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邑模式”助推农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增长

2015-08-15 00:48
云南农业 2015年12期
关键词:股份合作党总支村干部

刘 刚

(中共保山市委,云南 保山 678000)

施甸县姚关镇山邑村,海拔1840m,地形为喀斯特地貌,是典型的山区村。2014年,山邑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幅达33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18%,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人还是这些人,土地还是那片土地,是什么原因造成山邑村的巨变呢?根据市委主要领导的要求,作者3次到山邑,和村党总支的同志、村民、山邑村康汇食品公司的经营人员进行座谈,了解山邑村变化的原因。

1 村情

山邑村位于姚关镇西北,全村耕地面积177.07hm2(2656亩),林地873.33hm2(13100亩),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农户1204户,总人口4093人。村民主要以农业生产、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但随着农业种植成本的不断增高、土地产值效益低,群众增收致富难,扣除各种生产成本,每亩田纯收入200多元。2013年,村集体收入仅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94元。面对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增收致富难等问题,2013年底山邑村党总支紧紧抓住省委开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这一机遇,在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过程中,结合山邑村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点,探索出流转土地、混合入股、资产出租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做法,得到省委组织部的认可,在2014年12月5日全省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现场推进会上被总结为“山邑模式”。

2 做法

2.1 流转土地,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村党总支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长期稳定不变的前提下,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盘活现有的土地资源,用好农村改革政策,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规模经营。为打消群众顾虑、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村干部深入到群众中宣传相关政策和流转土地的好处。目前全村实现土地流转村集体67.07hm2(1006亩),流转本村企业27.73hm2(416亩),流转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51.13hm2(767亩),流转大户2.2hm2(33亩),流转其他生产组织8.67hm2(130亩)。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向产业大户、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集中,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和效益,实现了农民得实惠、村集体增收的目标。

2.2 三种方式叠加,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一是混合入股。把扶贫项目资金77.8万元作为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农户以每亩水田每年800元的标准折价80.48万元,村干部自筹资金50万元,三方筹资入股到施甸县湿地红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总支+合作社+公司”的模式进行经营,合作社规模化种藕、养鱼、养小龙虾,把产品销售给本村的康汇食品公司。二是项目资金入股。整合农业项目资金18万元,以“股份合作经济”的形式入股康汇食品公司,村集体每年固定分红1.7万元。三是资产出租。2011年,村集体出资28万元修建20座烤炉房,以每座烤炉每年800元的价格出租给种烟大户,每年收取租金1.6万元。2014年,以上三项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1.4万元,预计201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30万元。

2.3 相互依托,与龙头企业互促共赢

村党总支探索“党总支+合作社+公司”的方式,与村龙头企业形成相互支撑、互惠共赢。村党总支自营67.07hm2(1006亩)土地,成立施甸县山邑湿地红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施甸县宝莲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规模化种藕、养鱼、养小龙虾,将产品卖给村龙头企业—施甸县康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双方受益。村党支部支持康汇公司发展并积极为企业服务,一是由村党总支统一流转土地,每年的土地租金群众直接到村领取,不与企业产生业务往来,群众认可村党总支。二是村党总支为企业的发展给予场地、人力、政策等扶持,对群众与企业的矛盾纠纷进行调解。康汇公司作为企业回报村党组织,一是村党总支在流转土地上生产的荷叶、莲子、小龙虾、生态鱼等农产品,企业统一收购,并借助企业的销售渠道、电子商务平台等销往外地市场。2014年,康汇公司付给村党总支收购小龙虾、荷叶、莲子款共50万元。二是康汇公司优先考虑村内的剩余劳动力就业,每年可解决60多人的就业问题。

2.4 因地制宜,选准特色产业发展路子

山邑村总体地势平坦、气候环境良好、水利资源丰富,加之有天然的湿地,有种植莲藕,养殖生态鱼、小龙虾等水产品的传统,但一直未形成规模。针对这一情况,村党支部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因地制宜,选准“种红莲藕发展旅游业,养生态鱼、生态小龙虾实现创收,发展农家乐助群众增收”的集观光、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特色农业发展路子。夏天山邑千亩荷塘吸引了众多大理、德宏、保山等地的游人到此赏荷观光,打造了以“观荷、垂钓、采莲、餐饮”为主线的旅游观光农业,带动山邑经济发展、群众收入提高。

2.5 按股分红,确保村民、村集体、村干部利益

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合理设置红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项目的股权,每年的经营利润坚持“保基本惠农户,梯次分成”的原则,按三次分红进行分配。优先保障群众利益,从收入中提出80.48万元,保证农户每年每亩800元的保底租金,确保流转土地的农户“旱涝保收”;余下收入的盈余部分,再提取20%作为公益基金;结余部分按村农户38.63%、村集体37.37%、村干部24%的比例进行分红。

2.6 依法依规,强化资金运行管理监督

在发展集体经济过程中,山邑村组建宝莲农业开发服务中心,由村级经济实体整合项目资金参股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依法依规选举产生施甸县湿地红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聘请出纳和会计,经济实体不直接参与和干预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和经营,村党总支在外部环境和组织劳务方面,为专业合作社提供服务,确保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和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运作过程中,镇纪委加强指导监督,确保“股份合作经济”保值增值和群众利益。

