步增加专项科研经费。三是提供科研成果应用和推广平台。积极为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让牵线搭桥。四是适时发布项目选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活动。
一要完善科研评价体系。为科研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二要强化管理监督机制。通过科研项目管理、科研经费管理和科研成果管理,为教师提供科研项目申报、立项、成果鉴定、报奖、成果转化等信息,促进成果转化,并以最快的速度占领市场,服务教学,服务社会,发挥成果应有的价值。三要进一步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一要鼓励研究生和副教授以上教师为骨干组建研究小组,确立研究方向。二要有针对性地选派中青年教师到高校做访问学者,在高校耳濡目染导师的科研风范,以得到较快的成长。三要尽可能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术活动,有利于教师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四要鼓励教师与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经常性的交流与沟通。五要活化组织结构、消除组织壁垒,加快学术带头人的培养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