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啸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从紫砂陶的装饰来分类,可以分为描金、粉彩、泥塑、刻饰。而紫砂陶刻饰属紫砂陶应用最为广泛的装饰方法之一。刻饰内容非常广泛,人物山水、花鸟草虫、楼榭亭台,诗词曲典,各尽其显,交相辉映。从最初的紫砂陶刻饰只为落款用,逐步演变才成装饰的。
紫砂陶刻是一门有语言的艺术,它的语言是由紫砂特定的材料、工具、技法以及相关的表现内容、艺术特色等形式的独特风格。人们也是通过这些内容去感受一件紫砂作品的精神、包含的情感以及代表的美学价值。
笔者长期从事书法篆刻与紫砂陶刻,书法线条力求浑厚又不乏飘逸,端庄稳重,宽博灵动,把书法理念融进陶刻,运用各种刀法充分表现书法的韵味,努力追求书画与紫砂的有机结合,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
笔者有着自己独特的篆刻风格,不仅书法自成一体,刀法也使用了平口刀,采用了冲刀法,使作品更具金石味。紫砂陶坯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故易于在紫砂陶上进行雕刻,无论真、草、隶、篆诸体,秦砖、汉瓦、钟鼎、甲骨、竹简、写经各种书法源流,或花卉、虫鸟、山水、人物等白描、工笔、写意等国画技法,汇集文学、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诸艺术于一体,形成紫砂陶特有的雕刻装饰工艺,具有独特的艺术品味。
《汉方壶》造型以几何线条勾勒而成,线条流畅,弧曲有度。大口盖压口,与茶杯相似,便于泡茶。壶钮似桥形,壶嘴与壶身连接处较为粗,壶身与壶嘴弧线起伏更为平顺,壶把方圆之间恰到好处,圆中寓直,拥有大方又隅的境界。此壶线条简洁,在设计上讲求空间与整体,比例恰当,虚实对比。这款壶器型端庄、墩实,深厚且具神韵,悠悠的汉风也随之渗入到紫砂壶艺中,大气中不失纤巧,刚毅中又带柔和,壶体的砂质感清晰,泥质纯正。
《汉方壶》镌刻着字体作为装饰,字体大小和盖、身相符,给人视觉上的奇异享受,毫无突兀之感。字的一笔一划都浑厚有力,大气拙朴,弥漫着远古的淳朴粗犷的风格,取其拙而不弄其巧,凸显了作者顺其自然,毫不造作的艺术个性。精致细腻的壶体和粗简刚柔的书法,两者合一神奇相容,像是繁华过后的平淡和真实,让人的心在那典雅的文韵格调中找到共鸣。
《汉方壶》重在意境的营造,近疏远密的结构,重重叠叠,错落有致的山峰,带有虚空明净的幽远闲情,精致的紫砂壶,加上典雅的诗书画意,让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文人气韵和妙曼的灵气。
陶刻对紫砂作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件普通的紫砂半成品,经过精心的陶刻雕琢,成为真正的艺术佳品,那样会身价倍增,但如果价值不菲的紫砂作品被雕琢的不尽人意,那价值只会一落千丈,甚至一文不值。笔者的刻绘将《汉方壶》的神韵表现的淋漓尽致。中国艺术讲究的是度,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陶刻也正是如此。陶刻与紫砂造型相得益彰,要做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切合主题,切合紫砂壶本身的特点和个性,这样才完美至极。
或简约清逸,或拙朴厚重,或俊秀洒脱,或豪情万丈,不同风韵的陶刻艺术与与紫砂陶器结合,体现中国文化的丰富和深刻,是诗词书画的再现,是金石雕刻的结合。笔者是紫砂陶刻文化的继承人,他将文人紫砂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新局面,艺术的发展,是紫砂艺术的生力军和推动者。
陶瓷是“火”的艺术,紫砂陶刻亦是在红色火苗中诞生的艺术品。紫砂界有云:“字依壶传,壶随字贵”,一语道尽了陶刻艺术的高度价值。一件好的紫砂作品,除了壶型、壶色、壶工外,还有文学、书画、篆刻、金石等装饰手法,它可以记事、言志、寄情,展现了典型的中国传统艺术“诗、书、画”三位一体的气派。
[1]《宜兴紫砂陶》 江苏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