2.7 利民惠民,用好用活村集体经济

在发展过程中,村党总支注重让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惠及群众,用好村集体经济。制定困难老党员关爱制度,每年给每位老党员发放慰问金;把钱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用于村基础设施建设,吸引项目资金注资。2014年,村集体出资3万元、村民自筹3万元,实施村容村貌整治、美丽乡村、“一事一议”项目,完善村内道路、路灯等基础设施,有效改善群众人居环境,为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成效

3.1 “股份合作经济”激发了生机活力

采取村集体、群众、村干部三方入股的方式,增加了村集体收入,群众收入增加,又促使村干部把“股份合作经济”真正作为自己的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三方共享成果、共担风险、互相督促,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干事力量凝聚在一起。

3.2 传统农业向产业化转变

通过土地流转,连片种植莲藕、集中养殖特色水产品,全村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了产业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千亩荷花盛景和荷叶茶、莲子等特色产品,带动了乡村旅游、餐饮服务业的发展,使农业由单纯的农作物生产向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及休闲服务业等领域交融发展,产业链得以延伸,实现农业附加值增加和农民增收,助推了农村经济长远发展。

3.3 群众增收有保障

土地流转后群众由1份收入变成了3份收入。一是土地租金收入,流转的土地每年每亩800~1000元,这是纯收入。二是入股分红,每年每亩分红120元。三是劳务收入,通过土地流转,最大程度地解放了劳动力,2014年,全村外出务工1800多人,占全村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0%,全年劳务经济收入2000万元以上,对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64%以上。年龄在50~60岁的村民不外出打工,可就近务工,在村内帮助企业、专业合作社从事烤烟生产、莲藕种植、采摘荷叶莲子等工作,这又是1份可观的收入。村民苏梓柏(64岁)说,全家6口人,4个劳动力全部围着0.13hm2田(2亩)、0.26hm2地(4亩)转,一年下来,没有多少收入,生活很困难,如今田流转出去,不付成本、不担风险,稳稳收入1600元;老伴身体不好,在家料理家务,苏梓柏本人半年为村里管理烤烟育苗小棚,每月收入1000元,半年收入6000元,另外半年每个街子天做点小生意(买卖生猪),除了吃用,半年还有3000多元的纯收入;女儿、女婿和大孙子(18岁)外出广东务工,一年也有几万元的收入。苏梓柏心情很好,还是一名文艺爱好者,管理自然村的音响设备,每天晚上苏梓柏把广场舞办到自家的小院里,和村民们一起尽情的歌舞。

3.4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通过盘活资源、资产、资金,因地制宜谋发展,使村集体经济一年便由弱变强,还一步迈入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行列,实现村级组织“有钱办事”,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服务群众。

3.5 基层党建和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多种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找到了新的有力抓手,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资产的保值增值、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农民群众的增收致富,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提高了村党组织的威信,加强了基层党建工作。

4 启示

4.1 土地流转是山邑村发展变化的根本

山邑村的经验就是用活了土地流转的政策,促进农村深化改革,通过土地流转,解决了土地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等问题,土地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最大“红利”。

4.2 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使村党总支服务群众更有底气

俗话说“:手里无米,叫鸡鸡不来”。过去村党总支手里无钱,有些话不能说,有些事想做不能做。2014年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党总支出资3万元、群众筹资3万元,用来实施村容村貌整治;组织96名党员到杨善洲林场学习;对老党员、困难党员进行慰问,对去世的3名党员家庭进行慰问。现在的山邑村党总支是为群众着想,并受到群众拥护、支持的党总支。

4.3 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是群众增收的重要支撑

山邑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康汇食品公司,2014年公司产值达2500万元。该村还有红莲种植专业合作社、烤烟生产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公司和经济组织一是解决了专业化生产的问题,二是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组织化程度,三是解决了一家一户闯市场、风险高的问题,从而降低了市场风险,体现了规模效益。

4.4 兼顾各方利益是持续发展的关键

如何兼顾各方利益,充分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山邑村在农村改革中先行先试、大胆创新,群众实现一块土地三份收入,即土地租金、收益分红、打工收入;村干部持有一定股份(5个村干部2014年各有1万元收入),与群众、集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使村干部干着热心,群众看着放心,集体收益有保障。实践证明,优先考虑群众利益,适当考虑村干部利益,提高群众、村干部的参与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才能确保村集体收益的最大化。

4.5 要用好“股份合作经济”这个“药引子”

“股份合作经济”确保了国家政策投资的针对性,使村级党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的需求与国家惠农扶农资金投向实现了有效对接,是突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瓶颈最好的方法和途径。山邑村在探索“合作股份”的过程中,采取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统一经营,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式,使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既符合党的十八大要求,又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契合,促进农业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不断推动生产升级,是围绕“五个服务”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有益探索,是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成功尝试。

猜你喜欢
股份合作党总支村干部
土地适度规模的有效形式——股份合作——村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见成效
“三暖”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忻州实验中学召开庆祝建党99周年党员大会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改革方向和路径探析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
绥化市农民股份合作组织现状与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