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忠
“燕”和“雁”,都属候鸟。“燕”字,象形。甲骨文字像燕子形,“廿”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体型小,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叉像剪刀,飞行时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雁”字,形声字。从隹(zhuī)旁,隹,短尾鸟;厂(hǎn)声,厂,石山之涯岩。又从“人”因它飞行常排成“一”或“人”形。它形状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不同的是雁是大型候鸟,不善于远距离飞翔。二者都是每年春天飞到北方,秋天回到故巢南方。在古代诗歌中有大量关于燕子和大雁的描写,一次次读来,品读、体味、揣摩、想象这些灵性活现、意趣无穷的“飞鸟”,它们或离群掉队,苦苦挣扎于浩茫云天;或展翅奋飞,搏击凡鸟而雄视天下;或一展歌喉,欢呼春天,歌唱自由;或露宿沙头,安享静谧,浮想联翩。下面就这两个意象做简单的梳理和比较分析。
由于燕子与大雁都属于候鸟,喜欢随季节的变化而迁徙。因此,这两种鸟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都可以表现羁旅之愁,形容人的漂泊流浪之苦,勾起游子的思乡怀人之情。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枕簟,容我醉时眠。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的下片“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中以“社燕“自比,感叹身世飘零、行踪无定的生活。全词用风华清丽的景物与孤寂凄凉的心情交错映衬,乐与哀相交融,欣慰与苦恼相衬托,构成了一种转折顿挫的艺术风格。本诗也成为周邦彦羁旅漂泊词中的名篇,颇受后人推重。温庭筠《商山早行》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成为文学史上写羁旅之情的名篇。“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一句,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通过一群群凫雁,正嬉戏在明净的池塘,反衬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由于燕子与大雁每年都南来北往,因此,古人喜欢借这两种鸟来传递书信。唐代郭绍兰《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据说,长安富家女郭绍兰嫁巨商任宗,任宗南下经商,数年不归。绍兰见双燕戏于梁间,语于燕:“我闻燕子自海东来,往复必经由于湘中。我婿离家不归数岁,蔑有音耗,生死存亡,弗可知也,欲凭尔附书,投于我婿。”燕子飞鸣上下,似有所承诺,绍兰作此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所以,燕子可以作为书信的象征,寄托相思怀远之情。张可久的《塞鸿秋·春情》和柳永的《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均有此意。
而把雁作为书信的象征则出自《汉书》。《汉书·苏武传》中写道:“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过。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荒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在古代诗词中多有运用。如李清照《蝶恋花》: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词中“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一句中“音书”,即书信。“凭”,这里是托付的意思。蓬莱是神话中的海中仙岛,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怎么办呢?回忆产生于思念,却不能解除思念。她只好自我宽慰。她在无可奈何之中安慰她的姊妹,她到东莱去,离姊妹所住的地方,究竟不算太远,还是可以通过写信来致意的。在这里,她用了大雁传书的传说,并且将东莱与蓬莱巧妙地加以联想,表示了要和姊妹通信的愿望。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中的“雁”也代表书信。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诗歌中,用大雁来表示书信的情况要比燕子多。
《诗经·国风·燕燕》:“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在这里,燕子作为一种吉祥的象征,用来祝福人的婚姻。此后,又因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诗人常常以双燕齐飞表现爱情的美好,有情人则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如《诗经·谷风》“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序言中写道: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并写下了《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就是指大雁。所以,大雁又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只是,古诗词中直接写大雁表示爱情的比较少,更多的是通过大雁的离群或者孤单来抒发内心的忧愁,或者借大雁的孤单表示自己的孤单。
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更替的寄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写尽了物是人非的感慨和忧伤。
雁作为候鸟,秋去春来,长途迁徙,在漫漫路途中常常会蒙受自然界中的鹰、狐及猎人的威胁。而处于政坛的文人由此而联想到自身的处境,常以处于危难之中的雁自比,抒写了仕途的险恶,官场的黑暗。魏晋时期的何晏在《言志诗》中写道:“鸿鹄比翼游,群飞戏太清。常恐夭网罗,忧祸一旦并。”虽然鸿鹄能在天空自由的飞翔,而内心担忧身陷“网罗”的忧虑,正如自己官位居高,但无法摆脱政治危机感。
以上主要从四个方面对燕子与大雁意象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分析。其实二者亦有不同,比如燕子还可以用来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这需要读者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但只要把握了上述这四个方面,在诗歌阅读中就一定能举一反三、纲举目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