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阳
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探究题是高考语文试卷中一位屡约不爽的常客。高考考纲中要求考生:第一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探究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第二探讨作者的创作目的;第三对作品进行个性化、有创意的阅读。因此,作品意蕴类探究题、作者创作背景和意图类探究题、个性化解读类探究题成为探究题的常考题型。下面笔者谈谈散文阅读中常见的意蕴类探究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首先是题干复位,不管是句子还是段落,都必须放到整篇文章中去理解,所谓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其次是抓住句、段中的关键字词,由浅入深,反复揣摩关键字词的内涵。接着深入挖掘出句与段中隐含的主旨义,这个主旨义主要涉及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传统生活方式、民族精神、人文精神等。最后要适当考虑句、段的结构技巧和表达特色。
以2013 年江苏省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何容何许人也》为例,最后一道题目便是探究段落内涵题。根据以上探究句、段内涵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这道题可做如下思考:首先要将这个句段放到全文中考虑,文章共六段,前五段主要照应和解释了题目,何容究竟是何许人也,何容是一位具有矛盾性格的人物,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他的交往、生活、心理等方面。最后一段是在前五段内容基础上的升华和总结,进一步指出了何容的为人。其次要抓住此句段中的关键字词,“最大的原因”、“说得来朋友”。“最大的原因”说明何容对社会的失望,他留下来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朋友;“说得来”说明何容和朋友之间的默契、投合,何容理解朋友,朋友也是何容最强大的精神支柱。
接着在理解此句段时,还得适当地结合文本的主旨义,因为此句段在文章的最后,而文章的结尾往往具有卒章显志的作用。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表达对何容的赞许之情,何容生活在那样的年代,那是何容的不幸,但那样的时代有何容这样的人,又是那个时代的幸运。最后,在结构技巧和表达特色等方面,如果有涉及则有必要考虑,如果没有则不必生搬硬套。综合以上解题思路与技巧,再加上准确、简洁的语言表述,考生的答案距离高考参考答案也就近在咫尺了。
首先梳理、概括全文内容;其次抓住不同的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在探究的时候要注意探究的广度;最后深入挖掘全文的主旨。通过对考点的解读,发现很多作品的深刻意蕴都涉及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传统生活方式、民族精神、人文精神等,所以在探究的时候还要注意探究的深度。
以2012 年苏中三市第一次调研考试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水乡的日子》为例,最后一道题目便是探究文本深刻意蕴题。
首先要梳理概括全文内容,这篇文章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水乡的人,后半部分主要写了水乡的水鸟,全文人与鸟构成了一幅和谐、宁静的水乡日子图。接着抓住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从人与水的关系来看,表达了水乡人对水乡生活的喜爱和怀念之情,作者希望人们多亲近自然;从人与水鸟的关系来看,说明了水乡人对水鸟的爱护,也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要敬畏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最后还要注意挖掘的深度,这篇散文最深刻的主旨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首先,要抓住标题中的关键字词。其次,分别理解关键字词的本义、比喻义(如果有则答,没有就不需要答)、情感义、主旨义等。当然,有时还需适当考虑标题本身存在的表达技巧。
以2014 年苏锡常镇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垂向大地的杨柳》为例,最后一道题目便是标题丰富意蕴题。根据以上探究标题意蕴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这道题目可做如下思考。首先抓住标题中的关键字词“杨柳”,当然“垂向大地”也得关注,这是怎样的“杨柳”,是“垂向大地”的“杨柳”。接着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要理解关键字词的本义、比喻义、情感义、主旨义等。从“杨柳”本义来看,就是指丰子恺最喜欢画的杨柳以及他专门写的一篇散文《杨柳》;从“杨柳”的比喻义来看,一方面,它可以比喻为丰子恺先生的画作,这些画作影响深远,能穿越时空,温暖后人心田,洗涤后人心灵;另一方面,它还可以比喻丰子恺先生高而能下不忘本的美好品质,表达作者对丰子恺先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从“杨柳”最深刻的主旨义来看,它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也寄托了作者希望中国文化永葆旺盛的生命力,代代相传的美好愿望。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方法和技巧的掌握,靠的是在实际做题过程中学以致用。一方面,可以运用一些已知的技巧进行高效解题,做到“举一隅能以三隅反”;另一方面,亦可以在解题的过程中继续总结更为清晰的答题思路和更为有效的答题技巧。这样相辅相成,散文阅读意蕴类探究题的得分率就可以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