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作文的“写”与“改”

2015-08-15 00:51:24王菊花
语文天地 2015年23期
关键词:讲解员大伯思路

王菊花

在作文教学中,“写”与“改”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阶段,写为主,改为次,多写少改,改而得法。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这说明会改才能会写,“改”依附于“写”。他又说:“可以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换修改……方法可以创造,精批细改总之要不得。学生不明白为什么改,你改了也没用,有的学生根本不认真看,真叫做劳而无功,至多是劳而少功。”鉴于此,老师要想把无效的劳动变为有效劳动,就要把作文改的优先权教给学生。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总结出以下做法。

一、要让学生开思路,指门径

思路和门径是相连的,是审题立意中大局攸关的问题。学生写的作文切不切题,主要看思路上不上道,能否入门,也就是我们平时讲的“门(文)当户(题)对”。如有学生在写《敦煌游记》时竟将2/3的篇幅写了路途的见闻,甚至连启程时,他妈妈怎样叮嘱,怎样准备咸菜、他怎样坐车都写进去了。这就是学生偏离了思路,错了门径。另一位学生则操之过急,是这样写的:

到了莫高窟,我迫不及待地在门前留了个影,便向里跑去……一头钻进一个洞里,像神仙下凡似的在我眼前出现了三尊佛像,我上下打量着它,但看不出好在哪里。这时,讲解员走进来,她告诉我们:“这些佛是唐朝塑的,清朝重修的,已经没什么艺术价值。”接着,讲解员打开手电筒照向墙壁,我这才发现墙壁上满是画。

接着他向讲解员询问如何欣赏壁画,自己因不会看壁画而感到无限遗憾,面对千佛门,满眼艺术瑰宝他没有写,而却只表某一方面的感慨。所以,笔者给他批道:“看不懂壁画而又将这情形写成游记,就要算你选材上失策了(即文章思路错了),因为你只能在文章里写一些感受,当然就不会生动了”。笔者又指出:“入门看佛像,形象要记心上,重点观赏要记详,感受要适当,请你再想想”。学生也就产生了思索的火花和纠错的精神。

二、要多鼓励,少批评

美国著名教育家佩奇曾做过专项实验,凡在学生的作业和考试中,给予适当矫正和恰当好评的“顺应性”批语,效果最佳。鼓励可使学生增强信心,将不良心理转化到良好状态。学生写出的篇篇作文,都是他们思想的再现,他们满怀信心地交给老师,必定是想得到老师的肯定。因此,对于学生上交的每一篇作文,教师都应做到认真批阅,做到多鼓励,少批评,即使是“问题”作文,也尽量指出肯定的方面,要多肯定,少指责。“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平时一个学生的多次作文,或许多学生的一次作文,总有可取之处,这就是“相马者”的着眼点。

三、要多启发,少说教

具体化的点拨,最容易启发人,所以教学生作文切忌抽象概念的说教。如学生写《小街》,往往只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因此笔者给学生批道:“你看到什么人?做什么?怎么个热闹法?场面如何?”学生便会由此写得有声有色:

我走着,走着,忽然一阵熟悉的叫卖声从另一个地方传了过来(这是个体小贩的先声夺人,所闻!)我紧走几步走了过去,一转弯,眼前豁然开阔起来,一辆辆满载货物的运输车整齐地排列在眼前,车上有深红色的苹果,橙黄色的鸭梨……还有我最喜欢的冰糖葫芦,红红的,圆圆的,十个串在一起,发出诱人透明的光;还有那十里飘香的牛肉面。人们说说笑笑,讨价还价。我走过去,有礼貌的对大伯说:“大伯,多少钱一串?”“一元钱!”大伯和气地说。“怎么,还这样便宜?以前不是每串一元五角吗?”“现在政策好,我们的买卖做大了,货就便宜了,那像从前只顾赚钱呢!”听了大伯的话,看着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的心里心明白了;看这张张笑脸,我真为祖国的明天高兴。

这样的善意而朴实的描述,如果用生硬的政治说教,学生未必会接受。如果启发他们用自己的话来说,看他们能说成什么样。他们反而把生活的真实写出来,而且也会启迪人们正确观察现实生活。

四、多保留,少删削

保留学生作文的本来面目是尊重学生文格的表现,即使一篇很不像样的作文(不包括学习态度很差的硬凑乱写),也要认真对待。如何引导学生依题转换不合适的内容,或将不相干的内容,改动题目,使之死局转为活局,一般不宜大篇删除,另起炉灶,使学生手脚茫然。我们遵循的原则是:可改可不改的不该,可留可删的不删,这样可提高学生的自信力。除此,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平均用力,一把抓

每次作文收上来,笔者首先要“一目十行”了解全盘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一字一行”找出重点篇、段,重点突破本次作文要解决的问题和扬弃的优缺点。“一揽子”抠字、词、句、段、篇,虽满纸见红,不一定人人见笑。

2.不要感情用事,一边倒

教师对学生的感情必须真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必须一视同仁。教师如果偏爱学生,偏爱文体,只给个别学生吃偏食,那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事实上,学生最不满意的是教师不公平,作文优劣的伸缩性,有可能导致教师心理的倾斜—一边倒,这是作文评改的大忌所在。

3.不要求全责备,一刀切

无论什么样的班级,求全责备不合学生的实际,十个指头不会一样长,但各有所用。学生总有自己的天赋和秉性,学生作文总是有缺点的,教师要“缺”而有“点”,争取“点”到学生的心坎上,激起学生再思考、再练习的浪花,若拘泥一格,学生就会感到索然寡味。

猜你喜欢
讲解员大伯思路
博物馆当讲解员
怎样当好讲解员
不同思路解答
泰然处之
我当小小讲解员
军事文摘(2020年24期)2020-02-06 05:57:12
吹糖大伯
心声歌刊(2019年5期)2020-01-19 01:52:50
修伞
快乐语文(2019年36期)2020-01-04 02:26:20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我是小小讲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