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所89
“中棉所89”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早熟育种课题组选育的常规丰产抗虫棉新品种,于2010年获得长江及黄河流域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于2014年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出苗好,长势强,植株高大、筒形;叶浓绿,铃卵圆形;生育期120天,株高113.8厘米,第1果枝节位7.3节,单株结铃22.4个,单铃质量6.3克;子指11.5克,衣分40.7%,霜前花率93.2%。该品种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测中心测试,结果为: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8.69毫米,断裂比强度29.65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5.23,伸长率6.44%,反射率72.54%,黄度9.2,整齐度指数85.95%,纺纱均匀性指数139.25。经鉴定,该品种抗棉铃虫,耐枯萎病和黄萎病。
该品种于2013年参加河南省常规春棉生产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268千克、105千克和99.1千克,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10.1%、9.8%和10.9%。
根据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该品种适宜在河南省各棉区春棉直播和麦、棉套作种植。一般在4月播种,种植密度以每667平方米2 200~3 000株为宜。播种前施足底肥,根据地力及棉花生长情况适当增施花铃肥,补施叶面肥。在棉花生长季节,视气候和长势情况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控长,宜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生产中应及时防治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等苗期病害和棉蚜、蓟马、红蜘蛛、盲蝽象等非鳞翅目害虫。●
王红梅 陈伟 赵云雷 李运海 龚海燕 桑晓慧 霍飞超 崔艳利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