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再芬
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美国著名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写道,“想象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有了想象,人类才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尝试着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所谓‘空白’,就是指文本中未实写出来的或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它们是文本中已实写出来部分内容向读者暗示或提示的东西。这种‘空白’存在于文学文本的各层结构中,最明显的是存在于情节结构层面上。‘空白’是吸引与激发读者想象来完成文本形成作品的一种动力因素”。诗歌往往“创造出一种文字上的“朦朦胧胧的‘空白’,给读者留下想象与回味的空间”(鲁枢元语)。因而我们在教学中应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展开想象的翅膀,填补“空白”,从而领悟作者含而不露的深意。
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其最主要的特点是藏问于答,这“藏”的部分即是“空白”,为了让学生深入探究这首诗的妙处,首先让学生根据原诗的暗示性语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空白”填补出来。经认真的思考和讨论,学生们将这首诗扩写为:
松下问童子,令师去何处?
童子敛衽答,师尊采药去。
采药在哪儿?只在此山中。
山前抑山后?云深不知处。
通过补述性的创造想象,这首诗的内容“完整”了。然后再让学生与原诗比较,以体会作者采用以答句包赅问句手法之高明,领会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之妙处。如果将所有的暗写都变成明写,一问一答交互进行,那么,其结果必然是“其事甚长,其言甚繁”,读起来没有余味了。这样,通过想象把作者留设的“空白”挖掘出来并予以填补,让学生在探究中“疑义相与析,奇文共欣赏”。
诗眼,它是诗中最能开拓题目意趣、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是足以使全诗生辉、通体生动的聚光的焦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如能从关键词入手,对作品作多元解读,一方面可以体味诗人创作的艰辛与欢愉;另一方面又能理解诗歌思想感情及艺术手法,以参透“诗眼”。
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这首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著称。诗中的“敲”字即为诗眼。但贾岛当初“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可见到底是“推”好还是“敲”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在鉴赏这首诗时,笔者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让他们舒展想象的翅膀,对名句作多元解读。
学生们热烈讨论,各抒已见,认为“推”字好,理由是: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中载,贾岛因“推”、“敲”二字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之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韩愈是唐代大诗人,他认为“敲”字佳,是有其道理的。我们不妨作这样的想象: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一阵轻轻的敲门声,就惊动了池边的树上的宿鸟,或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紧扣题中之“幽”字;且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
而认为“推”字更妙的同学的理由是: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就认为“推”字比“敲”字好。“推”字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已掩的,于是他“推”门而入。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这正与标题中“幽居”二字契合。而“敲”则显得拘谨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老僧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即使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几人共处,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与上句“鸟宿池边树”的关系看来,“推”要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则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文学评论可以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不必强求答案的同一,但以诗眼分析为钥匙,让学生去发挥想象力,对作品作多元解读,则可大大加深他们对诗作的理解,使他们在探究中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厨川白村在《苦闷的象征》中曾引用过波特莱尔的散文诗《窗户》里的一段话,“从一个开着的窗户外面看进去的人,绝不如那看一个关着的窗户的见得事情多。再没有东西更深邃,更神秘,更丰富,更隐晦,更眩惑,胜于一支蜡烛所照的窗户了”。因为这种窗户不像敞开的窗户那样一览无余。它虽然关闭着,但在摇曳的烛光映照下,若明若暗,使人既能窥视,却不甚分明。在朦胧中格外富有一种诱惑力,诱发人去猜度和想象那窗户里面隐藏着的全部秘密。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时,总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在想象的空间里“任你徜徉,任你翱翔”。(朱自清语)因而,我们更喜欢“看一个关着的窗户”,以期猜度和想象那“窗户”里面隐藏着的全部秘密。
朱自清在他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中,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荷塘上的月色”之后,写道“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忽然”二字就很有暗示性。细玩全文,我们可以品味出引发作者思想的触发点有两个:一是荷塘荷叶与采莲相关;二是作者由热闹的蝉声和蛙声联想到采莲也是“一个热闹的季节”的事儿。“忽然”二字,体现了作者思想的转变,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如果说上文表达的情感是“淡淡的哀愁”,那么行文至此,作者的情感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情感就是通过《采莲赋》曲折隐晦地表达出来。回想起六朝的青年男女那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是多么的令人羡慕。这种生活让希望做个“自由的人”的朱自清不禁心向往之。少男少女们的生活是想寻求精神避难所的朱自清在现实世界中所找不到的。作者在这美妙、脱俗的荷香月色中漫步,与其说是写实,不如说是写虚,是作者一次“心的旅行”。钱理群先生在《关于朱自清的“不宁静”》一文中指出:朱自清“既神往于个人的自由世界,又为此感到不安与自遣”,这内在的矛盾构成了朱自清内心“不平静”的另一个侧面。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情境,提供联想线索,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这样,能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所学文章的内涵,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