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丽娟
文言文知识的教学,如果一味地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势必束缚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由于文言文本身的特点,像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用法、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现象、句式特点、文化风俗等文言知识,刚接触时,教师若不点拨,学生是难以弄懂的。鉴于此,笔者凭着多年的教学体会,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逐步地把这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讨论中来。枯燥的讲授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异常活跃的课堂气氛,具体做法分三步走。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阅读提示、文中注释、课后作业等文中所透露的各种信息。教师设计好讨论方案,在内容上要有所侧重。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到头来,浪费时间,还效果欠佳。在难度上,要由易而难形成一种梯度结构,便于创造一种爬坡式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先尝到甜头,然后才有奔头,这样,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
如何运用讨论法教学使用好这宝贵的45分钟呢?教师首先要把握好讨论的“热度”,过热过冷都不是正确的。讨论问题一经提出,学生的积极性就可能顿时高涨,你一言,我一语,引经据典,争得面红耳赤,也有可能陷入“冷战”。这时教师应把握住这种场面:既要适时地约束讨论中“走题”现象,又要对学生由于现有知识水平的限制而难以理解的内容作适当的引导、启发、综合、归纳。例如,“妻子”、“交通”、“无论”等词的古今用法,就应当进行适当的引导、启发,让学生明白古汉语中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多可翻译成双音节词。妻是妻子,子是子女,这样,妻子的古义就出来了。其次,做好讨论总结。一节课完成以后,讨论的内容可能有很多,教师很有必要对这些讨论要点逐一进行梳理,与学生共同总结归纳,形成一种系统的知识,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巩固、记忆。例如,文言文中“者”、“之”、“而”这些词的用法,就可以边学习边进行系统全面的归纳整理。
学生除了及时复习好课堂学到的知识外,还要阅读教师特意为他们选好的课外材料,让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形成一种基础能力。例如,在学习《愚公移山》后选择了下面文言文《二翁登泰山》这则阅读材料,这则材料能很好地反应课文中的许多知识点,学生阅读这样的材料,既能复习课内知识,又能逐渐形成能力。材料原文如下:
昔有二翁,同邑(里)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nǎng 第三声)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材料中的“妻子”、“但”、“是”、“且”、“阴”等词汇,“差矣,汝之言”、“何老之有”等句式,以及文章阐述的道理都能从以前学过的《愚公移山》、《劝学》、《桃花源记》等课文中找出依据。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去,这样就激活了思维,迁移了能力。
笔者经过多年的摸索,深深地体会到讨论法至少有三大好处,一是能激发学生浓厚兴趣,把那些繁琐的文言知识变成了有趣的课堂游戏;二是学生通过引用已学过课文做依据,将前后古文练成一串,实际上是对自己已学过知识的复习和归纳;三是通过课外材料阅读能将基础知识记得更加牢固,并形成能力。
采用“讨论法”教学应注意以下两点:(1)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加,讨论范围要逐渐增大,难度要逐渐加深,最后形成一种多角度、全方位的讨论模式。倘若在第一堂古文课就全盘介入讨论,这种急于求成的态度,恐怕是不切实际的。只有在一定量的积累基础上,逐渐放开,同学们才能引用前面的课文加以论证,才不至于冷场。(2)及时评价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当肯定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他们的正确回答,尤其是富有新意的回答要给予表扬,还要适时鼓励他们跳起来摘“桃子”。例如,对《桃花源记》中“太元”的理解,通过讨论点拨,鼓励他们向深层理解,最后让学生明白,当时还没有现在通用的公元纪年法,而是采用六十年一轮回的天干地支纪年法,为了避免重复,因而往往以皇帝的年号来表示时间。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讨论法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讨论法可使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思想,这样的交流可以促使他们认知结构的完善。另外,也可以发挥每个人的个性特征,增强的自信心和创造力。这种方法在国外是普遍采用的方法,而在我国却用之甚少,很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