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锋
教学目标,按照新课程理念可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而纵观我们的教学实际,很多一线教师在备课时只考虑“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常常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目标忽略。教师备课,常把教学目标笼统地放在一起表示,根本不区分三维目标,结果往往造成顾此失彼的现象。只以“知识与技能目标”贯穿于活动的课堂,略显教学功利的一面,根本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体验,这样的学习对学生来说过于被动,不符合新课程理念,也背离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三维目标并举,只有这样,学生的积极体验才能够得到充分激发,也才能促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促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性生成。
例如,笔者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份《济南的冬天》公开课教案,这位老师把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2)体会用词的精妙和修辞手法的作用。这样的目标设计只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目标,没有体现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样的目标设计割裂了三维目标存在的价值,在教学时教师的随意性会显得明显,这样就容易把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知识在被动的体系中循环往复,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最近学习发展区。这样的学习必然是不够高效的,不可能促成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电教手段进入课堂不再是稀罕事。如今我们不再只依靠粉笔、课本、黑板进行单一的教学活动,更多的是借助多媒体设备集声色影于一体来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是直观形象的,有助于引发学生产生浓烈兴趣,使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愉悦兴奋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从而轻松完成教学任务。可正值现代化电教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如火如荼”地运用之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弊端。一些教师开展教学时过分依赖现代化电教手段,结果反而给学生增添了苦恼,增加了学生的厌烦感,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如笔者曾经听过一节《马说》的语文公开课,一堂课整整出现了34 张PPT,教师把所有要讲述的知识点全部用文字形式借助PPT 展现在学生面前,整堂课学生的双眼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过投影屏幕,结果一节课下来自然搞得学生疲惫不堪,有些学生的精妙回答也因为PPT 上文字固化的影响而黯然失色。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呆板的,不会勾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还有一些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故意借助一些媒体搞些噱头,结果弄得课堂喧闹非凡,反而不利于学生进入文本学习。如笔者曾听过一节《三峡》的语文公开课,教师在教学中播放了一个三峡美景的视频,然后让学生讨论三峡美不美,美在哪里。讨论结束后学生的回答都是围绕视频中的内容展开,全然不顾文本的内容,这种脱离文本的视觉享受与语文教学是背道而驰的。现代化电教手段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应注意运用的时机和使用的适度,能用教师优美的语言传授的知识坚决不用电教手段直观展示,能让学生探究得到知识的活动坚决不用电教手段代替。只要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做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整合环境,让现代化电教手段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真正意义上做到琴瑟共鸣,就一定会让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熠熠生辉。
问题是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联系起来的纽带。有效的问题,是指可以引领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更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最终促成学生的深度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优化问题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纵观我们以往的教学,常见到一些老师在课堂上随口发问,或者课堂教学以不停歇地满堂问的形式进行,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根本不知道本课的学习要点所在,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不断降低。课堂教学要有效,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充分预设到问题的广度、深度及数量,切忌随心所欲地发问。例如,教学语文课程中的现代文,我们应该始终把握住“文本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几个问题展开问题设计,切记不分重点地眉毛胡子一把抓。
当然还需要教师根据学情来进行问题创设,问题太简单或教材里有现成的答案,学生不需要思考就可得出答案,学生答得没劲;问题太难,超出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回答不上来,这样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的设计需要难易适当,问题的呈现需要符合实际学情,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以饱满的姿态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走向知识的纵深处。例如,教学《范进中举》时,笔者始终以范进中举前后不同人的态度的变化展开问题设计,让学生从书本中去勾勒这些人的表现,从而归纳出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最终认识到社会的现状。这样由浅入深地设计问题,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和学习的梯形进程。在这样一种循序渐进地预置安排下,课堂上足以引领学生与文本展开思维对话,在思维的碰撞中达成智慧的生成。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往往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课堂活动呆板、冷清,没有一点儿活泼生气。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得只是一味地逆来顺受,教师说什么学生就做什么,全然不顾知识的由来。这样的教学违背教育的规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可是在农村中学这种现象是不足为奇的。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是在启示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应关注到学生,需要多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学生的角度设计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究和自主建构的过程,因此,在预设活动时教师要多设计能引导学生生发疑问、主动探究的活动,让学生多去读写说议,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就能得到合理释放,课堂教学才会变得丰富多彩、卓有成效。
例如,教学《幽径悲剧》时,笔者设计了让学生运用“模仿文章描摹藤萝之美的手法,从形、香、色、声方面来描摹一下藤萝被毁时的情形”的教学环节,这一设计既可以查看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又可以通过文字展现学生对于藤萝被毁的认识,引发感情共鸣,进而激发学生去探究美丽的藤萝被毁的原因。这种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环节设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起学习的探究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走向文本的更深处。
评价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教师的习惯意识致使在备课时经常忽略学生的评价设计环节,导致在课堂上一直进行着恒久不变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新课程改革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灵动的个体,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他们的评价眼光往往独具魅力,评价语言往往更能激励彼此,更能唤醒并激发彼此间的求知欲望。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要优化学生评价设计,让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等多元评价步入课堂。
例如,教学《再别康桥》时,笔者设计了在逐节分析完诗歌后都安排学生读与学生评的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这样的场景:某学生读完该诗一节后,说出了这样的评价:“他读得语调高昂,符合此时诗人的心境,这一节表现了诗人在康桥的一番游历后深深地陶醉其中,他读出了这种情感。”这样的学生评价既褒扬了朗读之人,激发个体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也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到其他学生的认知程度。在类似不断的学生评价中,不同的学生朗读中,教学逐渐走向了文本的深层次。可见,学生评议,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课堂总离不开教学设计的雕琢。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教师必须根据教学需要和实际学情对目标、环境、问题、活动、评价五个方面做出优化,才能促使课堂闪现出智慧的光芒,促成和谐共生的智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