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乃
第12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上展出的一件刻瓷作品——《领袖与将帅》,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领袖与将帅》的载体是一只通高80厘米、腹径63厘米、口径42厘米的白釉瓷瓶,主体纹饰和谐布于瓶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元帅、将军(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领袖群体,朱德、彭德怀等10位元帅,粟裕等10位大将及57位上将,共87人)和我军的八大标志性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八一南昌起义、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过草地、延安宝塔、三大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其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场景衔接自然巧妙,整体艺术效果如同有着自然韵律动感。是一件以中国传统陶瓷装饰技法,表现极具时代感的现实主义题材的艺术品。
我们都知道,刻瓷,由于工艺非常复杂(需先在瓷体上用墨描绘出所需的纹饰,然后用特制的刀具依所绘的纹样刻划、凿镌,还要进行纹饰填色,再入窑烘烧),多数艺人只在边饰或点缀纹饰上采用它,极少有人会选择用它来创作如此众多的人物群像。我们可以想像,在创作过程中,如果有一刀刻崩了,这件需要上万次刻、凿才能完成的作品就前功尽弃了……
是谁能有这么宏大的设想?是谁会有这么缜密的构思?是谁做了这么勇敢的选择?是谁具备这么精妙的功夫?是谁能这么宁心静神?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阎先公!
我非常喜欢阎先生创作的这件刻瓷作品,非常佩服阎先生驾御群像的能力和精湛的刻绘技艺,非常敬仰阎先生一丝不苟创作精神和对艺术创作的专诚敬慎之心。
《陶瓷科学与艺术》从2014年第11期起连载了阎先生的文章《谈创作》,得之,如获至宝。阎先生在文章中谈了自己的艺术主张、创作理念,并从自己的处女作——瓷板画《狐谐鬼唱入聊斋》谈起,细述了许多作品的创作过程。读之,受益匪浅。
阎先生说:“所谓创作,是指新的作品。创是开创,在没有的基础上创造的,作是指作品。总之是要把您知道的、经过的、接触过的,甚至是想象到的,经过您的思维筛选、加工,用您的双手把它呈现出来,……这就叫创作,而所呈现出来的就是作品。……不论何种艺术,都需要作者深入生活,努力探索,创作出有新意的东西,才能反映社会,体现时代的特征,推动文艺的发展。”
阎先生还说:“创作,贵在新意,贵在有时代精神,即便重复历史题材,也要有独特的角度、手法而化生的独特画面。”
我终于明白了,《领袖与将帅》能够诞生的原因。我终于豁然开朗,心中许许多多的问句有了坚定的答案。
阎先公,1943年生,早期主攻国画和油画,1984年起主攻陶瓷壁画和刻瓷,作品以人物为主,或为历史题材,或为现实题材,或从文学作品中提炼题材。
阎先生一生创作了不少瓷板画,由于认为自己和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都属山东淄川人,将蒲松龄著名的小说《聊斋志异》用瓷画呈现出来,弘扬家乡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他“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所以,他创作的瓷板画呈现得最多的是蒲松龄先生和《聊斋志异》中的故事。阎先生的《创作谈》系列文章,有好几篇都细述了创作“聊斋”作品的全过程,如瓷板画《狐谐鬼唱入聊斋》、《聊斋颂》、《人鬼捉妖的艺术世界》、《柳泉居士》等。
阎先生的《谈创作(一)》讲述的是他的处女作——瓷板画《狐谐鬼唱入聊斋》的创作过程:
1984年,当阎先生看到淄博的新产品——小瓷砖(15.2×15.2cm) 时,萌生了一个念头——以家乡的瓷器为载体,画家乡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和他的著名小说《聊斋志异》中的故事,让《聊斋》以另一种形式永存下来,留传下去。
为了画好《狐谐鬼唱入聊斋》(以上百块小瓷砖拼接),阎先生潜心构思了草图,然后开始仔细研读《聊斋》,从中筛选符合表达主题思想和构图布局的故事情节。
阎先生采用的是对称构图法,将蒲松龄先生置于画面的中央,以之为起点,两侧以向上汇集的近乎圆的曲线布局聊斋故事中的人物,为了让画面不呆板(破对称产生的呆板感),故事中的人物或近或远、或大或小、或动或静、或疏或密、或聚或散,错落有致,疏密有度。尽心孕化出来的画面不仅不呆板,而且充满灵动之美。
在人物塑造方面,阎先生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除蒲松龄是注重写实,其他人物故事都加以夸张,特别女性更是拉长身形,强调曲线美”。
为了让每个故事之间衔接自然,有一个完美的整体感,阎先生采用能产生虚幻之感的云雾过渡。为了增强故事情节的神秘感,阎先生精心选择了以酱油色为主的暖调色彩。阎先生说:“利用云雾的轻淡浓重,既能把故事人物衬托出来,又能增强故事的虚幻之感,酱油色的暖调子更能增强该画的神秘感。”
阎先生的《狐谐鬼唱入聊斋》,历时半年完成黑白设计稿、色彩设计稿和瓷上正稿的绘制,并邀请经验丰富、技术全面的工艺美术师罗晓东先生共同完成瓷画的设色(用时11天),经过了两次烤火。
阎先生是位求新、求变的陶瓷艺术家,虽然题材相同,但“每幅作品都要有不同的风格或形式”。阎先生在创作瓷板画《柳泉居士》时,以两块50×50cm的瓷砖为载体,选择了刻瓷手法,该画有两大特点:“一是在人物造型上变化夸张,甚至用抽象手法。二者在刻瓷表现上,对形体线条,重色的色块是用刻刀加深刻制,对大面积的颜色是我利用砖的高低不平的瓷面磨后设色出现许多飞白”,给人以不同的艺术享受。
阎先生特别关注现实生活,他深入生活,挖掘能反映改变开放大背景下农民现实生活的素材,并以《手机》为线索创作出系列作品,鲜活地反映了当代农民的精神面貌。
阎先生是位追求完美的陶瓷艺术家,他说:“无论画什么内容,在设计前首先要考虑到制作的材料性能,想到制作后的效果,要随机应变,才能制作出一件完美的作品。”
欣赏阎先生的陶瓷艺术作品,研读阎先生的文章之后,禁不住要赞叹:“阎先公,一位以专诚敬慎之心创作陶瓷艺术作品的陶瓷艺术大师,一位视艺术为生命的令人敬仰的老前辈。”
他给我们的根本启示更宝贵:坚定先公或坚持重私,都是启起艺术创作动力的本源!只有坚持以公为重,创艺为本,寓教育性于艺术形态,才可能不断创作出反映时代风貌,而有历史价值的优秀陶瓷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