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2015-08-15 00:51孙晓霞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32期
关键词:选材审题德育

◆孙晓霞

(吉林省公主岭市陶家屯中心小学)

道德教育是国民教育之根本,养成完善人格的关键所在。教学的目的在于充实人、教育人、提高人。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它除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之外,还要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尤其是写作课程。写作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写作教学中不仅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还要适时加强德育的熏陶。

一、写作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写作,是指为了表达感情、传播思想,作者在对客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把自己的感受、认识、理解形诸文字而创造出文章的过程。写作的目的是创制文章,只有这样的“写”才叫“写作”。人们常说“文品即人品”,即人们通常认为文章是一个人性格、修养和才情的自然流露,文品文风能够反映出作者的性情人品。如此重要的写作教学应该适时加强德育渗透,从而使学生秉着健康的心态、良好品德,写出更好的文章。写作教学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现,正是这一双重特点的存在,写作教学不再停留于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上,还进一步要求在这一过程冲对学生的审美、思想、品德、修养等综合素养进行全面提升。

二、写作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

1.在作文审题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当中,一般是由老师选题,无论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有一个德育导向的问题,作文内容自然是离不开人和事,让学生关注哪一方面的做人道理呢?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珍惜友谊,讲究公德,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等,这些传统的中华美德均可入题。即使是写景的文章,也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或进行一次环保德育。有了好的题目,学生是否能“领情”呢?这时就要求学生能正确地审题了。审题是作文的关键,学生能否正确审题,决定作文的成败。所谓德育的导向作用,就是指在审题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作文题目的要求,弄清为什么写,即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或是赞扬一种精神,或是说明一个道理,或是吸取一个教训,或是给人一种启迪。老师及时而正确的德育性指导能给学生以明确的价值取向,能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在选材中,把握德育契机

选材的生命力就在于材料的真实性,越是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的材料,越富有表现力、感染力。从目前小学生作文现状来看,主要是“假”“空”“抄”现象严重。“假”是说假话,写假事,胡编乱造;“空”是内容空洞,无具体事实。“抄”是东拼西凑,抄作文。这样不仅严重地影响了作文的思想质量,而且助长了一种不正确的文风。

小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社会上各种思潮在他们的思想上或习作中必然会有种种反映。学生在作文选材中敢于说真话、写真事,这就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契机”。所以,在指导学生选材时,要鼓励学生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或亲耳所闻、亲眼所睹的有真情实感的材料,把握德育契机,把作文与育人逐步统一起来。

3.在作文教学的各种形式中进行德育教育

作文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不同形式中德育渗透的生长点,进行各种隐性的和显性的德育教育。在进行《最后一片银杏树叶》一文教学时,安排了一次片段作文练习:文中写到银杏树满足了孩子们提出的要求后很快就干枯了。请结合实际,通过想象描绘一个生活情景,表现出树所生绿叶,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好处。学生要完成这个片段,就会细读文章,再一次领受树的奉献精神,同时调动生活积累,想象小朋友们在绿荫下舒畅地呼吸,想象青年们在绿荫下大踏步地走新向生活,想象老人们在绿荫下活动着自己的腰骨。”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也包含着对无私奉献的行道树的崇敬之情。相信学生的收获不仅仅局限于培养了丰富的想象力,锤炼了语言应用能力,肯定也是一次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珍惜友谊的精神熏陶。我还通过让学生向长辈询问老照片的故事,向家人询问某一件物品的来龙去脉,同学之间探讨如何看待妈妈的唠叨这样一些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我爱我家、我爱我妈的思想感情,并将这种生活中的原始情感触发用文字表达出来,加深对生活的感悟。

三、在评改中,强化德育效果

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实际上是培养学生评论、鉴赏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一篇文章无论写得好还是坏,它总要反映作者对某件事、某个人的看法和思想感情。所以评论一篇作文,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小作者的道德品质、行为表现、认识能力的评论过程。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注意通过评改作文,让学生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熏陶,潜移默化地强化德育效果,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文明行为,真正做到“文如其人”。

例如,有一次我指导学生写《第一次……》。这个作文题和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密切相关,他们觉得有话可说。作文时,我要求学生要选择真实、具体的事例来说说自己的第一次。作文后,我开始组织学生评改。有的学生写到:我已经十岁了,可是在爸爸、妈妈眼里,我总是小孩。他们什么事也不让我自己做,我几乎过着一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姐生活。有一次,放学妈妈来晚了,我自己背着书包回家了,把妈妈吓了一跳。妈妈惊奇地问我自己回来的?我自豪地说:“我自己走回来的,我长大了?”这位同学读完作文后,其他同学立刻从选材、立意、语言、构思等几个方面进行评论。同学们认为用“第一次独立过马路回家”这件极为平常的小事向妈妈证明“我长大了”,选材好。同时,以小见大,说明了两个很现实的问题:一是家长对我们太不放心,把我们看作蛋壳里的鸡雏;二是我们依赖性太强,十岁了才第一次独立过马路。

原文的小作者也参加了评论,她说;“确实如此,有了第一次,妈妈开始对我有了一种信任感,妈妈也承认‘我的女儿确实长大了。’”接下去,有的同学写第一次洗衣服,有的同学写第一次刷碗,有的同学写第一次钉钮扣,……同学们在作文中大声疾呼:“我们不要做‘小皇帝’,我们要做生活的‘小主人’”。通过互评互改作文,孩子们的心灵在互相交流中受到熏陶,思想在互相启迪中得到升华。文章的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情实感。表现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不良风气的抨击。为了把“作文与做人”进一步统一起来,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家长听,而且要求家长把孩子在家的真实表现反馈给老师,以便我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强化德育效果。

总之,写作教学应把握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加强德育的渗透,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人生启迪,收获知识与正能量,从而快乐写作。作为一名教师应始终牢记教书育人的职责,将育人放在首位,认真发掘写作教学中的亮点,适时把握渗透教育的良机,恰如其分地加以点拨,一定能够实现智育与德育的完美统一。

[1]吴凤莲.应用写作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方法[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5).

[2]颜禾.论新课程背景下写作教学的理念与目标[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3).

[3]金桂芬.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升华[J].中国校外教育,2010,(7).

[4]谢晓杰.浅谈课堂中德育的渗透[J].阅读与鉴赏,2011,(4).

猜你喜欢
选材审题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三招”学会审题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环己烷冷液倾析器腐蚀与选材
缜密审题,准确建模,学以致用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